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7000亿的海航集团,终被“一拆为四”,董事长及CEO违法被抓
对于海航集团来说,这艘资产万亿的“巨轮”终究走到了时间的尽头,曾经的巨无霸如今也是负债累累,而最终的结局也会被“一拆为四”。
海航集团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五百强企业,成立于1993年,从最初的仅有一千万资本庞大到资产过万亿,旗下更是涉及航空业务、港口业务、实业、金融、运输等,被称为“海航系”。
而最初的创始人陈锋更是凭借着一股闯劲,到处拉投资,但每次都失败,最后找到索罗斯的帮助,于是在索罗斯的人脉和资金下,海航集团一鸣惊人,仅有二十年的时间成长到让所有人都不可忽视的“巨无霸集团”。
然而时间来到2017年,此时的国家已经颁布对外投资禁令的一些规定,本来是为了规范海外投资,防止资金大额度外流,但没想到的是却一棒子打在海航集团的“七寸”上。由于海航集团近乎疯狂的海外收购,导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有一家航空企业,是出了名的有钱,凡是看上的东西,统统“买买买”。
前后几千亿的收购,导致海航集团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但是在创始人陈锋看来,依旧不是什么大问题,在极为困难的时候,仍然拿出75亿收购“当当网”,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有些不太明白,收购“当当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仅仅两年左右的时间,海航集团的总资产从1万多亿变成了负债7000多亿元,而且负债率还在不断上升,同时债务违约不同。无奈海航集团不得不进行“卖卖卖”,将之前的七大板块疯狂甩卖到只剩下四个板块,旗下320多家公司被“打折”卖掉,换来3000多亿的资金。
但这些钱对于海航集团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不断地负债导致海航集团的员工也开始发不出工资。由于资金链的短缺,海航集团的爆雷开始不断,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的出现让海航的业务急剧减少,而海航的办法卖掉房地产业务,但效果却一般。
毫不客气地讲,海航可谓是成也是资本的扩张,败也资本的扩张,虽说疫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集团内部的斗争,股东的意见分歧,资金去向不明等等,都是制约航海集团的发展。而就在昨天,国家相关部门也对航海集团的董事长以及CEO两人进行了逮捕,也透露出了海航的情况多么严重。
如今海航集团正在进行大规模重整,将拆分为四个板块,各自独立运营、回归主业,分别是航空板块、机场板块、金融板块、商业及其他板块。
重整后,老股东团队、慈航基金会在海航集团及成员企业的权益,将全部清零,不再拥有相关股权。
海航集团破产,7000亿债务怎么办?
海航集团是破产重整,虽然目前没有办法还钱,但如果重整顺利,不排除未来还钱的可能性。
在重整期间,海航集团是会停止兑付 历史 欠款的,同时会对股东权益进行调整。因为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实际上就是资不抵债了,股东权益自然应该清零,把这部分钱用来抵债,这是通用的处置债务的方式。
我觉得,这其实算是某种形式的“债转股”,但考虑到债务人可能并不想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所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 引入战略投资者,用注资的方式来清偿债务 。
当然,海航集团的债务规模过于庞大,其中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机构借款等,这使得公司的重整难度比较大,因为牵扯到的利益相关方太多了。
海航集团之前还 甩卖过旗下的资产 ,在重整完成后,不排除继续甩卖的可能性。
但也必须要说明的是,海航集团的航空主业,其发展还是较为良好的。公开资料显示,海航集团旗下参控股航空公司14家,商用机队规模近700架,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这一部分资产,是海航集团的优质资产,是拥有造血能力、能实现正向现金流的资产, 未来海航集团重整完成后,要想逐渐清偿债务,必然要靠航空主业的良性运转。
我也是企业职工,此时此刻想说一句话:企业兴,工人苦;企业破产,工人更苦。现在网络都在关心海航集团破产后的巨额债务,我更关注航海职工今后的出路。顺便说一句,海航集团走到今天这一步,集团高层领导是不是应该被问责?责任和担当,应该是每一个企业领导率先具备的条件,别出问题就最终让职工成为买单者!
