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新闻
8月31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一次群众集会上发言。
“伊朗核问题的最后期限到了”, 8月31日,美国的天还没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迫不及待地作出了这样的预告。世界也关注着联合国在最近几年里设下的这个最著名的最后期限。 8月30日,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给伊朗下了精确到分钟的最后通牒——德黑兰当地时间周五凌晨零点零1分,也就是纽约时间周四下午3时31分(北京时间周五凌晨4点31分)。而伊朗的表现完全是要硬撞,其总统内贾德31日在一个群众集会上再次强硬表态:“在停止铀浓缩的问题上,伊朗寸步不让。我绝对不会在重压之下低头,伊朗人民,包括年轻的科学家们,在两手空空的情况下成功发展了自己的核技术,他们同样也能这样发展伊朗。”内贾德的这段话说得十分痛快,但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白宫的领导人会接受这个回答吗?他们能咽下这口气吗?
“伊朗寸步不让”
联合国的最后期限是设给伊朗的,但《环球时报》记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丝毫没有感受到异样。这天不再像前几天那样阳光明媚,而是刮起了大风,天上的云彩也多了起来,不过大街上依然车水马龙,人们像以往一样忙碌。记者随便问了几个市民,发现他们都知道最后期限这回事儿,但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态度与政府非常相似——“我们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有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制裁是把双刃剑,对伊朗有伤害,对美国也会有伤害,况且美国对伊朗已经制裁好多年了,再制裁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也有个小商贩表示了担忧,他说,如果制裁更严了,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倒是博尔顿那个精确到分钟的最后通牒让世人印象深刻,原来最计较这个最后期限的国家是美国。有媒体形容说,美国似乎左手握着秒表,右手握着制裁计划,随时“恭候”伊朗的答复。博尔顿表示,美国希望“8·31”大限一过就召集各国高级官员探讨制裁决议的具体措辞,争取在第一时间让伊朗戴上制裁这顶“紧箍咒”。
伊朗究竟会给世界怎样一份答卷呢?对此,各国媒体的猜测惊人地一致:伊朗一定会再次说“不”。CNN认为,在大限到来之前,伊朗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服软、合作的迹象。法新社报道题目是《在大限来临前,伊朗公然挑衅》,路透社则做出“伊朗可能面临制裁”的结论。
其实,伊朗总统内贾德的态度一直很清楚。8月29日,内贾德邀布什电视辩论的同时,公然质疑安理会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权威地位。8月30日,内贾德表示:“制裁不可能让伊朗停止追求崇高的发展目标,要想解决问题只能通过谈判”。
“我们不会被伊朗人吓着”
对伊朗的表态,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说得很直白:“我们不会被伊朗人吓着。”他下周将前往德国首都柏林,起草一份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纽约时报》预测了对伊朗制裁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美国将联合其欧洲盟友对伊朗禁运与核能有关的所有设备和材料,并冻结伊朗在海外的资产;第二步,惩罚措施将扩展到禁止伊朗领导人和核研究人员对西方进行访问和旅行,并限制该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活动;第三步,布什政府要求欧洲金融机构终止对伊朗的贷款,据美国官员透露,已经有一些瑞士银行同意与美国合作。
不过,“三步走”方案的实施还存在不少潜在的波折。尽管美国很早就单方面对伊朗实行了出口限制,但欧洲不少国家始终没有切断对伊朗的技术出口,而且这些技术不少都是与民用核设施的发展相关的。尤其是俄罗斯,在帮助伊朗修建的布什尔民用核反应堆项目上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专家称,“布什尔项目将使禁运核设施的制裁计划遭遇瓶颈。”
即使美俄可以找到化解分歧的办法,对伊朗的制裁决议最早也要等到9月中旬联合国大会审议才能通过。在这个汇聚各国首脑的大会上,布什将发表演讲,《纽约时报》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将利用这次大会向各方施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制裁“三步走”方案的命运。
在“8·31”大限将至之时,一份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伊朗核报告也引起了各方的重视。虽然这份报告内容保密,但其中涉及了伊朗铀浓缩进展现状并总结了伊朗核问题的整体进展,被外界视为一份颇有影响力的报告。这份报告究竟会如何影响联合国对伊朗的最终态度呢?媒体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分析。美联社认为,由于这份报告指出伊朗继续铀浓缩,并拒绝原子能机构调查人员进入特定区域检查,可能导致安理会的制裁。但《纽约时报》却认为,报告不仅指出伊朗核活动进展缓慢,而且还说明伊朗目前提炼的铀纯度根本不够制造核武器,这很可能对制裁倾向产生阻碍。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星期四说,给伊朗的最后期限已过,但他不认为安理会会立即对伊朗实施制裁,“我需要和各方保持联系,看看他们打算怎么办。”
“美伊今年开战可能性很大”
制裁可能只是中东局势升级的第一步,危机会不会发展到动武的地步才真正为世界关心。8月30日,俄新社专门邀请了几十位著名专家和政治家讨论“美国进攻伊朗的前景”。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专家东·苏里科夫认为,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很可能就在今年爆发。
