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政策性银行安排信贷投放计划比去年多增1万亿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6月18日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政策性银行安排信贷投放计划比去年多增1万亿,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安排专项纾困资金合计1000亿元,并新增1000多亿转贷资金规模主要提供给中小银行,尤其是互联网银行。
银行行业:合理规划信贷投放 稳经济也兼顾资产质量
事件
11月15日,央行行长、金稳委办公室主任易纲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
合理规划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央行传递理性和审慎的声音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定性是“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传递出的含义是: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复杂多变,发展方式/结构/增长动力的转型,仍然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考量,不会轻易放弃。相应的,对信贷的表述不再是加大信贷投放,而是对部分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合理规划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表明央行对政策托底经济的态度较为理性和审慎,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大原则下,力图避免走向粗放式信贷的老路。
民营/小微融资虽改善但问题仍存,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确认了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总体加大。18年1-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多增2.02万亿,为17年全年同比多增额的2.3倍。18年1-10月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和增速同比双双提高。但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其前期扩张较快、经营激进有关,央行要求金融部门主动担当、采取措施,合理规划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
会议未出新政策,而是在更高的立场上对金融机构做动员。
会议强调,央行今年以来已经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降准释放资金支持小微/民企,下调MPA参数以放宽信贷管控,将部分小微债券纳入MLF担保品范围,超额度增量贷款给予MLF 奖励等)。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银行的策略偏向谨慎,可能导致政策传导性不佳。故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深入领会政策意图”,“用好、用足这些正向激励”,进一步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支持。
要求金融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并对经济平稳运行负重要责任
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仍要保持“稳经济”的政治立场。10月份信贷数据不佳,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能在稳经济的同时避免道德风险,既防止“运动式”收紧,也防止“运动式”放松,是监管当前的重要考量。为此,本次会议将落实信贷政策上升到了政治高度,认为在转型攻关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是金融部门的重要责任。稳经济,既包括化解当前风险,也意味着避免引入将来的风险。故银行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好精准调控和信贷政策要求。
投资建议:合理规划信贷投放,稳经济也兼顾资产质量
央行重视转型攻关期的经济平稳,避免运动式信贷政策,有利于缓释银行资产质量担忧,利好板块;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22日的年初高点4.05%,下降至11月16日的3.40%,银行股的股息率较高,配置价值有所提升。
风险提示 : 内外部形势不确定性加大;政策指令性的粗放式信贷模式抬头。
(文章来源:天风证券)
2022年信贷投放重点圈定 房地产贷款投放将趋稳
破解实体融资难题仍是2022年信贷政策重要着力点。新年伊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正式落地,银保监会也表示将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同时,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仍是信贷支持重点领域,预计在碳减排工具支持下,2022年可撬动绿色信贷规模达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信贷投放的总体特征将是总量适度扩大,价格稳中有降,投放结构精准。
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2022年首日,人民银行就给小微企业送上“礼包”。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照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
此外,银保监会也表示,将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优化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除了支持小微企业资金不断加码,下一步,对包括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在内等社会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也将进一步强化。
2022年碳减排支持工具有望全面发力。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绿色贷款投放将维持高增,初步测算,2021-2022年碳减排支持工具或共释放资金5000亿元以上,以此撬动绿贷增长8000亿-10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同样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直接撬动的绿色信贷增量有望达到万亿规模。此外,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王青表示,2022年央行或推出专项政策支持工具,同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高端制造业长期投资的信贷支持。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下一步,金融部门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健全顶层设计,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进入碳减排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2022年信贷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尤其是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同时再贷款等结构性和直达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信贷总量有望稳定增长
在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同时,对于信贷投放总量,央行重申“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同时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因此业内普遍认为,2022年信贷投放在总量上有望继续增加。
王青判断,2022年银行信贷投放总量有望达到22万亿元,较2021年多增1.8万亿元,多增势头会有所加快。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预计2022年上半年信贷投放力度会高于下半年。
“信贷投放的增加将为对冲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释放宽信用加码、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向持续发力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的消费、投资信心。”王青指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一方面,在“三稳”“三保”的政策导向下,2022年按揭贷款的放款速度可能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适当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财政发力的背景下,匹配基建项目的融资需求会带动信贷投放较快增长。因此全年信贷投放总量料将高于2021年,预计在22万亿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年信贷总量预计稳中有升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信贷投放或迎来“开门红”。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年初信贷投放力度将有明显提振,整体结构较此前也会有所改善。2022年1月贷款投放可能超过2021年同期的3.58万亿元,考虑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一季度新增贷款将超过8.5万亿元,而去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67万亿元。王青同样认为,今年年初信贷“开门红”特征会更加明显,预计1月信贷投放有望达到4万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多增约4000亿元。
房地产贷款投放将趋平稳
“房住不炒”基调下,多个金融部门也释放了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的信号。分析人士认为,2022年房地产贷款整体增速下滑势头将会缓和。
1月4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2年货币信贷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2022年政策将着眼于切实保护刚需与改善型住房需求,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预计2022年个人住房与房企信贷需求将逐步回归常态,围绕“房住不炒”,各地落实好楼市“三稳”任务,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满足国内多元化住房需求。
王一峰认为,下一阶段,房地产政策取向将从稳融资性现金流向稳定销售过渡。恢复销售对于维持房企正常经营意义重大,按揭贷款可能“量增价降”;开发贷方面,随着稳增长力度加大,市场风险偏好将有所回暖。
任涛分析称,在涉房贷款方面,2022年两个领域会受到重点支持。一方面,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首套房与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银行按揭放款速度会有所加快,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会继续呈现回暖态势。另一方面,为帮助市场风险出清,化解部分地产项目面临的危机,商业银行将会主动加大对优质地产企业的并购贷款投放力度。
关于信贷投放计划和信贷投放计划执行经验交流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