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现金贷平台模糊利息计算方式 需提防现金贷圈套
部分“现金贷”平台通过手机APP、微信等渠道寻找急需用钱的借款人,利用服务费等名目模糊利息计算方式,掩盖畸高利率,收取高额罚息。业内人士提醒, 贷款 年利率在24%以内的受国家法律保护。借款人要量入为出,借款前认真了解借款流程和注意事项,选择信誉度高的机构或平台,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
一段时间以来,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盛行,这种贷款一般通过网上贷款平台申请,期限短、金额低、到账快,被称为现金贷,在市场上一度火爆。然而一些不法分子披着“普惠金融”的外衣,发放高利率现金贷,获取不当 收益 ,手法极具隐蔽性。
近日,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通过信访投诉渠道发现,部分“现金贷”业务平台打着“低息”“无抵押”“快速放款”等宣传标语,引诱他人向平台申请贷款,这些平台往往收取高额费用、利率畸高,伴随“暴力 催收 ”“恶意催收”等不法行为。
上海金融服务办信访部门负责人说,借款人要擦亮眼睛,认清“现金贷”的主要手法,谨防上当,免受不法侵害。
据介绍,“现金贷”业务的惯用手法是:通过手机APP、微信、QQ等渠道寻找贷款无门、急需用钱的借款人,进行小额资金借贷并约定还款期限。部分平台利用服务费、管理费等多种收费名目模糊利息计算方式、偷换概念,掩盖畸高利率以及收取“砍头息”等不法行为,有的甚至故意设置技术障碍,致使借款人还款逾期,以收取高额罚息。这些贷款公司往往在办理贷款手续时,要求读取借款人的手机通讯录,若借款人不返还畸高本息以及逾期罚息,这些贷款公司则委托不法催收公司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轰炸式骚扰借款人及其手机通讯录联系人。有的公司甚至伪造、发布个人肖像进行诋毁,同时伴随暴力催收、威胁、恐吓等不法行为,逼迫借款人返还畸高本息。
上海市金融服务办会同金融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对此开展集中整治。分析群众信访投诉情况以及大数据监测的信息,梳理出上海涉嫌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30余家,着重对“无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无客户群体限定、无抵押”等特征的“现金贷”业务进行整顿规范。
业内人士提醒借款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贷款年利率在24%以内的受国家法律保护。对于违规收取高额费用,以及存在恶意催收、暴力催收等不法行为的,也可以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举报平台举报。若发现有利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资金发放民间贷款,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等非法手段催收的,当事人也可以向各地公安机关举报。
此外,借款人要量入为出,警惕个人过度负债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借贷之前,应认真了解借款流程和注意事项,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管理经营规范合法的银行或 网贷 平台等机构。特别是在网上申请时,借款人一定要仔细查看借款合同,了解借贷条件和利率,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包括手机通讯录、个人 银行卡 信息等。
被叫停的“首付贷” 利好购房者还是炒房客?
近日,有细心的广州网友发现部分互联网平台的首付贷业务下线了,原有开展首付贷的公司也基本已暂停业务,据房地产业界人士表示,首付贷业务的确是突然暂停了。
近日,有细心的广州网友发现部分互联网平台的 首付贷 业务下线了,原有开展首付贷的公司也基本已暂停业务,据 房地产业 界人士表示,首付贷业务的确是突然暂停了。
所谓首付贷,是指在 购房 者 首付款 不足情况下, 地产中介 机构、 开发商 或者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其提供用于首付的贷款,让购房者可以提前进入楼市。这相当于加大了楼市杠杆,加大风险。追本溯源,首付贷是在限贷政策下产生的,起初是由于 二套房 首付过高,所以有开发商就开始自掏腰包垫资部分首付进行促销。近两年,有金融平台公司或房地产电商公司看到首付贷业务比较稳定,风险也可控,就加入了做首付贷的队伍。
什么是首付贷?
首付贷一般没有要求抵押物,但审批要求比银行房贷要高,有的要求家庭月收入必须是总体 月供 的2.5倍。首付贷也有限额,多只能贷房子总价的20%左右, 封顶 50万元,贷款时间长不超过3年。首付贷的 利息 计算不像房贷一样会随着本金的减少而减少,而是一直都保持不变。例如首付贷10万元、贷款3年,每月要还利息780元。还了6个月后可以申请 提前还贷 ,此前的利息就不再进行计算,而是将申请贷款总金额或者是提前还贷时剩余的本金作为基数,按6%去计算利息。还清利息和剩余本金后就可以结束该笔业务。
业界人士介绍,首付贷在广州占比不高,远远低于一成。一般都是偏远区域一手 楼盘 才能使用,市区 一手房 价格太高了很难批,二手房又因为 楼龄 达不到要求也很难批。
首付贷客户多为刚需
首付贷作为放大楼市杠杆的工具,是否 炒房客 使用比较多?据何世雄介绍,从过往业务情况来看,一般使用首付贷的都是有真正购房需求的,现在年轻人购房时差10万~20万元,有时未必会愿意去跟人借钱,而宁愿贷款支付利息。而炒房客未必敢用首付贷,因为要计算利润空间,像广州楼价相对比较稳定,假如楼价不能涨得比较快,也很难去消化掉利息成本。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广州的首付贷申请主要是用于购手房,因为一手房一般要求7天内付款。有些人 公积金 账户上有二三十万元,只是要 买房 后才能取出。或者说,有些人定期账户上也有较大资金量,只是未到期怕损失利息,算了一笔账后发现先选择首付贷进行周转更划算。一般来说,这两种人在申请首付贷时比较容易成功。
上海一金融骗局正在疯狂圈钱目前情形如何?
