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用来支持哪些项目?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农业生产和能源保供增供,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对房地产方面也作出了明确指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次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体现了中央坚持调控底线不动摇。同时,在政策制定方面的表述, 由此前的“因城施策”改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另外,此前多次会议提及的 “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此次更加明确表述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此次会议还明确提出“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会议对货币政策着墨不多,提出“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所谓“各类工具”既包括总量政策,也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不过,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前期央行推出降准降息等总量政策助力经济稳增长;下阶段,为防范输入型通胀压力,维持物价稳定,预计大幅降准降息空间有限,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进一步发力。
我国当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持续高通胀水平以及地缘政治冲突,会对我国产成输入型通胀压力,内外复杂局势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稳增长与稳物价的两难平衡, 预计今年央行大幅降准降息空间不大,预计全年还有1-2次降准的空间,每次25-50个基点,降息空间在20个基点左右。总量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市场化方式,并通过再贷款等方式继续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更加精准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央行: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
3月17日,为贯彻落实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更好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作用的要求,人民银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复工复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2月26日的会议上决定,在前期已经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指出,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实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优惠利率资金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物资保供、农业和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要进一步把政策落到位,加快贷款投放进度,更好保障防疫物资保供、春耕备耕、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等资金需求。适当下放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加强审计监督,防止“跑冒滴漏”,提高支持实体经济实效。
为此,人民银行要求,各分支机构要进一步管好用好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重点支持现阶段亟需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难点”和“痛点”,主要包括,支持抗击疫情冲击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生猪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磷肥生产等春耕备耕关键领域,支持国际供应链产品生产等外贸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也要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据了解,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出台以来,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推动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落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优惠利率贷款,引导资金投向复工复产领域,实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截至3月15日,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共1114亿元,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央行强调,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有序推进,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人民银行要用好已有金融支持政策,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的政策效果。
此外,央行还表示,各分支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依法合规,防止“跑冒滴漏”。要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商业性贷款等市场化融资方式与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的有机结合。
央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这些额度是用来做什么的?
央行增加1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额度,这些额度主要是用来防止贷款人逾期,其次是刺激经济市场的消费,另外是加快建设一些经济项目,还有就是有助于经济的复苏,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这些额度是用来做什么的。
一、用来防止贷款人逾期
首先是用来防止贷款人逾期的,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因为对于很多的人而言都是有贷款还款的压力的,如果没有事换上对应的利息和本金是会造成征信记录逾期的,所以为了防止部分的优质客户无法及时还清贷款的同时,就开放了再贷款的额度。
二、刺激经济市场的消费
其次是刺激经济市场的消费,对于很多的人群而言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资金就不会在经济市场投资,为了更好地刺激经济市场的增长,所以会释放更多的资金来解决一些对应的问题,有利于经济市场的发展。
三、加快建设一些经济项目
再者是加快建设一些经济项目,对于国家而言如果没有及时加快一些经济项目的建设会导致一些发展的延期,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因为有些经济项目是具有时效性的,所以需要加快这一类项目的建设发展。
四、有助于经济的恢复
另外是有助于经济的恢复,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很多的人群而言如果有了一些充足的资金就会加大与经济市场的合作,这样子有利于经济市场的快速复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贷款人贷款的注意事项:
应该及时还清对应的欠款,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还款意味着自身是一个守信用而人群,如果没有及时还款将会导致对应一系列的问题的发生。
央行: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总结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成效时,《报告》也聚焦了银行存贷差扩大、住房贷款、人民币汇率等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1-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2%、12.1%和10.6%。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6%和30.8%。贷款利率稳中有降,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关于下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意味着短期内在内外兼顾考虑下,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也包括下调5年期LPR报价、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以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央行等监管部门多次出手降首套房贷款利率。2022年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报告》指出,该项政策是针对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主要城市数据,符合条件的有23个),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的规定阶段性放宽至2022年底。这一政策针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而且是阶段性的,2022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这种安排既有利于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也体现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称,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响应,作出了相应调整。山东济宁、湖北黄冈、广东清远和阳江、浙江温州和舟山等城市,已将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35个基点至LPR减60个基点,降幅在15个至40个基点之间;湖北、广东部分城市阶段性取消了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实际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看,2022年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3%,较上月下降4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133个基点。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青表示,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居民房贷利率降幅均超过政策利率下调幅度,说明LPR改革效能进一步释放。背后除了央行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了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批发融资成本外,一个关键原因是9月商业银行启动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这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使得银行有动力下调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
王青判断,伴随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上升,监管层继续强调“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未来LPR改革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其标志就是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底前5年期LPR报价还可能继续下调15-30个基点。主要动力是9月存款利率下调效应进一步释放,而有效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是推动楼市尽快企稳回暖,助力四季度稳增长、控风险的关键所在。5年期LPR报价下调最快有可能在11月21日落地。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关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此外,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的支持。落实落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敢贷会贷长效机制,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在利率方面,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关于汇率,《报告》指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于房地产,《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青认为,关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央行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并着重指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这意味着短期内在内外兼顾考虑下,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也包括下调5年期LPR报价、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以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下一步财政政策有望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主要发力点,这包括推动基建投资提速、进一步实施税费减免以及加大促消费力度等,而货币政策将通过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这意味着近期市场利率快速上升不可持续)、以及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意味着10月贷款同比少增属于短期波动,四季度整体贷款投放将保持同比多增势头)等方式予以协调配合。”王青称。
央行: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
观点网讯:12月5日,央行营业管理部以现场与视频结合形式召开北京地区中资银行货币信贷和金融服务通报会。
会议要求,各银行要做好稳大盘和助企纾困金融服务工作,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一是要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设备更新改造、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着力推动资金加快落地见效。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高精尖领域支持力度,保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高增速。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为市场主体增信心、稳预期。各银行要切实负起主体责任,抓住四季度时间窗口,加强政策宣传,主动下沉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和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继续执行好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付手续费减免政策。积极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加强外汇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有关便利化政策。
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各项政策,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积极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持续优化住房租赁信贷服务。
四是要抓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持续推动账户服务优化和支付服务便利;坚持底线思维,确保疫情期间支付、现金等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档。
央行新增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直达机制按月发放,释放了哪些信息?
这个专项再贷款的额度是比较高的,有1,000亿元,主要是为了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门用于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从这一措施可以看得出国家对资源领域是比较重视的,会帮助释放煤炭的产能,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让经济可以在合理的区间内进行运行。并且煤炭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再生的,一定要进行清洁使用,增强储备及开采的效率,这样才能提高使用的效率。
在发放贷款的时候采取的是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可以让各企业以及机构按月得到贷款。这种情况在之前是没有发生过的,很多大型企业申请贷款是比较麻烦的,必须要进行层层的审核,还要让专门的人员对于这个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不然就有可能收了钱却没有办法发展企业,让企业还不起银行的贷款。现在却不一样了,可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流动,也可能是让市场经济更加的繁荣,所以才采取了这种比较猛烈的措施。
在申请贷款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贷款利率的下浮,说明央行是鼓励各个企业去申请贷款的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或者把规模给盘大一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还是因为如今的市场经济确实比较的不明朗,很多报告上的数据也是不怎么好看的。而煤炭就是中国能源的一种代表,必须要让能源领域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可以让经济的数据变得更加的好看。从中可以看出为了让市场经济被盘活,央行确实是做了很多的努力,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能源方面。
其实央行不仅为煤炭领域设置了专项贷款,对于房地产领域也是进行了很多优惠的政策。
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银行、用好央行专项再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