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多增608亿元,上半年邮储银行贷款增量创新高,增长原因有哪些呢?
市场发展比较好,而且获得了比较好的趋势,并且市场经济效益比较高,投资产业比较多,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消费在下降,消费贷款却大增,什么情况?
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消费在下降,消费贷款却大增,很明显,这说明了一个收入在下降的问题。因为收入下降,所以消费缩减,因为没有收入支持消费,所以要借消费贷款来支持消费。
贷款是什么?就是负债,将未来的现金流通过利率折现给你现在使用 ,所以你必须保证你未来的现金流,否则你就会陷入债务陷阱,信用崩塌。 基本上所有发生的危机,都和现金流的断裂有关 ,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个人,无不如此。
现在消费贷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无孔不入的东西,不论是实体商店还是网上购物平台,都会诱导你分期支付,买手机分期,报培训班分期,吃饭订餐都可以分期。除了分期消费,还提供各种分期归还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注个册扫个码,贷款手续就完成,太容易太方便了。
而且分期消费、分期贷款的广告好诱人,什么借一万元,每天利息只要几块钱,还不够一包烟钱。其实懂经济学会算数的,如果日息万分之五,年息就是18.25%,妥妥的高利贷!
这些消费贷最喜欢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未来有时间啊,大把的青春和时间来还债,借给老头老太太,一不留神他们去了另外一个极乐世界,找谁还钱啊?所以老年人一般不借,只借年轻人。
所以你明白了吧? 消费贷其实就是资本对年轻人的压榨 。每个人都年轻过,知道年轻的滋味,兜里没什么钱,世界又很新奇,心里急于尝试,这时候很容易陷入消费贷的笼子,就要用未来为年少轻狂来买单。
对于消费贷,当然不能否定它的积极意义,但浅尝辄止好了,不要做得太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今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对应的就是年轻人生活会更加艰难,因为存量的生产资料和市场都掌握在老人手中,新的 科技 和增量市场还没兴起,年轻人需要等待时机,厚积薄发,而不要急于消费,注重积累才对。
以贷养贷,以贷 养生 。
消费贷款的推出,旨在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出发点是好的,可惜的是贷后监管、资金动向把关不严,实际上很多消费贷资金流入到了投资理财、生产经营、股市楼市,甚至是赌博违法行为。
为什么居民消费水平在下降,而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业务却增加,资金到哪去了?
上面我已经说明答案了,贷款资金用途并不是用于消费领域。 消费贷款资金用途其实是有明确规定的,只能用于综合消费:住房装修、购车、购买耐用消费品、出国留学、 旅游 等。
金融机构在发放消费贷款时,更多的是考虑客户的收入来源和还款能力,对于贷款用途基本流于形式。因此导致贷款业务量大幅增加,可是实际上用于真实消费用途的并不多。
现在不仅仅金融机构发放消费贷款,各大互联网平台同样做的也是消费贷。而且互联网金融平台发放门槛更低,金融机构起码还要审查一下客户收入来源和还款能力,互联网平台可不管那么多,先给额度再说。
这种不严谨的操作方式,导致很多借款人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负债雪球越滚越大,难以收场。进而催生了催债公司的业务量激增,借款人一边承受负债压力,一边遭受暴力催收的骚扰,把大好人生玩成一地鸡毛。
罕见!央行首次单发这项房贷数据,新增环比千亿
个人住房贷款出现松动,根据央行11月10日最新公布的数据,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此外,10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也大幅增长,11月首旬各行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预计本月房地产贷款环比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今日房地产板块出现强势反弹,其中港股市场上,有15只地产股的反弹幅度超过10%。
央行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单月数据,什么信号?
