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再贷款是什么意思
1、专项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专项贷款。其中,再贷款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总称;广义的再贷款是指再融资的概念,包含票据再贴现。
2、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专项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资金发放采用“先贷后借”报销制,金融机构按照分险自担原则对名单内企业自主决策发放优惠贷款,按日报告贷款进度,定向向人民银行申领专项再贷款资金。
更多关于专项再贷款是什么意思,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在疫情期间人民银行推出了那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支持农工业
在疫情期间人民银行推出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以及其它政策大力支持农工业。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创造性地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0年出台1.8万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接续转换工作,2022年4月推出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能够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再贷款再贴现什么意思?
再贷款和再贴现需要分开解释,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或再次融资,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取得的票据权利有偿转让给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都是为了让市场利率平稳地运行,同时帮助稳定市场的预期。
因此,如果央行发布这样的政策,比如说疫情期间的再贷款、再贴现,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复工,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
什么是央行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取得的票据权利,在到期日以前有偿转让给中央银行。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贴现是一个商业术语,指收款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受让人,银行按票面金额扣去自贴现日至汇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将剩余金额支付给持票人(收款人)。商业汇票到期,受让人凭票向该汇票的承兑人收取款项。
扩展资料: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一种短期利率。根据《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在我国,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4个月。再贴现的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发布和调整。
第二,是一种官定利率。它是根据国家信贷政策规定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第三,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如英格兰银行贴现及放款有多种差别利率,而其公布的再现贴现利率为最低标准。
商业银行进行票据贴现后,若其资金紧张,在贴现票据到期前,可持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同理,再贴现也有折扣,其折扣率通常被称为再贴现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贴现
关于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和再贴现贷款是什么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