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贷款,贷款合同中借方和贷方分别指的是哪一方?日常生活中的借款合同,借方贷方分别指哪一方?
银行贷款,贷款合同中从资金的流动方面来理解更容易些,资金的流入方(借款方)是借方,资金的流出方(放贷方)是贷方。日常生活中的借款合同,借方贷方意义一样。
一、贷款合同的定义
贷款合同是指以金融机构为贷款人,接受借款人的申请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由借款人到期返还贷款本金并支付贷款利息的协议。
二、贷款合同的用途
1、借款人应该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不能用于非法目的。贷款合同载明的借款用途不得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明令禁止经营的规定。
2、明确此项条款,对借款人而言,可以维护自己使用资金的权利;对贷款人而言,可以监督资金的流向,确保资金回笼,控制风险。
三、贷款合同的对贷款用途加以限制的原因
1、首先,禁止性规范,将导致贷款合同无效。即使贷款人在贷款的使用时对此非法目的尚不知情,一旦贷款人知悉此非法目的后,必须阻止借款人继续提款。
2、其次,限制贷款用途是为了保证还款资金的来源。如果贷款不按协议的用途加以运用,借款人可能因经营不当导致丧失还款能力。
3、再者,贷款行内部经营方针可能对发放贷款的行业或部门有限制,政府规则、法令有时也有类似规定。
4、最后,限制贷款的用途还可能因为是涉及第三人的利益,比如在出口信贷项目中,贷款用途就仅限于特定的支付对象。
什么是借方、贷方?
借方表示增加,货方表示减少,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做账时如果有增加项,就一定要有减少项,否则账就做不平。
借方和贷方与现实中的借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在会计中就相当于是两个符号一样,一个是增(+),一个是减(—)。只是根据原则,资费成(资产,费用,成本)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债权收(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其实只要记住资费成就可以了。
一个分录有借方和贷方组合成,
做题是,如 在银行提现金500 分录 借:库存现金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因为两个科目都属于资产类,资产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提现现金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拓展资料:
贷方与借方项目是从出纳管账的使用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支出。
贷方包括公司本身的固定资产和现金
公司所有用现金支付的款项。购进的资产,材料,赔付,银行的还贷,劳动力的酬劳,经营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等,需要由公司支付的所有现金金额均属于贷方。
站在公司的经营账本来说:贷方=支出
借方包括公司收到的有价固定资产和现金
从出纳管账的使用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收入。公司收到的资金,贷款,押金,赔付,手续费,加工费等其它公司营业收入。
站在公司的经营账本来说:借方=收入
借方贷方是什么意思
借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资金的收入;贷方可以理解为资金的支出;比如去银行办理贷款,银行就是贷方,申请人就是借方;除了银行可以借贷,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途径可以借贷。比如第三方贷款机构、民间借贷等。
不论什么样的借贷都必须形成书面的契约,比如向银行申请贷款,借款人必须提交相关的资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银行流水、贷款用途说明等,提交以后符合银行规定后才会与借款人签订正式的合同,并规定还款方式和时间。
在办理贷款时会约定贷款的利率,一般银行贷款的利率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18年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在贷款之前最好咨询银行实际的利率,毕竟利率低可以节省一部分利息。
在贷款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常见的房贷还款方式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收入比较高时可以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收入比较低时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每月还款过多给自己带来负担。
对于贷款合同贷方是什么和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