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底该如何用好校园贷?
大学生为什么要用校园贷吗?根据我个人浅显的想法,大学生作为还没有完全接触社会的未成熟人员,尚未形成全面的经济观,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不适合校园贷。
绝大多数银行,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所以并不会给在校大学生批发信用卡。所以,才会有那些民间不法机构,乘虚而入,看准大学生提前消费的需求,宣传和推广校园贷。事实上,校园贷的贷款利息普遍比银行高许多,而且利滚利的速度非常快,其实就是变相的高利贷。你一旦还不上,这些高利贷的份子就会跑到学校,骚扰你和同学、老师,对校园安全也会造成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不应该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需要钱,可以跟父母协商,也可以通过兼职的方式去自己赚,但是一定不要去用借贷的方式去提前消费。一旦上了这个贼船,雪球必定会越滚越大,一发不可收拾。
我个人的建议是,要有一个自己的花钱的计划。每年会有哪些收入,父母的零花钱、长辈的压岁钱、学校的奖助学金、还有兼职的收入,先对收入有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根据收入情况去制定支出的计划。今年要交多少学费,生活开支如何,还有计划买什么手机、电脑之类的高额产品,这些都要提前规划好。建议在收支之间保留10%左右的顺差,就是说不要把所有的钱都花掉,留一点钱以备特殊情况下使用。
最后提一点,不建议同学直接互相借钱。
谈谈你对校园贷的看法,够1000字就行了
写作思路: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正文:
拿青春赌明天,是大多数人现在的生活状况,什么房贷、车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就是在这样一个物质的社会,逐渐的就出现了一些可以让你满足当下生活的新型产业,信用卡、小额贷款相继诞生。它们的诞生确实给人带来了方便,但是也相应地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信用卡与小额贷款的诞生,慢慢的出现更多的小型金融机构。在成年人的社会他们没有办法占领一席之地后就将矛头指向了在校学生。说实话,在校学生的辨别能力还是不够突出,毕竟社会阅历还不是那么的丰富,所以就成了这部分人的首选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校园贷”油然而生。
在校大学生真的可谓是“鱼龙混杂”,其中家世显赫的不少、贫困的也不再少数,中等水平居多一些罢了,毕竟还是平常人多呀。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多数人,还有就是攀比心理在大学生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校园贷为什么能够在大学内得到发展,一大部分还是因为学生的攀比心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女大学生去美容、买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的大有人在,男同学为了面子购买昂贵的电子产品、球鞋啥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承受这样的消费。校园贷凭借自己最低的门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得以发展,但这个东西你一旦沾上可能会是你永远的噩梦。
因为校园贷的问题,这几年已经发生了好多不可挽回的损失。近日杭州发生一起案件,就是校园套路贷的原因,致使一名大学生跳楼身亡,一名致伤,三人自杀后得以救助,还有一部分受影响的学退学以及休学。虽然案件已经破获,但是校园贷依然还在“横行霸道”。理性消费,远离校园贷。
常见的校园贷套路有哪些
一、常见的校园贷套路有哪些
校园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金融防范意识不足,进而做出各种诱导行为。
校园贷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申请门槛低。校园贷会放出非常低的申请门槛,放款的速度也很快,校园贷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诱导学生申请此类贷款产品。
2、增加各种杂费。虽然现在很多校园贷不会砍头息,但校园贷也会通过各种服务费和手续费来变相增加自己的收费,这些收费其实也应该算到贷款产品的年化综合利息里。
3、规避法律风险。校园贷会通过层层转介绍来规避法律风险,通过这样的方式坑害用户。
二、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二、校园贷的分类
校园贷严格来说可以分为四类:
1、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2、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3、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4、银行机构——银行面向大学生提供的校园产品,如招商银行的“大学生闪电贷”、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蜜蜂校园快贷”、青岛银行的“学e贷”等。
大学生怎么贷款
1.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在校期间享受免息优惠政策,毕业后还款按照央行同期同档基准贷款利率计息; 2.通过各大银行申请大学生信用贷,需年满18周岁,个人无不良信用记录,也没有其他负债; 3.通过市面上的贷款平台或机构,需谨防套路贷或高利贷,一定要找正规、靠谱的平台。 拓展资料 主要有四种贷款形式: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办理的无息借款;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其中,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力度和规模最大,是助学贷款的主要内容。 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应积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合作的银行共同为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另外,也有一部分民办普通高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学生要注意学校招生简章或录取通知书中的相关说法 一般来讲,贫困家庭学生需通过就读的学校向当地的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采取一次申请、银行分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办法。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学生本人对其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审查审批 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对学生提交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进行资格审查,并核查学生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银行负责最终审批学生的贷款申请。 还款方式 学生毕业前,一次或分次还清; 学生毕业后,观看其可活动资金来还贷款; 毕业生见习期满后,在二到五年内由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逐月扣还; 毕业生工作的所在单位,可视其工作表现,决定减免垫还的贷款; 对于贷款的学生,因触犯国家法律、校纪,而被学校开除学籍、勒令退学或学生自动退学的,应由学生家长负责归还全部贷款。
