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房贷平均利率连降两个月 LPR下行空间大
2月5日,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35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月(数据采集期为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1%,为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点71基点,环比下降1基点,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82%,环比下降2基点,为5年期LPR加点102基点。当月,20个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环比有所下调。
专家指出,节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超预期,新一期LPR大概率下调,未来房贷利率大概率也将缓慢下调。
银行信贷额度进一步释放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673家银行分(支)行中,2020年1月仅18家银行暂为停贷状态。2020年1月各银行信贷额度进一步释放。
此前央行公布2019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5.45亿元,同比增长10.10%。其中,2019年12月增加规模同比增速达56.67%。由于居民中长期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占比超过八成,可以推测,2019年房贷新增规模较往年有所反弹,尤其是年底。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北京地区房屋中介和银行方面了解到,从2019年至今,北京市房贷发放速度整体平稳,房贷资金较为充裕。
房贷利率方面,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10个城市中,2020年1月,8个城市的房贷利率水平有所下降,海口和乌鲁木齐有所上涨,海口更是10个城市中唯一连续两个月上涨的地区。在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最高的前10个城市中,2020年1月新增城市惠州市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水平为5.99%,仅次于南宁、苏州和郑州3个破“6”地区。
LPR下行空间大
2019年底,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转换方案正式出台,为个人住房贷款用户提供了两种转换方案:一种是将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根据2019年12月的5年期LPR值,即4.8%,由原执行利率相减确定新合同的加点数值,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此外,存量房贷用户也可以选择转换为固定利率贷款合同,利率水平为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因此,部分存量房贷利率水平也将受到LPR报价的影响。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李万赋认为,长期来看,LPR下行空间大,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变更为LPR基准浮动利率合同。这也意味着,未来银行来自于存量贷款的收益也会下降。按照公告,占比最大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在2020年调整后仍维持现有水平,最早发生变动也在2021年,主要是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来年将要面对的成本压力。
此外,2020年3月1日-8月31日之间,银行需要完成所有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这就意味着,在3月1日前,银行需要做好自身的转换方案、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和客户沟通等,且理论上要在8月底和所有存量浮动贷款客户协调签订新的贷款合同。
李万赋表示,存量房贷合同的转换工作,不会对新增房贷合同的利率趋势产生影响。房贷调控政策背景仍是决定房贷利率走势的决定性因素,2020年“房住不炒”依然是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与此同时,“因城施策”开始在全国各地区逐步落实。
2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了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和金融市场资金集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90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和30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且中标利率与上次相比均下调了10基点。央行此次投放的流动性超预期,后期大概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水平也会下调,进而带来LPR下行。业内人士称,综合来看,房贷利率水平仍可能会维持缓慢下降的趋势。
2022 一季度我国房贷总额达 53 万亿,人均房贷负债 14.7 万,说明了什么?
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2万亿元,同比增长6%,我国居民的总负债超过了200万亿,人均背债14.7万,国民储蓄率从51.8%降至45%。
我国的房地产总市值,在400~500万亿的量级,就按450万亿来算吧,房贷总额53万亿仅仅只有12%而已。
那么,高负债的年轻人还撑得起房地产的未来么?
