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迎来合规倒计时,银行存管合规事态大
中国的P2P网络借贷一路走来,从刚开始的不被看好,到现在的越来越好,各方都希望能从中分得一碗羹。以 网贷 资金的存管业务为例,自去年开始,很多银行都在非常积极想要接入这块优质的资源。但新规出来后,银行要吃上这块“好肉”,难度是要大大增加了。
银监会网贷整治办近日下发的57号文——《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曝光,明确最晚在2018年6月底完成验收工作。《通知》标志着,长达15个月之久的P2P网贷行业整治整改工作终于要进入验收的倒计时,并对债权转让、风险备付金,银行存管,线下经营等业内争议的问题,给予了清晰的规定。
《通知》提出要求,对接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的银行必须测评过关:“辖内各网贷机构应当与通过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合作。”
以上的表述表明,银行能否在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中达标,将决定着它们能否拿到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入场券”。也就意味着,以后不再是市面上所有的、全部的银行,都有资格去操作网贷资金的存管工作。我们会看到明显分化,有一部分的银行会跑出来,还有另外一部分银行会被刷下来。
据悉,这个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属于申报制的,也就是,没有强制性要求,银行既可以自行发起申请测评,也可以不申请,后者视为不参与、或是放弃参与网贷资金存管业务工作。如果银行申请,专业团队会进驻银行去做系统测评,并给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银行需要注意,一旦提出申请,将只有唯一一次整改机会,如果这次整改后没有达标,那么接下来的一年,将不得开展网贷资金存管工作。
某些银行和多个支付公司或系统商合作,那么就会有多个系统,如此一来,每个系统都要进行申报测评,测评团队会按照单个系统收费。也就是,如果银行对接N个支付系统,就要提交N次测评申请,缴纳N次测评费用。或者,银行也可以选择只测评其中一两套相对符合要求的系统,其他的系统就不再继续维护了。
第一批测评申报的截止期是11月30日,目前已知有10家银行报名申请参加测评,包括有新网银行、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江西银行等(名单来自网络,可能会有偏差)。
第一家参加测评的是厦门银行,目前测评工作已然展开。厦门银行相对来说会有优势,原因是它的系统提供商是懒猫联银,懒猫联银本身就是规范的起草单位。此外,新网银行也是首批提出测评申请的银行之一。这是一家极为看好网贷行业前景的互联网银行,很多网贷平台都对接了它的存管系统,我们高度关注新网银行的测评结果如何。
通过测评的银行,将会进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存管银行白名单,获得开展网贷资金存管工作的资格。笔者估计,我们最快在12月底就能看到这份白名单。没有通过、或者不申请测评的银行,则不能开展网贷资金的银行存管业务。
对于投资者,我们建议,要尽量选择与报名参加测评的银行合作的网贷平台(上文提到的那10家银行),相对来说,这些平台在银行存管合规性这块的进度会稍微快点。对于银行,我们建议,还是要尽量去参加测评,争取早日通过测评,毕竟网贷行业是个朝阳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不要错过这股东风。对于平台,我们认为,不管是有没有上线银行存管,现在都要积极地去沟通和跟踪进展,了解自己平台对接的银行是否能够通过第一批测评。这事情对网贷平台影响极大,如果对接上线的存管银行没有进入白名单,那么,平台将无法在明年6月份通过备案,至少无法成为首批通过金融办备案的平台。
中国银监会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简称《指引》)在2017年2月已经下发,只不过在落地的过程中,各机构在执行《指引》的时候有自己特有的问题,市场上资金存管业务模式是种类繁多。12月7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中国互金协会)下发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标准》(简称《标准》),包括有《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规范》(简称《业务规范》)和《互联网金融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规范》(简称《系统规范》)两个规范性文件,共同对参与网络资金存管的各方主体(尤其是存管银行)的责任义务和合法权益做出了统一指引。
中国互金协会这份《标准》由中国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做业务指导,对银行开展存管业务的各种规定也很详细和明确,估计网贷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测评工作时,会以此《标准》作为重要的参照标准,对提出测评申请的银行来进行“打分”。
网贷银行监管期是多久
网贷银行监管期一般是6个月到12个月。
一、网贷监管整改才是硬道理
目前困扰平台合规的最大问题是银行存管。截至2017年5月底,共433家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的20.16%,其中221家正常运营平台完成与银行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比10.29%。银行存管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和平台的利益,而银行准备金存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也是监管时间延长的原因。边肖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毕竟银行存管也是一个大项目。时间的延长也是监管部门实事求是的表现。
二、互联网贷款纳入规范化轨道
近年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各类商业银行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发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由于监管政策尚未明确,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线下贷款模式相比,互联网贷款具有依赖大数据和模型进行风险评估、流程线,自动化操作无需或很少人工干预、贷款审批快捷等特点。在提高贷款效率、创新风险评估方法、拓宽金融客户覆盖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贷款业务也暴露出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到位、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和潜在风险。目前的管理办法还没有完全覆盖上述问题,商业银行对客户互联网贷款的线上认证实际上已经突破了面对面和实地调查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尽快弥补制度的不足,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规范发展。
总而言之,各种Fins(金融,包括银行、小贷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的跨境对接继续以所谓“TechFin”的形式存在,以逃避监管,网贷监管必须坚守信息中介的定位,再做合适的改变才能赢得现阶段的胜利。
p2p银行存管是什么意思
P2P银行存管是从证券的资金存管延伸而来,简单而言,就是通过银行管理投资者的资金,平台来管理交易,做到资金和交易分开,让P2P平台不能直接接触到资金,就可以避免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银行存管行为可以帮助网贷平台控制操作风险,但并非对网贷交易进行信用背书。2017年2月23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明确表示,存管人开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违约责任。
P2P银行存管的三种模式:
一、银行直连,是指P2P网贷平台直接与银行开通支付结算通道,不需要充值和提现。在交易过程中,投资人直接通过银行在线交易,回款的时候,资金直接返还投资人的投资时的账户。
二、直接存管,是目前平台与银行资金存管合作最常见的模式。在银行资金直接存管的模式下,银行一般会为平台开设存管账户、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独立个人存管账户、风险备用金账户和担保公司账户。
三、“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联合存管,即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推出联合存管方案,存管银行开设平台存管账号,负责用户账户监管和资金存管功能,第三方支付公司担任技术辅佐,提供资金结算及所需的终端设备。
对于网贷银行存管和网贷银行存管子账户和银行电子二类户的区别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