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纾困贷第六期什么时候出来?
2022年3月24日。
为支持受疫情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在此前设立五期纾困贷款共500亿元基础上,福建省政府于3月24日出台“第六期100亿元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贷款”,在100亿额度中调剂50亿元支持省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企业融资纾困。
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纾困贷款审核时间多久
审核期限最长12个月
贷款额度最高1000万元,期限最长12个月,并可享受贷款额度1%的财政贴息。政策出台后,福建农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全力以赴加大投放,支持暂时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
去年以来,省政府已设立三期纾困专项贷款资金300亿元,并于今年4月下旬全部完成投放。其中福建农信累计投放3149户,金额74.51亿元,放款金额、户数均位居全省银行业首位,户均贷款全省最低,企业受惠面最广、普惠性最强,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复产和地方经济复苏。
纾困贷款重点支持疫情发生前经营正常、依法纳税,但受疫情影响而产生暂时流动性困难,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重点向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外贸商贸、乡村振兴等行业领域倾斜,不得支持房地产领域企业。2021年6月30日之前设立的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可申请第四期纾困贷款。已经获得前三期纾困贷款的企业不得重复申请第四期纾困贷款,已获得其他贴息支持的贷款不重复享受贴息。
福建发布2022年三季度金融运行情况
17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三季度福建省金融运行情况。
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落细,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强劲金融动能。
保持存贷款总量平稳增长,持续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10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居全国第12位,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个百分点,1至10月增加6335.73亿元;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居全国第2位,比全国平均增速高6.4个百分点,1至10月增加9854.93亿元,同比多增4646.05亿元;全省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17%,比上年同期低0.02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型企业不良贷款率为0.81%,比上年同期低0.33个百分点。
强化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一是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深入推进“再贷款再贴现+”多维模式,加大央行低成本资金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1至10月,全省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办理再贴现1165.27亿元,同比增长16.6%。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截至目前,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再贷款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相关领域贷款566.5亿元。在总量合理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通过推动贷款利率和企业发债利率下降、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为实体经济节约融资成本约205.4亿元。1至10月,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85%,同比下降37个基点;其中,企业贷款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分别为3.96%、4.74%,同比分别下降37个、34个基点,均处于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此外,积极推动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债降低融资成本。1至10月,全省共84家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357期、金额2446.7亿元,位居全国第8位,加权平均利率2.86%。
二是集成用好“政策包”和“工具箱”,推动政策红利尽快转化为发展实效。
落实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政策,有力推动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截至10月末,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累计支持全省105个项目补充资本金,发放基础设施投资基金211.2亿元。6月以来,通过投贷联动机制累计撬动省内金融机构发放配套贷款46.6亿元。自国庆期间首笔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投放后,已有35个项目签署贷款合同、金额85.11亿元;其中,22个项目实现专项贷款落地投放、金额26.83亿元,分别投向教育、医疗、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贴息后企业平均付息率仅0.01%,预计将为市场主体减少利息支出2亿元以上。
用好用足各项普惠小微政策,“真金白银”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前三季度,累计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13.3亿元,撬动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增加758亿元。联合福建省财政厅等部门继续推出第五至八期、合计500亿元纾困贷款,采用“政银担企”四方合作模式,解决中小微企业“燃眉之急”。截至10月末,第五至七期纾困贷已投放完毕、金额328.90亿元,支持1.3万家企业,加权平均利率3.13%,低于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利率1.62个百分点;第八期纾困贷正加快实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 福州市 单列50亿元的额度,优先支持中小微企业信用贷和首贷。此外,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还将严格贯彻落实好新出台的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对金融机构在2022年第四季度对存续、新发放或到期(含延期)的普惠小微贷款在原贷款合同年化利率基础上减息1个百分点的,以利率互换方式给予激励资金支持;对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协调联动,加快投放福建特色政策性优惠贷款。联合福建省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专项设立规模1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资金池,精准扶持抵质押不足的企业,与福建省工信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文旅厅等部门的产业政策相配合,持续实施企业技改贷、制造业小微贴息贷、科技贷、乡村振兴贷、文旅专项贷、纺织鞋服贷等优惠利率贷款。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福建特色政策性优惠利率贷款1154.29亿元、惠及2.6万家企业。