苏里科夫称,美国和伊朗国内都有一些势力对发动这场战争感兴趣,内贾德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将能巩固自己的政权,从而成为伊朗有权威的统治者,内贾德可能还觊觎波斯湾地区首领地位,这里集中了世界大部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美国以副总统切尼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鹰派”则可以在被战争挑起的爱国主义浪潮中,巩固共和党人的国内政治地位,还有利于巩固美国的“世界警察”地位。
苏里科夫认为,在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进行攻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这将会削弱美国全球进程中的竞争对手——新兴大国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完全依靠能源高消耗的技术。苏里科夫称,美伊的军事冲突将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开始,美国可能会放任伊朗完全封锁这个海峡,将使通过这个海峡的轮船停航9至12个月,这首先将引发印度和中国市场上的石油短缺,削弱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顾问弗拉基米尔·奥夫钦斯基认为,美国近几年兴起的“文明冲突”、“反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战争”以至于“反恐战争”等观点和行动都是为进攻伊朗做准备。奥夫钦斯基认为,为了让中国等国家“臣服于美国膝下”,美国可能会对伊朗的石油命脉进行打击。不过,他还认为,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中国领导人最近签署的石油协议大大降低了美伊交战的可能性,至少推迟了这场战争的开始。
伊朗为何敢与美国斗
西方媒体直接谈论发生战争的很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伊朗敢虚张声势,是因为它意识到,美国在暴力的中东政治中陷得越深,美国就会变得越脆弱。本月早些时候,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称,伊朗支持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可能与美国支持以色列并想终结伊朗的核野心有关。中东的混乱局势一直是伊朗利用的工具,而美国却很少承认这一点。
德国《世界报》认为,尽管美国官方并没有排除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能性,但实际情况表明,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有诸多的不利之处。南黎危机,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无法获得民众支持。最终担心的还是,这一地区的战争将会造成石油的价格飚升。这将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经济制裁伊朗是上策。
德国还有媒体认为,制裁措施很难在安理会获得通过,俄罗斯等国在伊朗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不希望生硬地实施制裁。伊朗问题像伊拉克问题一样,已经造成了国际社会的分裂,国际社会陷入两难境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朗不按照安理会的安排去做,而是有自己的时间表。伊朗的举动其实已经成功地分裂了安理会,使六国在制裁问题上无法很快达成一致,而这就达到了拖延时间的目的。
一位中国的中东专家认为,伊朗敢和美国斗,就是因为知道目前伊拉克局势牵扯了美国大部分精力,即使是核问题日趋紧张,中东局势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升级,但形势很可能因此而紧张,伊朗甚至可能受到美国实施的部分军事打击。总体看来,世界对伊朗核问题的掌握还没有失控,伊朗并没有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的调查也在继续。伊朗核问题目前的僵局在于伊朗希望单独与美国进行谈判,但在伊拉克问题的牵制之下,美国一直拒绝这样的要求。(●本报驻伊朗特约记者 刘守望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本报记者 张楠伊 李宏伟)
伊朗核问题:“深思熟虑”后的拒绝
新华网德黑兰9月1日电(记者 徐俨俨 梁有昶)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8月31日发表讲话,宣告伊朗不会屈服于西方压力,也不会接受对伊朗正当权利的侵犯。这一讲话表明,伊朗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关于伊朗应在8月31日前中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作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正面回答。那么,伊朗为何对安理会的要求再次说“不”呢?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目前的铀浓缩活动虽在质量和数量上还处于不是很高的水平,但也已达到了一定规模。据透露,伊朗目前在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拥有164台用于浓缩铀的离心分离机,并早已计划在今年底将这一数量扩充至3000台,以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而伊朗浓缩铀的纯度目前也至少达到了4.8%的水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全面暂停铀浓缩活动显然是伊朗难以接受的
美国宣布制裁伊朗18家银行,美国和伊朗有啥深仇大恨?
