对赛区设置医疗保障的意义
能够保证赛事的正常运行。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参赛运动员达到200人以上或观众达到1500人以上)的体育比赛。这些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是在单个场馆举办的单项比赛,亦可以是在同一时间内、在多个场馆的综合赛事(如奥运会)。
在医疗保障中,归纳起来三个要素,即医疗团队、医疗站点和急救车,如何组建团队、建设医疗站点和配备急救车是本文讨论的三个方面。

陈世益的重大体育赛事医疗保障
他积极参与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从1988年开始,定期到上海水上运动场、莘庄基地、汇丰基地、少体校、上海女子举重队为上海运动队提供运动创伤现场防治医疗服务,多次担任全运会上海代表团医疗顾问(1993,97,01,06),并随队出访比赛;2001年9月,他受邀担任第二届青藏高原国际自行车公路拉力赛医务监督兼美国队医生;从2004年起,他受聘担任上海市重大国际赛事首席医务官(CMO),包括每年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汽联F1大奖赛、国际摩联MotoGP大奖赛、A1世界杯汽车锦标赛、奥运会足球赛、女足世界杯、世界游泳锦标赛、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国际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海站)、鄂尔多斯汽车大奖赛等重大体育赛事的首席医疗官,在多个国家接受运动医学医务官培训和参加FIA医务官大会。2008年,刘翔伤退北京奥运会后,他受上海市体育局和卫生局委托,担任刘翔医疗组首席医务官,负责组织对刘翔伤病诊治、医务监督、进京汇报、新闻媒体沟通与医疗发言人,为刘翔成功复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担任奥运会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医疗专家。2012.7-8,他受国家体育总局邀请担任伦敦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医务官,参加伦敦奥运会。
北京冬奥选手赛场医疗救治有何特点?
奥运赛场中,医疗救治是赛事保障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为追逐梦想的运动员们保驾护航,也是办赛能力的一种体现。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进行,共设有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这对医疗救治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疫情背景下,防疫举措也将成为北京冬奥会医疗救治的一大部分。
为此,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共设置88个医疗站,提供现场医疗救治以及伤病员分流转运工作。涉冬奥伤病员将分为新冠肺炎确诊与疑似患者、闭环内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内其他伤病员、闭环外发热症状患者、闭环外其他伤病员等五类。
北京18家定点医院将实施精准分类收治,避免不同风险伤病员流线交叉。比赛开始之后,还要从定点医院抽调1188名医务人员、840名院内专家,提供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准备了60名市级专家、10名院士给予高水平技术支持。
各类医疗保障为参赛选手保驾护航:
和一般的运动会医疗保障不同,冬奥会滑雪项目的保障医生们不但要会治病救人,还要会滑雪,他们被称为“滑雪医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滑雪医生”要穿着滑雪板,背着10公斤的装备去施救。面向北京冬奥会,他们还组建了一支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
远动员如果在滑雪比赛中发生意外,裁判长会通知赛道出发区暂停比赛。赛后赛道组长将确定运动员受伤点位,并通知滑雪医生,他们会在4分钟内尽快到达运动员身边,做急救处理和伤情病评估。为保障运动员安全,这些“滑雪医生”需接受许多专项练习。
此外,北京市还加大医疗保障人员冬奥知识、英语水平、滑雪技能等培训。40名滑雪医生都达到了国际救援水平,1900名医疗保障人员具备了基础急救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北京冬奥选手赛场医疗救治有何特点?
关于赛事医疗保障和赛事医疗保障工作总结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