三是扎实推进“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专项行动,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供给和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目前专项行动已覆盖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海洋经济、林业经济、闽台合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福建经济特色板块。截至10月末,全省62个专项行动项目贷款余额合计2500.95亿元,环比增加32.64亿元,比年初增加639.87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65%,比专项行动启动时降低64个基点。目前,专项行动已入选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评选的典型经验做法。
聚焦外贸外资保稳提质,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助力福建涉外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一是服务外贸企业经营降本增效,推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持续扩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在单证审核、特殊退汇、对外付汇信息核验等方面,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结算服务,节省企业“脚底成本”。共23家银行、159家企业纳入试点范围,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2.4万笔、金额190.3亿美元。聚焦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小额、海量、电子化”的交易特点,积极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与创造力,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1至10月全省新型离岸贸易、跨境电商收支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市场采购出口82.2亿美元,同比增长9%。
二是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有效提升跨境贸易融资效能。持续推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丰富的跨境信用信息,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和成功率。如,泉州晋江某进出口贸易公司订单金额小、交易频繁,融资需求较为迫切。银行通过跨境平台对该公司进行贸易背景真实性电子核验,减少重复递交、打印材料、手工核对等工作,大大节省尽调、申请、审批、放款等环节的时间,同时降低重复融资风险。目前,银行累计为该公司办理216笔、共计1.78亿元出口贸易融资业务。1至10月,全省银行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304家企业办理出口贸易融资19.6亿美元。其中,三季度出口信保保单融资业务大幅攀升,发放保单融资月均117笔、293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倍、1.6倍。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应用该平台提供的企业跨境信用信息赋能企业增信,并创新专项融资产品,目前已为65家小微企业办理融资逾1亿元人民币,有效缓解疫情期间企业经营能力弱化与资金需求增长的矛盾。
住房公积金更灵活:上调贷款额度 简化办理流程
住房公积金政策有了新变化。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强调支持住房公积金用于租房等。同期,全国多个城市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有的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有的取消“提取和贷款二选一”的规定;有的放宽公积金使用范围……专家分析,公积金政策的调整能够降低刚需群体的购房成本,有效提振市场信心,还将与其他“稳楼市”政策一道,共同促进房产市场健康发展。
额度更高,降低购房者成本
相比于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更低,因此受到不少购房者的青睐。以北京市为例,2021年,北京地区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94154笔、723.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15.3%,利率相比商业贷款大约低2个百分点,能切实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
对接购房者的新需求,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上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周欢就职于浙江省宁波市一家物流公司。去年,他和妻子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二宝出生前,我和媳妇一直带着老大租房住。现在有了老二,租房不太方便,我们打算在宁波买套房。”周欢说,“刚好碰上今年宁波的新政策,有二孩或者三孩的家庭,只要公积金缴纳满2年且满足公积金首贷、首套房的,最高贷款额度从之前的60万元提高到了80万元,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浙江省嘉兴市也提出,在该市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的,单人最高贷款额度由30万元上浮至40万元,双人及以上最高贷款额度由60万元上浮至80万元。广西南宁明确从今年6月1日起,将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拟调整为80万元,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拟调整为70万元。
部分城市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山东省临沂市出台新规,明确职工夫妻双方均正常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购买自住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由现行的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第二套改善性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由40%下调为30%。湖北省荆州市同样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由40%下调至30%,并取消了“个人购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只能二选一”规定,扩大对购房人公积金资金供给。
有的城市放宽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所购房的建筑年限限制。四川省泸州市5月1日起执行的新规规定,申请再交易房(二手房)公积金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所购住房建筑年限不超过20年,房龄与贷款年限之和不超过40年,且贷款年限不超过所购住房剩余的土地使用权年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提出结合实际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由20年提高到30年,贷款年限与房龄之和不超过50年。
