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大学生成诈骗重灾区,注销校园贷,我们该怎么做?
全国多地出现“注销校园贷”新骗局,不少在校及刚毕业学生“中招”,被骗金额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
案例分析
江苏扬州的小陈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公司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陈在大学期间借的一笔9000元“校园贷”未还,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整治校园贷款,如果小陈再不还,将影响到个人征信。
虽然小陈在上学期间并没有借过校园贷,但由于对方提供的信息丝毫不差,小陈很是惊讶。对方提出只要按其说的操作,小陈的贷款记录就会注销,个人征信也不会受影响。在对方的指导下,小陈向多个App申请了贷款,最终申请到三笔总计65000元的贷款。
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他将贷款分别转到三个陌生的个人账户里。按要求操作后,对方又要小陈把下载的App都删除。此时,小陈才发觉事情不对劲,赶紧把之前贷款的App一一打开核对,结果发现一个下午就损失了6万多元。
相关规定
校园贷为遏制不良“校园贷”侵害广大学生,国家有关部门自2016年起就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并明令禁止互联网借贷平台以任何形式向大学生贷款。
对于校园贷衍生的高利贷问题,《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审理中发现债权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条规定的限度时,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借贷关系无效由债权人的行为引起的,只返还本金;借贷关系无效由债务人的行为引起的,除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
谨防校园贷骗局
研究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监测到涉及“注销校园贷”骗局接近9.3万条。
网络陷阱重重,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掉进陷阱啦,遇到此类事件,做到:多甄别、不轻信、不提供个人信息。
中消协建议:警惕“注销校园贷”骗局,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办理贷款务必做好前期工作;主动学习金融消费知识,保管好个人信息;留存有关凭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关注,学习法律不迷路。
遇到法律问题未解决怎么办?找懂法帝来帮忙,一家平台上百个律师随心选,为您的案件找到更加适合的律师,懂法帝为您千里挑一。
“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有什么?
据了解,“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骗子会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二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骗子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隐私信息,容易让学生放松警惕,有的骗子还主动将自己的身份证件、工牌等信息向学生展示以获取信任,导致学生最终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清查账户”,实为骗子的个人账户中。
扩展资料:
“培训贷”“创业贷”等马甲层出不穷
由于国家加大了对不良“校园贷”的整治力度,一些不法机构为了逃避监管部门的查处,进行改头换面,有的打着“培训贷”“创业贷”“求职贷”“毕业贷”等旗号,采取更为隐蔽的营销手段,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有的则披上了分期购物商城或者贷款超市等“马甲”来打掩护,但本质仍是不良“校园贷”陷阱。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防范处置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在2020年6月开展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中披露,一些不法培训机构多以就业讲座、代理招聘等名义进驻校园开展宣传活动。
在面试或职业测评中以“工作能力不足”为由,要求应聘学生先“贷款培训”,并以“培训完后可以在公司或者分公司甚至合作单位工作”“100%安排就业”“贷款免手续费、免利息、0首付”等说辞诱骗学生与其指定的第三方借贷平台签订“培训贷款”合同。
其间,这些不法机构故意模糊本身经营范围,进行夸大、虚假宣传,隐瞒贷款风险,甚至与第三方借贷平台合作,违规向没有偿还能力的学生放款,最终造成学生不仅工作没有着落,还背负上了高额的债务,社会影响恶劣。
参考资料来源:杭州日报-中消协发布重要警示!
注销校园贷怎么回事?
注销校园贷?假的!在社会征信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每每听到“贷款”“额度”“信用”这些词都容易让人神经紧张,许多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躲过了“校园贷”却没躲过“注销校园贷”。行骗手段
注销校园贷诈骗手法分为两类:一种是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有贷款记录的——骗子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一种是针对无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无贷款记录的——骗子则称“你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需要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这类诈骗的套路主要分几步:
1. 伪装成“贷款平台客服”主动联系,骗子冒充“贷款平台客服”身份,并能准确说出受害人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学校名称、甚至消费记录等,获取受害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2. 编造理由让你陷入恐慌。骗子利用受害人担心“网贷影响征信”的心理,以“注销网贷账户需先清空信用额度”为由,诱骗受害人受害者进“额度清零”操作——即到各大网贷平台,将贷款额度进行全部提现。
3. 转账到账后,即被拉黑骗子声称“网贷注销后将全额返还”,诱骗受害人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其提供的“清查账户”(即骗子的个人账户)中。受害人转账后,骗子便会将受害人拉黑。
正确做法
第一:接到此类电话时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因为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你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同时切记个人征信是无法人为修改的。
第二: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登陆官方平台或咨询官方客服。
第三:一旦被骗,要保存相关材料,立即报警。
稀里糊涂一身债!有人注销校园贷被骗99万,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骗局?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就连电信诈骗手段也变得花样繁多。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话,就非常容易掉入电信诈骗的陷阱。
最近就有媒体报道,有些已经大学毕业了很多年的大学生会接到一个提醒“注销校园贷账户”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某金融APP的客服,如果不注销所谓的“校园贷”,就会影响自己的征信。有的人就信以为真,根据对方的提示清空各大借贷平台上的额度,然后把清空提现出来的钱转到对方资金的银行账户里。
所谓的客服会告知受害者去网贷平台借出的资金,不需要受害者负责还款。在所谓的客服不断的“洗脑”下,受害者共给对方转去了99万元。但是到了第二天,受害者没收到退还资金,还联系不上对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于是选择报警。根据警方介绍,今年以来已发生200多起“注销校园贷”类诈骗警情,被骗金额超过2000万元。
那么所谓的“注销校园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骗局?
首先不法分子冒充金融机构客服,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准确报出受害人姓名、身份证、毕业学校等个人信息,通过添加好友发送伪造的“工作证”,消除受害人疑虑。
第二、再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受害人配合注销校园贷款账号,如果受害人表示自己没有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就会谎称受害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要配合注销,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
第三、当受害人相信对方的说辞之后,不法分子就会要求受害人去注册网贷平台上将贷款额度全部借贷提现,同时谎称为防止身份信息被冒用借贷,需要受害人在其他网贷平台进行借款和提现。最后让受害者把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而这个“安全账户”其实就是不法分子自己的银行卡。接着拉黑受害者就消失了。
最后要提醒大家,不管骗术怎样变化,始终要记得不要把验证码告诉对方,也不要相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如果不能够分辨这类骗局时,可以先上网查询或者向自己的朋友咨询,如果实在弄不明白的话可以拨打报警电话进行询问。
对于注销校园贷款杭州和注销校园贷一骗一个准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