美国与伊朗的主要矛盾便是石油利益。
01、美国宣布制裁伊朗18家银行。
10月8日,这一天对于伊朗来说是注定难受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在这天宣布制裁18家银行,主要体现就是美方对阻止非法使用美元的承诺。
受制裁的银行在美国的资产将会被查封,而且还规定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如果有人或者金融机构与其交易将会受到次级制裁。
面对美国的所为,伊朗这边也发出了声音,扎里夫在社交平台对于美国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并且还认为美国的行为是“反人类”,因为美国这样做摧毁伊朗进口食品与药品的支付通道。
美国这样做确实是比较狠,不过美国这样做也是意料之中,美国与伊朗本来就存在矛盾,如果有可能美国都想颠覆伊朗的政权。
02、美国与伊朗的恩爱情仇。
其实最开始美国与伊朗关系非常铁,在二战后,石油成为主要工业原料,它的价值被世人所发现,中东是属于石油重要产地,而美国作为巨头自然是想参一脚进去。
而当时的伊朗就是美国在中东最为忠实的合作伙伴,但后来伊朗宗教认为伊朗这种状态不好,于是发动了革命,伊朗宗教取得政权后,就反对伊朗与美国来往,也反对当时苏联对伊朗的干涉。
这个时候伊朗算是和美国闹掰了,处处抵制美国,而美国在中东算是失去了控制权,石油利益也在逐渐缩小,这也是美国与伊朗的主要矛盾所在。
伊朗宗教获得政权后还想要除掉以色列,以色列主要是由世界犹太人支持建立的,其中美国就是背后推手,而伊朗的行为无疑再次加深与美国之间的仇恨。这也是两国由友好到交恶的原因。
美国再次制裁伊朗18家银行,美国是否到了收网时间?
没呢,美国此举是进一步封锁伊朗于外界经济联系,目前伊朗国内虽然局势动荡但也没到美国收网时间。但是伊朗国内银行几乎被制裁了,今后难以进入国际与国际市场接轨。
本次美国制裁伊朗18家银行是美国挥舞自己的经济大棒阻止伊朗“非法使用美元”,算是拉紧渔网举措。毕竟美国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达成的伊朗核协议,并开始重新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后。伊利也有自己的应对方式:
1、既然无法把石油拉倒国际市场上直接交易,伊朗就把石油船开到海上,直接与二手商人或者客户现金交易。
2、贴牌,挂上俄罗斯的石油牌子。此举太骚。
3、陆地运输现金与黄金交易,志在恢复苏丹权威的头铁地缘强国土耳其是不会在乎美国霸权的,也消耗不少伊朗石油。
5、用中国的人民币结算。
面对伊朗的出招应对,美国也开始推出应对措施。美国的的金融工具确实可以监控美元的流动方向,但是对于大宗现金石油交易没有多少办法。
但是你钱到手了就得花吧,美国这一手制裁伊朗18家银行就是冻结金融资产、阻止美元支付、切断美元结算渠道和融资渠道、剥夺美元清算能力。于是伊朗被列入黑名单的在美资产将被冻结并且美国还将禁止该国公民与被制裁方进行交易,同时将制裁扩大到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人。
这些举措就导致这些外资银行失去进入美国市场和金融体系的机会。
就目前来看,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还会继续,毕竟在美国成为世界石油输出大国后,世界石油输出国就伊朗,俄罗斯不在美国势力范围。
其他反美的石油输出国如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委内瑞拉这些都已经在被美国针对。
伊拉克建立了亲美政权,baiFirst Blood。
利比亚建立了亲美政权,Double Kill。
委内瑞拉国内动荡,Triple Kill。
好家伙,都三杀了,就等解决了伊朗出手收拾俄罗斯。
孟晚舟案到底是什么原因?