“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正在被满足。” 11月10日,在央行发布2021年10月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后,一位金融业首席分析师如此评论称。
当日,央行发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262亿元,同比多增136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6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2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后央行还单独发布了10月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这也是央行首次单独发布个人住房贷款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万亿元,当月增加3481亿元,较9月多增1013亿元。
“10月个人住房贷款的改善,显示出居民购房意愿已经出现了边际提升。”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也表示,10月居民中长贷款结束5个月的同比缩量,或与“因城施策”下部分省市调控“松动”等有关,后续还需密切跟踪。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测算,就上述居民中长期贷款而言,为今年5月以来同比增量的首次转正,同比多增162亿元。
10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2021年金融街论坛作书面致辞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个别问题,但风险总体可控,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不会改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从一位南方省份的地方央行人士处证实,10月央行在各地已对准确把握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要求、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和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等内容进行了传达,部分地区人民银行分支行开始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窗口指导。
“我们领导参与了相关的会议,回来之后也传达了会议的主要精神,但是没让记录。”上述地方央行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近日,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在一场内部会议上建议称,部分区域行政限购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些,利率上适当照顾新市民的购房需求。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副行长也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应该逐步恢复市场信心,如果房价下跌幅度较大,会产生较大风险并传导到金融系统。
央行主管媒体日前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机构的房地产信贷调整在总量控制情况下进行跨区域调节;房地产信贷政策环境改善后是否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后续政策和细则的制定以及在各地的落实也是关键因素。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偏好出现一致性收缩行为在现阶段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部分金融机构对于试点房企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对要求“红档”企业有息负债余额不得新增误解为银行不得新发放开发贷款,造成一些房企资金链紧绷。
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称,近期包括无锡、郑州等地二手房市场的信贷环境持续宽松,如前几个月二手房业务暂停的部分银行都恢复了二手房贷款受理;郑州部分银行二手房房贷业务已基本恢复正常,放款速度明显提升。
三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降至9年低点
今年前三季度个人房贷可以用整体偏紧来形容。易居研究院发布《第三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7900亿元,环比下降13%,同比下降36%。从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中个人房贷占比来看,2021年三季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额占新增境内贷款比例为20%,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021年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额持续下降,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中个人房贷占比创2014年以来同期新低。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不断下降,创近9年新低,百城房价指数出现下跌拐点。
此外该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多城银行房贷额度紧张,放款周期拉长,部分城市停止二套房、二手房房贷,重点城市的个人房贷利率一路走高,多地突破5%高位。2021年三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为24.8%,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该指标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持续下降,已创2012年四季度以来近9年新低。
不过进入十月份之后,部分地区房贷放款有所提速。“银行个人房贷额度近期放松了很多,资料齐全,放款没有问题。”一位长期帮客户申办银行贷款的中介人士表示。据了解,该地区大部分银行额度较为充足,放贷最快仅需1个月,而此前的放款时间则在半年以上。
贷款利率率先下降,今日地产股嗨了!
随着放款松动,利率也有所松动,房贷利率在10月出现首次环比下降。贝壳研究院报告显示,10月,90个城市的首套和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为5.73%和5.99%,均环比下调1个基点。
今年以来,由于个别房地产企业出现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贷款严控,甚至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对此金融管理部门及时予以纠正,9月以来金融主管部门多次强调“要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的资金需求”。
今年9月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指导主要银行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对于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等情况,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10月15日表示,一方面是由于近期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暴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行为;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对“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使原本该合理支持的项目得不到贷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房企资金链紧绷。
政策出现松动,资本市场立刻狂欢,11月10日房地产板块集体暴涨,A股房地产板块,上涨2.84%,位列涨幅榜第一,其中京投发展、保利发展上涨超过7%,金地集团涨6%。
H股市场则更为迅猛,15只股票的涨幅超过10%,其中实力建业涨20.79%,世茂集团涨16.93%。
10 月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人们的购房欲望达到了高峰,另外就是贷款买房,国家给开了绿灯,人们充分利用了这个有利的条件。近期按揭贷款政策有所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企融资正恢复正常,居民购房意愿也有了边际提升。
扩展资料:
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1、个人层面:经过前期的调控,居民对房地产市场认识也逐渐回归理性,房子在一些人的意识里逐渐由投资品向居住需求回归,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前期非理性发展有很大一个支撑因素是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但这个预期已经不合时宜。但反过来看,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是使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过度悲观预期,毕竟过度悲观的预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背道而驰的。
2、政策层面:“房住不炒”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定位。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会产生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利少而弊多,这里不再赘述,所以中央下定决心要将房地产市场拉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但也要明确,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要维护其健康发展。毋庸置疑,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性发展将会对经济产生良性作用,也会有助于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也会兼顾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3、金融层面:
一、要防范房地产市场产生风险,包括房价过快增长、房地产商债务问题等,并向金融部门传导;
二、要保证刚性住房群体的信贷需求,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例如数据显示,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三、房地产市场相关信贷变化是经济总体信贷形势的一部分,一定范围内的松紧都是正常的,而且房地产是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信贷对其有合理支持也是正常的,但信贷政策不会支持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
四、金融机构在符合调控要求的情况下,在房地产信贷方面也有自己的节奏和把握,前期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低为之后信贷形势留出了较大空间;
五、在保证刚性需求条件下的个人住房贷款(包括房地产市场的其他相关贷款)适度增加,有助于缓解部分房地产商出现的债务问题,也有利于抑制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向其他市场主体传染。
对于贷款投放大幅增长和贷款投放增速怎么算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