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如何计算?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
G=1+∑YiPi-2∑(∑Pi)′Yi
上式中,G代表基尼系数,Yi代表第i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例,Pi代表第i组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Pi)′表示累计到第i组的人口总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
赫希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这里 ... 表示取数学期望,而 1≥ 2≥μ 为总体的人均收入。用上式便于理解基尼系数的含义,它与变异系数 σ / μ 类似,用来描述恒正分布的离散程度,具有规模不变性。
例如,把所有人的收入都乘以 2,基尼系数是不变的。而洛伦兹曲线的方法则更便于由收入五等分、十等分的实际调查统计数据计算出基尼系数的数值。
基尼指数如何计算?
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基尼指数(Gini coefficient),又译基尼系数及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劳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劳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劳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基尼指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 0.2-0.3表示比较平均;
* 0.3-0.4表示相对合理;
*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基尼系数计算公式是什么?
公式如下图:
基尼系数(英文:Gini index、Gini Coefficient)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越接近0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组织或教科书给出最适合的基尼系数标准。但有不少人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时,居民收入过于平均,0.2-0.3之间时较为平均,0.3-0.4之间时比较合理,0.4-0.5时差距过大,大于0.5时差距悬殊。
相关信息:
赫希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并以 A 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 A 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 B 为零则系数为 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基尼指数计算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基于基尼指数的算法、基尼指数计算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