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向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的年利率为10%,五年后一次性偿还,那应该...
应该偿还15万元。根据题意,贷款本金为10万,即100000元,年利率=10%,贷款期限为5年。
建行分期通贷款10万,年限为5年60期,一般来说建行分期通的月利息为0.3%。每个月还款的本金=10万÷60=16667,每个月还款的利息=10万×0.3%=300,每个月还款金额=每月本金+每月利息=16667+300=19667。
回答如下:这种还款的方式叫“等额本金法”。
【答案】:A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一次支付系列终值的计算。第五年年末还款总额=10×(1+10%)5=16.11(万元)。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35%,如果贷款10万元,那么利息=10万乘以35%乘以1=4350元。贷款利率越高,借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各大银行的贷款利率是不同的。在央行规定的基本利率制度下,贷款的利息率也有所差别。
第一种方案本息共15000万元。每年利息为10000×10%=1000(万元),五年共付息1000×5=5000(万元)。第五年末还清本金10000(万元),还款总额为10000+5000=15000(万元)。
我公司向银行借款10万五年按月还本息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做
1、贷款到期一次偿还本息,如果是短期借款,贷款总利息金额较小,会计分录是借:短期借款,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如果总利息金额较大,采用预提的方法,会计分录是借:短期借款,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2、借:银行存款10 0000贷:应付账款 10 0000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3、贷应付利息;还的时候是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4、贷:银行存款 如果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长期借款一次性到期还本付息,计提分录,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到期偿还时,借:长期借款,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
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10万元,使用期限1年,年利率8.4%
1、根据人行规定:按季结息 10万元,使用期限1年,年利率4%,全年利息为8400元 每季利息2100元,每个季末月(3,6,9,12)20日扣收利息,21日入账。
2、日利率=月利率/30 年利率=日利率*360 100000*4‰/30为每天应付的利息,得出具体数字后再乘上360就是一年的利息总额。
3、千分之4就是万分之84吖,1W块,1年就是84块的利息吖。
...向银行借入为期三个月的短期借款10万,年利率为6%,利息于到期归还借款...
可在合同中写明,比如2011那6个月就是到201030,半年,如果是201005签,那到期就是201002,就是在六个月之后一个月的前一天。
总计利息应为60000*6%*3/12=900元。所以总计应还60900元。具体可参考:工商银行贷款最新利率可以参考http://短期贷款一般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中的流动资金需要。
到期利息是:60000*6%*3/12=900元。
到期应偿还的本利和共计13万元。因为10万元借款,年息6%的话,期限6个月,还款本金10万元 利息3万元,所以到期应偿还的本利和共计13万元。
企业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这项业务引起哪些要素同时增加的变化...
企业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这项业务引起负债增加、资产增加。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企业向银行借款,存入银行,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答案】:A 从银行借款使得企业负债增加,借款存入银行使得企业的资产增加,属于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的同时增加。
企业向银行贷款10万元,会计凭证怎样制作
1、分录不对。正确分录 借:应收账款 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记账凭证是会计分录的载体。将上述内容填入记账凭证就OK了。
2、公司向银行贷款会计分录借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为短期借款,一般是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而借入的。一年以上为长期借款。一般用于长期的工程建设比较多。
3、不能乱用会计科目,凡是有明细科目的,必须把明细科目写上,明细科目一定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一个客户不能挂几个会计科目,不能随意使用会计科目。
4、银行贷款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公司向银行贷款,一般包括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不同形式的的贷款,其账务处理也有所不通顺。
5、天一月的利息为20000000*8%/12/30*29=773333(元)短期贷款(Short-term loans)是我国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贷款的一种形式,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
对于甲企业用银行借款10万和甲公司借本行贷款100000元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