对大学生校园贷款看法作文
思路:首先说明校园网贷发展的现状,然后说明校园网贷受欢迎的原因,最后论述学生和学校要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正文:
一、校园网贷的现状
自从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引入中国以来,国内网络借贷平台就瞄准大学生市场,校园贷的发展极其迅猛。再加上,2009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近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对信用卡的适用对象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从此之后,信用卡在校园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大学生市场出现了暂时的空白,校园贷抓住机会,迅速占领。
数据显示,截止至2014年度,我国共有网贷平台数量1438家,累计交易额多达千亿,涉及的领域和对象都十分广泛。除此之外,《2015年大学生分析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了60%的学生选择了分期消费。这些数量庞大的校园网贷通常分为三种:一种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二是个人对个人网络贷款,主要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京东、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二、校园网贷的危害
(一)校园网络借贷平台众多,出于抢占市场和竞争的需要,他们会刻意向大学生隐瞒或提高实际的还款利息,还会以各种理由强迫大学生缴纳各种额外的费用,比如咨询费、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等,这些造成大学生大笔的财物损失。
(二)网贷平台贷款门槛低,审核不严,不考虑大学生的收入情况、借款的使用去向、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问题,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助长了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
(三)网贷平台催收还款的方式十分粗暴简单,不文明,如发威胁短信、威胁电话、散播学生消息等,不仅泄露了大学生个人信息,也损害了大学生的名誉,给借款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容易引发大学生因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自杀的悲剧。
(四)校园网贷的借款对象为大学生,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偿还债款的能力,因此,容易将网贷的风险和危害转嫁给家庭,增加大学生父母及家庭的负担。
(五)在一些案件中,大学生在无力偿还贷款,又不敢告知父母、学校的情况下,会极力鼓吹同学朋友也走上网贷之路,造成更大范围的受害者,借款大学生也极易采取从多个网贷平台贷款取东墙补西墙、抢劫、盗窃等犯罪手段来获取资金,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校园网贷盛行的原因
实际上,校园网贷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一个平台,究竟扮演的是“天使”的角色还是“恶魔”的角色,完全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校园网贷乱象的产生,决不仅仅是一方面的问题。
(一)网贷平台
校园网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假借校园网贷的名义,实则做着高利贷的生意。在网贷平台上大,学生不需要与借款方见面、签合同,只需要提供学生证、身分证、银行卡等信息即可,借款要求少,也不需要证明材料,其门槛很低,而且发放现金的速度快,还对学校和家长保密,这很符合大学生的消费要求。再者,网贷平台以低利息、分期付款的宣传手段误导和诱导大学生,大学生很容易陷入网贷的陷阱当中。
(二)学生本身
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平时生活优越,对金钱数额没有很具体的概念,不知道赚钱的艰辛,对家庭情况、还贷能力的盲目乐观等因素,让他们容易形成爱攀比、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在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购买能力都比较高,比如电子产品、学习资料、生活用品、聚会应酬、奢饰品等需求,但是资金来源又比较低。总体来说,大学生就是想花敢花,却又没钱花。这时候,网络贷款的便捷和低门槛就为他们的超前消费提供了一条捷径。
(三)家长
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已经成年,对子女过于放心,对子女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问题,没有及时的关心和了解。对于子女不理性消费形成的“意外账单”,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和关爱,也是不忍心让子女因此背负上信用污点,多数家长会选择为孩子造成的后果买单。而家长对校园网贷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间接助长了网贷平台的不合理放贷行为,形成“校园高利贷”。
大学生在学校怎样应对“校园贷”?
与初高中相比,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我们第一次拥有了决定自己生活方方面面的权利。其中就包括了对于金钱的支配。然而,很多大学生在第一次面对较大金额的财产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分配。有的人甚至因为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原因走上了“校园贷”的不归路。那么我们在学校里面应该如何应对“校园贷”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资产。虽然是第一次拥有较大金额的生活费,但是我们不能每次一拿到钱就盲目的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应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对自己的钱有一个基本的规划。最好能够每个月能够留出固定的存款。如果存款比较难的话,至少也要保证自己在月末的时候,不会因为月初的过度消费而吃不上饭。建议大家可以下载一个记账的app,这样就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也方便我们在月末的时候对上一个月的支出做一个总结,为控制下一个月的支出提供方向。
其次,我们应该擦亮眼睛,明辨各种“校园贷”的小把戏。虽然国家大力禁止“校园贷”,但还是遭不住有些见钱眼开的人不顾法规法纪,在大学校园内传播相关信息,试图骗取大学生钱财。我们看到相关的小广告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要因为他们的花言巧语就心动。最好能够找保安或者其他渠道进行投诉,也要提醒身边的同学、朋友提高警惕。
最后,如果实在有经济困难的话,可以申请国家的贫困补助,或者在学校里面寻找兼职。学校食堂、超市等就有提供很多兼职机会,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急需用钱就盲目选择“校园贷”。要知道“校园贷”的背后不只是贷款这么简单。
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警惕、远离“校园贷”,度过健康美好的大学生活。
对于校园贷款思路和校园贷款的套路有哪些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