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整治网贷最新政策
从2016年10月开始,针对网贷行业的专项整治就正式启动,国家的态度越来越清晰明确,就是以消化和化解存量风险、以引导清退转型为主导的整治工作。2017年、2018年逐步实施整治工作。2019年,国家的一个大策略就是以清退为主,做适当的引导转型。各地针对网贷行业清退出台了一些政策,2019年下半年至今,大概有10个省份出台了专门清退网贷平台的指导意见、管理办法或者引导网贷平台有序平稳退出的文件
拓展资料:
1、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2、网络借贷 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3、网贷平台监管,从最多时的五六千家到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专项整治工作可能年底就会基本结束,转入常规监管
网贷迎来合规倒计时,银行存管合规事态大
中国的P2P网络借贷一路走来,从刚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的越来越好,各方都希望能从中分得一碗羹。以 网贷 资金的存管业务为例,自去年开始,很多银行都在非常积极想要接入这块优质的资源。但新规出来后,银行要吃上这块“好肉”,难度是要大大增加了。
银监会网贷整治办近日下发的57号文——《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曝光,明确最晚在2018年6月底完成验收工作。《通知》标志着,长达15个月之久的P2P网贷行业整治整改工作终于要进入验收的倒计时,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银行存管,线下经营等业内争议的问题,给予了清晰的规定。
《通知》提出要求,对接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银行必须测评过关:“辖内各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以上的表述表明,银行能否在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中达标,将决定着它们能否拿到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入场券”。也就意味着,以后不再是市面上所有的、全部的银行,都有资格去操作网贷资金的存管工作。我们会看到明显分化,有一部分的银行会跑出来,还有另外一部分银行会被刷下来。
据悉,这个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属于申报制的,也就是,没有强制性要求,银行既可以自行发起申请测评,也可以不申请,后者视为不参与、或是放弃参与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工作。如果银行申请,专业团队会进驻银行去做系统测评,并给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银行需要注意,一旦提出申请,将只有唯一一次整改机会,如果这次整改后没有达标,那么接下来的一年,将不得开展网贷资金存管工作。
某些银行和多个支付公司或系统商合作,那么就会有多个系统,如此一来,每个系统都要进行申报测评,测评团队会按照单个系统收费。也就是,如果银行对接N个支付系统,就要提交N次测评申请,缴纳N次测评费用。或者,银行也可以选择只测评其中一两套相对符合要求的系统,其他的系统就不再继续维护了。
第一批测评申报的截止期是11月30日,目前已知有10家银行报名申请参加测评,包括有新网银行、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江西银行等(名单来自网络,可能会有偏差)。
第一家参加测评的是厦门银行,目前测评工作已然展开。厦门银行相对来说会有优势,原因是它的系统提供商是懒猫联银,懒猫联银本身就是规范的起草单位。此外,新网银行也是首批提出测评申请的银行之一。这是一家极为看好网贷行业前景的互联网银行,很多网贷平台都对接了它的存管系统,我们高度关注新网银行的测评结果如何。
通过测评的银行,将会进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存管银行白名单,获得开展网贷资金存管工作的资格。笔者估计,我们最快在12月底就能看到这份白名单。没有通过、或者不申请测评的银行,则不能开展网贷资金的银行存管业务。
对于投资者,我们建议,要尽量选择与报名参加测评的银行合作的网贷平台(上文提到的那10家银行),相对来说,这些平台在银行存管合规性这块的进度会稍微快点。对于银行,我们建议,还是要尽量去参加测评,争取早日通过测评,毕竟网贷行业是个朝阳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不要错过这股东风。对于平台,我们认为,不管是有没有上线银行存管,现在都要积极地去沟通和跟踪进展,了解自己平台对接的银行是否能够通过第一批测评。这事情对网贷平台影响极大,如果对接上线的存管银行没有进入白名单,那么,平台将无法在明年6月份通过备案,至少无法成为首批通过金融办备案的平台。
中国银监会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简称《指引》)在2017年2月已经下发,只不过在落地的过程中,各机构在执行《指引》的时候有自己特有的问题,市场上资金存管业务模式是种类繁多。12月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中国互金协会)下发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标准》(简称《标准》),包括有《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规范》(简称《业务规范》)和《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规范》(简称《系统规范》)两个规范性文件,共同对参与网络资金存管的各方主体(尤其是存管银行)的责任义务和合法权益做出了统一指引。
中国互金协会这份《标准》由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做业务指导,对银行开展存管业务的各种规定也很详细和明确,估计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工作时,会以此《标准》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对提出测评申请的银行来进行“打分”。
2021年全面禁止网络贷款?这些贷款平台确实被叫停了
现在市面上的网络贷款平台非常多,人们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借款软件。包括人们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美团旗下都有借呗、美团借钱、微粒贷等借款平台。有朋友咨询希财君,2021年全面禁止网络贷款?这些贷款平台确实被叫停了!
2021年全面禁止网络贷款?
实际上,国家在2021年并没有全面禁止网络贷款,但确实出台了政策,并且打击了一大批贷款平台。截至2021年的9月份,已经有超过40家小贷APP被下架。
在3月份,银保监会联合其他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说明了,金融机构不得以大学生为精准营销目标。
因此,所有原先对在校大学生开放的小贷平台都做了不同程度地整改。那些专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不同分期服务的小贷APP均已下架。除此之外,小贷利率高于国家最新贷款基准利率36%的贷款平台也被进行了整改或下架。
目前关闭了的平台有团贷网、瑞达金服、爱贷网、微贷网、聚优财、51人品、易港金融、铜掌柜、爱贷网、小鸡理财、浙金网、橙天金融等平台。
不过需要提醒一些借款人的是,就算这些贷款平台被下架或关闭,也不代表借款人不需要偿还剩下的贷款。因为贷款平台提供的始终是一个第三方借款平台,真正发放贷款的公司并不是平台,借款人所签订的贷款合同仍然有效。
对于网贷平台整改和2017网贷整改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