对于孟晚舟案件的起因和经过,自己上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发现孟晚舟案件非常复杂,在这里自己用简单的语言,把孟晚舟案件做一个简单叙述,让大家简单了解孟晚舟案件的前因后果。
早在2018年12月身在加拿大的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逮捕,理由是违反了加拿大国家的相关法律,因此逮捕了孟晚舟。从这一刻孟晚舟开始了长达1030天的上诉和申辩过程。
孟晚舟案件发生的背景:
早在2014年汇丰银行和华为公司签订了一笔15亿美元的贷款合同,汇丰银行就是向华为公司提供贷款的借贷方,华为公司通过正常的途径向汇丰银行贷款。
如果放在正常的国际经济交往中,这样的借贷方式符合国际法律不会有违法行为,但是这笔贷款恰恰发生在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期间,按照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规定,不允许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伊朗发生交易往来。
美国的这个制裁法案只是从美国的利益上出发,因此没有被大多数国家认可和接受,在美国制裁伊朗期间,华为公司和伊朗就发生过一笔生意往来,因此美国决定选择制裁华为公司,并且扣押身在加拿大的孟晚舟。这只是美国官方给世人的一种借口,经过自己的推理和分析,美国之所以会选择扣押孟晚舟,目的是从根本上打压华为公司。
早在2018年的时候,美国就已经发现自己在5G研发上已经落后华为公司,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这让美国非常恼火和不甘。因为美国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就是高科技带来的高额利润。如今自己的优势被华为公司慢慢取代,影响了自己的收入来源,所以美国动用国家力量和网络打压华为公司,限制华为发展,这才是美国扣押孟晚舟的根本原因。
孟晚舟女士在华为任职是CFO,这个职位掌握着华为的财政大权。一旦华为公司成长为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那么将会给美国和美元带来直接影响,这对美国的金融和美元霸权将会带来不小的挑战,所以,美国肯定会找一个借口来扣押孟晚舟,打压华为公司,保证自己的优势,维护自己的传统利益。
孟晚舟案件经历了1030天后终于圆满结束,孟晚舟乘坐专机将于9月25日晚上回到祖国怀抱与家人团聚。至此,我认为孟晚舟事件会告一段落,也宣示着美国打压华为公司扣押孟晚舟的阴谋全面破灭。
美国宣布制裁伊朗18家银行,伊朗怎么得罪了美国?
伊朗其实没有得罪美国,只是因为石油问题,伊朗和美国的关系变得紧张,变得恶劣。
一、美国宣布制裁伊朗18家银行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声明,制裁伊朗18家银行是因为美方对阻止“非法使用美元”的承诺,受制裁方在美国境内或受没放控制的资产将被查封,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并且45天过渡期后,任何与受制裁实体进行交易的金融机构和个人将面临次级制裁的风险。
可以说美国是把伊朗吃的死死的,不让伊朗有任何的“活路”。面对美国的行为,伊朗外长扎里夫在社交平台对于美国的行为进行强烈的谴责,美国这样做摧毁了伊朗进口食品与药品的支付通道,认为美国的行为是“反人类的罪行”。
二、伊朗得罪了美国?
美国为什么这么针对伊朗呢?难道伊朗得罪了美国?不是的,伊朗不论怎么做,美国都会看他不顺眼,都会找事的,为什么呢?因为石油。
在二战后,石油成为主要工业原料,石油是中东特产,其实根本没有美国什么事,但是美国作为军事性强国,他自然想参与进去。
美国想参与进去就要通过伊朗的手,当时伊朗是美国在中东最要好的朋友,伊朗属于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宗教认为伊朗政府的这种态度不好,就发动革命,伊朗宗教获得政权,伊朗宗教就反对伊朗与美国来往。
就这样美国和伊朗闹掰了,伊朗处处抵制美国,美国在中东也失去了控制权,石油掌控权也是逐渐缩小,也就造成了美国和伊朗的矛盾日益增深。
最后:美国之所以制裁伊朗18家银行,就是想要打压伊朗,想要控制伊朗,通过打压伊朗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权益。美国就是这样的人,他不管哪个国家,只要有损自己的利益,就想尽办法打压,不惜用一切手段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和结果。
特朗普制裁了伊朗国家银行,为何会说是对一个国家实施的最严厉制裁?
因为伊朗国家银行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对伊朗国家银行的制裁会对伊朗的经济发展产生很大打击。伊朗国家银行对伊朗有多重要?可以想想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你就能理解了。国家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中心,掌握着国家经济运行的命脉。一旦金融中心失去作用,资金链断裂,那么国家会面临破产的风险。
5月,美国宣布停止给予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8个伊朗石油买家临时豁免,即:美国彻底“封杀”伊朗石油!部分能源专家表示,美国之所以制裁伊朗,主要目的或许有2个:1)限制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而且这也可以帮助其盟友——沙特;2)制裁伊朗石油,主要是为了让美国石油进一步扩大市场,要知道,伊朗可是欧佩克第三大石油生产国!
特朗普政府表示,伊朗经济超过80%的部分已经受到美国制裁,而美国正寻求针对那些依然在起作用的目标,例如制成品和运输设备的贸易。美国已经在制裁包括石油、银行和钢铁在内的重要部门。禁油令后,这还不够,就在上周六(21日),美国再次对伊朗“出手”,即:制裁伊朗央行!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有史以来针对伊朗实施的最高级别制裁"。伊朗央行是该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全国开设3000多家分行,早在2016年,该行拥有资产就有800亿美元。
特朗普制裁伊朗国家银行,扼住了伊朗经济发展的喉咙,当然可以说是对一个国家实施的最严厉的制裁。
美国阻止伊朗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美国禁止伊朗、美国阻止伊朗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