房贷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是长久以来困扰着很多人的最大问题,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很快会成为系统性问题。
疫情影响下,很多人的收入都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房贷的债务并没有减少,很多人都无法正常还款,导致信誉受到影响。更不用说那些失业的人。
近五年来,首次增速低于两位数,老百姓确实是买不起,没钱了!目前居民杠杆率最近三年都在60%的高位,也涨不动了!从去年开始,央行不断降准降息,而且从去年开始,除开一线城市,几乎所有城市的都已经放开了调控,不仅如此,甚至已经开始刺激了,比如20%首付,子女买房,用父母的公积金贷款,减免契税等等。但是,房贷数据依然起不来。
2000年开始,我国就是世界第一储蓄大国,8年时间,储蓄率从32%上升到52%,而同期世界的储蓄率为27%,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一路下跌,2020年为44%。虽仍然高于世界水平,但居民负债率已从18%飙升到56%。而现在,中国人总负债200亿,人均负债14.7万。
看看这几年的房贷情况吧
2018年一季度,房贷余额34万亿,同比增长20.3%
2019年一季度,房贷余额40万亿,同比增长18.7%
2020年一季度,房贷余额46万亿,同比增长了13.9%
2021年一季度,房贷余额50万亿,同比增长10.9%
2022年一季度,房贷余额53万亿,同比增长6%。
据央行对三万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显示,家庭平均负债率 57%,其中77%的家庭有房贷,房贷占总负债的75%。
通过数据看现实。中国居民70%的负债都集中在房贷上。房贷支出的压力太大了,特别是这两年疫情的影响,大家紧紧的握紧钱包,不敢乱花一分钱。孩子的教育费用、医疗费用,这些都是大的支出项目。断了收入意味着断了现金流,意味着自己的房子成了拍卖房。成了给银行的打工人。
对于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困难了。买房的念头恐怕很难有。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根本就不敢想。年轻人不接盘,房价怎么涨?房子怎么卖?即使涨的,也是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也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想都不敢想。
人均负债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没什么大的意义。房子目前还是供给大于需求,主要就是就是价格太高。买不买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是那么执着了,工作稳定有工资收入才是最重要的。国家地产调控主要还是结构调控。
中国多少人还房贷
1.5亿
推荐语:在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房价不断飙升的同时,也使得很多投资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拿出存款买房囤货,他们就是人口中令人厌恶的“炒房客”。
不过客观地来说,房地产行业如此火爆,即便是没有炒房客,房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也还是一样的。
但最终来看,高房价之下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在过去高房价的背景之下,很多人不得不贷款买房,但没有足够的钱买怎么办?只能够首付房贷来凑。
除开一二线城市不说,按照现在普遍的三四线城市,购买一套房子下来最少得上百万,因此,房贷无疑是当下普通人最大的债务了。
笔者有一位朋友今年就在二线城市买了总价为200万左右的房子,首付60万,然后贷款140万,月供为7000多元,关键还贷了长达30年,他今年30岁,要还完也已经60岁了。
所以说,买房最大的压力并不是来自首付,而是每个月的贷款月供,因为长达二三十年的月供时间里,有太多不可控的事情发生了,现实中也没有多少人在职场生涯中能够一帆风顺。我们发现,职场人士一般在过了35岁,找工作都会有点困难,甚至会面临被裁员的风险。
中国人房贷压力到底有多大?
据央行官方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总额为38.3万亿元。按照《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有43.4%的城镇用户背负住房贷款,按照目前城镇居民大约2.43亿户来计算的话,那么国人承担房贷人口约有1.05亿户。
既然知道了房贷总额,又知道房贷家庭数,那么是不是可以直接计算出每个家庭平均欠下的贷款了呢?
事实上,这其中有一个数据通常被大家所忽略,因为38.3万亿贷款仅仅是本金,而房贷家庭每个月需要偿还的,则是本金+利息。
按照业内人士介绍,以个人住户房贷总额38.3万亿元本金、再结合公积金贷款以及商业贷款利率综合计算,得出最终我国个人房贷需要偿还的总额为66.8万亿左右。
这么多的钱平均给1亿家庭下来,那么每户家庭需要偿还超过60万元的房贷,这个数据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接近事实的。
那么,一个家庭平均60万的贷款,到底有多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如果拿这个收入来偿还房贷,那么平均一个人就需要花费17年时间,如果是2个人一起偿还房贷,则需要将近9年。
而且要注意的地方是,上述只是光赚钱、不吃不喝的算法,如果加上一个家庭生活支出,那么“房奴”们的实际生活是比较苦的,因为大部分的工资都要用于还房贷,生活品质必然会下降很多。
所以我们发现,当下很多国人已经没有了存钱的习惯,因为他们大部分人都在背着房贷生活,哪有多少闲钱可以放在银行吃利息呢?
除此之外,高额的房贷,也使得很多家庭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弱,特别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们,他们不敢生病,也最怕家人生病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情况,因为经济上实在是负担不起。
2019房贷利率是多少
2019年央行五年以上的贷款基准年华利率是4.9%,一至五年(含五年)是4.75%,一年以内(含一年)是4.35%。
应答时间:2020-1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对于中国城市人均贷款率和全国主要城市人均贷款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