“对于房地产业而言,不管是消费者、开发商还是经营者,都需要大量资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研究院研究员赵秀池说,放宽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有利于消费者购房,也有利于降低开发商、经营者的成本压力,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用途更多,受益人群更广泛
除了贷款购房,住房公积金还可以提取用于支付房屋租金,满足租房者需求。
小朱在重庆市渝中区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1000多元。“我听同事说公积金可以提出来租房用,我就去申请了。”小朱告诉记者,将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租房费用的申请表、公积金批量提取单位汇总表等材料交由单位盖章后,再交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就能把公积金提取出来。“我申请提取了1万多元,当天就到账了。”
记者查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发现,除了常见的购买自住住房,公积金还可以提取用于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
近年来,部分城市推出新政,明确职工可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比如,贵州省出台政策支持居住小区纳入当地老旧小区改造的职工家庭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加固房屋结构、增设安防设施、修缮门窗及室内水(电、气)管线等住房改造。去年5月至12月,贵州省共办理提取业务124笔,提取金额513.83万元。《长沙市住房公积金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住房公积金共支持290户职工家庭提取住房公积金1557.1万元,用于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建设,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据《厦门市住房公积金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末,福建省厦门市支持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提取住房公积金累计共1326笔,金额6715.19万元。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无论是租赁住房还是老旧小区改造,都是解决住房问题,是住房公积金应有的用途,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是一致的。”赵秀池说。不过,由于此前对于租赁住房和老旧小区改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规定不够细化,支持力度不够,比如租赁住房支出超过收入5%才能提取等,导致此类公积金消费占比较低。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强调“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专家认为,这有利于合理扩大公积金使用范畴,将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更加便捷,助楼市健康发展
办理公积金的手续也日益简化、便捷。在广东省佛山市生活了一年多后,李静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到浙江省杭州市上班。考虑到购房需求,最近,她把上一个工作地的公积金转入了现有账户。“在‘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里点击‘转移接续’,简单填写个人信息后就能办理。两天就转入成功了,没想到这么快。”
查询公积金余额、进行房贷计算、异地转移公积金资金……去年下半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上线运行。缴存人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能办理大量业务。截至今年2月,各地已为“跨省通办”业务设立6460个线下专窗和1364个线上专区,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和两地联办,办理了2330余万笔业务。
专家认为,近期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各项调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调整公积金政策降低了消费者的购房成本,扩大了住房公积金的用途。”赵秀池说,“另一方面,政策的调整能够对社会预期形成影响,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于楼市健康发展的信心,这将扩大有效需求,进而促进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此外,近期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的地区多属于二、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的楼市较为低迷,新政的出台有利于促进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除了调整住房公积金政策,今年以来,全国多地还陆续推出了各项“稳楼市”政策,涵盖降低首付、信贷宽松、减免补贴契税、吸引人才补贴购房等。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如何确保房地产市场继续平稳运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将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满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继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王健林虽然很有钱,但你知道他欠银行多少钱吗?
一直有外界有传闻,王健林虽然很有钱,但是欠了银行很多钱,实际上这个消息并不准确,王健林不仅有钱而且他并不欠银行钱。在小编看来欠钱的是王健林所在的万达集团,这家公司跟王健林本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王健林公司欠银行钱这件事情。
一、王健林公司负债高是因为疯狂收购的原因导致。
很多人都知道,王健林曾经以313亿美元的净资产登顶亚洲首富而短短几年时间王健林所在的公司万达集团就欠下很多贷款。根据相关消息,该公司负债最高的时候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其主要原因是万达为了尽快地占有市场而不断的狂热收购才导致这一局面。
二、王健林如今已经开始抛售收购的资产用于还债。
面对万达公司高额的债务,王健林已经意识到狂热收购所带来的后果。这两年王健林也一直迫于资金压力,抛售公司的资产,并且将这些出售资产获得的资金用于还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万达总负债仅有几百亿。
三、王健林公司虽然欠债但王健林本人仍然是富豪。
虽然万达是一家高债务规模的集团公司,目前为止总负债大约是在200亿左右。不过在小编看来,万达虽然负债,但王健林仍然有钱。根据胡润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王健林的家族目前总财富仍然可以达到1000多亿,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王健林的身家和资金都非常雄厚。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王健林公司负债方面的相关信息。从以上几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王健林本人并不欠银行什么钱,而真正欠钱的是他运作的万达集团。不过这两年万达公司也在王健林的运作之下,逐渐将债务减少,相信王健林很快就可以帮公司把债务还清。不知道你对王健林欠银行钱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关于福建313亿贷款和福建贷款第一村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