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股份支付减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以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快速导读目录:
股份支付,为什么不考虑权益工具授予日后公允价值变动
因为企业是以本企业自己的权益工具来支付的,一个企业发行权益工具,要用认购人付出的对价来确认入账的金额。只是因为在股份支付中,职工的劳务无法可靠计量,所以以授予日公允价值来确认,但不改变大的逻辑,用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来确定职工劳务的金额,再用职工劳务的价值来确定发行权益证券的入账金额。后续期间职工的劳务没有发生变化,自然权益工具的金额也不应该调整。除非重新协商签署新的协议,确定新的入股价格。如果是现金就很好理解,a以10元/股购买1股,10元借记银行存款,1元记股本,9元记资本公积。未来股价如何变化,这三个数是不会变的。企业个别报表上的所有者权益的数额,跟这个公司发行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没有关系,否则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每天频繁波动,难道还要每天调整自己的所有者权益表吗。而如果是用企业自己持有的别人的权益工具,那当然需要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来调整。集团股份支付当中,不以自身权益结算,拿子公司股票结算,子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就是影响费用的。
股份支付里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和内在价值有什么区别?
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在股份支付里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时候会采用内在价值代替。但是有一些人认为它们都是等于股票价格减去行权价格,不明白为什么可以替代。今天小编就来分析一下股份支付里的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区别。
一、什么是股份支付?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股份支付是什么意思,它其实是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的简称,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地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对于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者之后的股份支付,应当根据有关规定,按照权益工具其他服务或承担的,以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应计入首次在执行之日等待期的成本费用金额调整留存率收益,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或负债。
二、这两个价值有什么区别?
内在价值是股份公允价值减去行权价格,但是这里的公允价值不等同于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前者指的是股票,也就是衍生工具的标的物,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是该衍生工具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持有该工具而获得的一种权利的价值。也就是说内在价值等于股票当前的价格减去行权价,而公允价值在理论上等于内在价值加时间价值。如果考虑期权时间的长短和股票价值波动大小等因素,公允价值应大于内在价值。
三、总结
所以在一些情况下,公允价值是可以代替内在价值的,但内在价值不能够代替公允价值。其实内在价值就是股票自己本身的价值,而公允价值是股票展现给股民的价值。内在价值可以决定股票的价格,而公允价值是投资者认为这支股票应该值多少钱。
下列关于股份支付可行权条件修改的表述中
【答案】AB【答案解析】
选项C,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继续以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取得服务的金额,而不应考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减少;选项D,如果修改减少了授予的权益工具的数量,企业应当将减少部分作为已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取消来进行处理。
对于股份支付减少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和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公允价值变动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