首先要追责,怎么造成这么多债务的。其次追缴,这些债务形成过程中必然有贪腐。第三要重组和拍卖,盘活资产。
海航,破产重整
作者:豆腐乳
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整了, 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相关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破产重整说明海航集团还是有优质资产的, 不至于直接破产清算,而是进行债务调整 ,保证企业还能有序运行,这违约的债务以后说不定还能收回来一些。
不管怎么说,海航的本业民航业水平还是不错的,尽管受疫情影响很大,但只要疫情结束,民航业就可以缓过气来,重新变成下金蛋的母鸡。
不过海航的债务问题已经延续很长时间了。
六年前,海航高杠杆收购大量海外资产。而那时正值外汇大量流出,等到严控外汇流出时,海航这种高杠杆收购海外资产的 游戏 就玩不下去了。
海航只能再降价卖出其在海外资产tx 。
类似经历的还有万达,不过万达低调了很多,而且处理资产十分果断,度过了危机。
2017年,海航爆发流动性危机,此后海航违约的消息经常出现。
海航大规模投资,借来的钱很多。比如今年刚判无期徒刑的国开行原党委书记胡怀邦,任内就曾经授意给海航大笔贷款。截至2018年底,海航负债7500亿元,其中从国开行获得800多亿元贷款。胡怀邦任内可是给国开行造成了大量不良资产。
海航深陷债务泥潭,努力自救,虽然姿势不大好看。我们去年曾经写过《借钱是要还的》,当时海航仓促召集“13海航债”会议,无视中小投资者意见,在3位投资者赞成,29位投资者反对的情况下,由于3位赞同者占出席会议表决权的98.26%,顺利通过了“13海航债”本息延期一年的决议。
这就真不把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眼里啊。
要知道, 当时上交所市场“13海航债”存量持有最多的是包头农商行 ,持有规模1.5亿元,占比80%。
这就意味着很多类似海航这样负债累累,游走在债务违约边缘甚至已经违约的企业,其债券是很多中小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产品的底层资产。这些企业出现了风险,风险就有可能传导到很多理财产品哪里,最终殃及对这些不了解的民众。
知道前段时间要求互联网平台下架互联网存款的用意了吧?
去年已经有影响很不好的企业违约事件发生了。 永煤、华晨违约,挑战了投资者对国企以及背后地方政府的信任。
有地域黑说这是“投资不过南宋版图”,这可不对,因为全国这种债务问题可很多,不少南方企业问题也很大,海航这已经是实锤的了,关心 财经 的读者朋友们肯定还能举出很多类似海航的例子。
还有很多企业是通过高超财技转闪腾挪的。熬过某个时间节点,大可以翻身就当无事发生,熬不过就暴露出来了。
海航是破产重整,说明核心资产还是不错的, 债权人的利益能收回一些,海航普通员工的饭碗大概也能保住不少 。2019年海航就有推迟员工工资支付的情况出现了。类似的,永煤也有欠薪情况出现。这种地方上影响很大的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就业成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今年很多债务可能面临出清,顺利出清保就业任务严峻。
这里也只能希望海航破产重整顺利,疫情早日过去,民航业重新繁荣了。
高杠杆收购资产风险很大,未来经济增速放缓,“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时代恐怕过去了。要记住的还是那几句话:
“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
参考文献:
海航集团:债权人申请法院对我集团破产重整_网易 财经
前脚改革后脚爆雷 欠薪五月永煤集团背后隐藏了什么?-中国企业报道
民企海外并购三问:钱从哪里来 监管层为何出手?_ 财经 _中国网
胡怀邦陷落|特稿精选_财新周刊频道_财新网
本回完
女版陈世美,当当网创始人被老婆踢出公司,巨额财产如何分割?
应该大部分将由老婆俞渝获得。
2010年,当当网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B2C网上商城,当时的京东还是一个小喽喽。而上市整个环节由俞渝操作,李国庆参与甚少。俞渝对于李国庆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她既是当当网的代表,要不断的为李国庆“嘴炮”善后,又同时长期意见不同,导致公司做决策非常缓慢。
正因如此,面对亚马逊10亿美元收购当当网的方案,夫妻两人迟迟不作为,最后以拒绝收场。后来亚马逊就收购了卓越网,让雷军成功tx 成就了现在的小米。之后,百度、腾讯都递来橄榄枝,但都被拒绝,最后腾讯嫌弃当当网格局小,转身入股京东,让它迅速成为中国电商三大巨头之一,远超当当网。
一连三次错失上岸机会,当当网开始了“熊市下坡”趋势。
终于,当当网想开,按下“卖身”计时器,只是事与愿违。今年4月,海航集团(就是那个海南航空)准备以75亿收购当当网,然后进行资产重组“借壳”于A股上市。但是由于海航集团发生了巨大的流动性困扰(就是缺钱),这种交易最终以失败告终。
若交易成功,李国庆能获得10亿,而他的老婆俞渝能tx 25亿。这几年时间里,两人在当当网的股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刚上市时,李国庆持有38.9%,俞渝只有4.9%;而现在,李国庆只有27.51%,而俞渝则多达64.2%,成为公司最大股东。而这中间的变化,全因俞渝的话语权比李国庆更重。如今的李国庆虽然还是当当网的大股东,但早已经游离出管理层,这点从当当网官微回应就能看出。
对于海航集团75亿贷款和海航集团最大债权人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