近日,上海警方接到一位严先生的报警电话,称自己在家中被人绑架多日,当天趁这帮人睡着的时候跳楼逃了出来。经警方调查发现,这里面隐藏着一个设计长达一年之久的贷款陷阱!
因为所谓的贷款只是幌子,核心目的竟是为了非法侵吞被害人的房产!
男子家中被绑架 跳楼逃生求救
前不久,上海警方接到报警电话,报警人严先生称,自己在家被人绑架了好几天,当天找机会跳楼逃了出来。
警方按照严先生提供的地址赶到现场,调查了解之后,警方发现,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绑架案,背后还隐藏着一个设计了长达一年之久的贷款陷阱。
派出所民警立刻赶到事发小区,见到了受害人严先生。 受害人严先生说,这些人是他以前的债主,他们来找我,并且在上面睡觉。但自己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他们用灯照着我,不让我睡觉。
当天严先生趁扣押自己的债主睡觉的机会,从二楼的家中跳下来。根据严先生提供的线索,民警分别在严先生家的楼道和小区抓获了多名可疑男子。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介绍,抓捕完了以后,就先把这帮人带到所里进行盘查,盘查完了以后发现,这个案子不单单有绑架性质,还有一些所谓债务上违法的行为。
民警经过梳理,逐步还原了事情的原委。一年前,严先生接到一个推销小额贷款的电话,当时正缺钱的严先生和打电话来的所谓贷款中介开始接触,打算借5万元,却被贷款中介告知,想拿到5万借款,必须签8万元的借款合同。
实际上,严先生签了这样一个虚高的借款合同后,贷款中介和小额贷款公司以中介费手续费、车马费等名义,从5万元中又拿走了7000元,严先生后只拿到4.3万元。
在拿到贷款2个月后,严先生家里突然来了一帮人,威胁他还钱。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表示,严先生拿不出这笔钱后,这帮人又进行了另外一个套路,逼着严先生写了欠条。意思就是说你现在拿不出这笔钱不要紧,你迟早还是要还这笔钱,但欠条你要写给我,我要有一个保障。他们就是以这种形式,来反复叫受害人写欠条。
在催债人不断上门骚扰和威胁的情况下,严先生又签下一份欠款18万元的借款合同。此时,最早接触严先生的贷款中介再一次出现。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介绍,这帮人让严先生用房子来做抵押。
2016年11月,严先生按照对方的办法,将自己一套市场价值约248万元的房产以160万元抵押给小额贷款公司。160万元到了严先生的账户后,小额贷款公司的人立即拿走了145万现金。只给严先生留下了15万。
受害人严先生表示,那帮人的意思是这钱只是在银行里走个过场。
看到严先生将近60岁而且一人独居,催债人胃口越来越大,企图通过非法拘禁严先生,逼他再签下一份180万元的借款合同。
警方接到报警后,先后抓获了涉案的2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14人分别因涉嫌诈骗、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被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贷款只是幌子 “套路贷”意在房产
据上海警方统计,像严先生这样遭遇贷款陷阱的并非个案,在一线城市即便是一套四五十平米的房子至少也要两三百万,一些人盯上了手中有房产、急需用钱但还款能力不强的人。
环环设陷,步步套牢,借钱收取利息只是一个外壳,核心是达到非法侵吞被害人房产的目的,这样的贷款诈骗手段,警方称之为“套路贷”。
2年前,陆先生沉迷赌博机需要20万元钱,他在网上找到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对方称当天就能放款,陆先生拨打电话后,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员和他见面了,表示可以放款给他,但条件是陆先生要把房产抵押给他们,此外,借款20万元必须要签一个50万的的欠条和借款合同,当时陆先生也对签这样一个翻倍的借款合同表示怀疑。
受害人陆先生介绍,贷款公司要求把房子抵押给他们,但这房子是我和妻子的婚后财产,我只有50%的产权。他们认为如果我写20万,还不了的话,即使找我家里人也只能还10万,还不了20万。而且就是说如果不还的话,就是采取一些法律手续,他还有开销,所以让我写了50万。
为了尽快拿到钱,陆先生按照小额贷款公司的要求把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全部交给对方,写了借款50万的欠条,签了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和房产买卖过户委托书,小额贷款公司的人还带着陆先生到公证处对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和房产买卖过户委托书,进行了公证。经过这些程序后,小额贷款公司的所谓经理带着陆先生到银行转账。
受害人陆先生说, 这个经理从他的银行卡上转到我银行卡上面50万。我把银行卡上的钱50万取出来,然后再私下里还给他30万,这是20万,整20万。然后从这个20万里面我再还这1万的利息钱,还有就是1万8的公证费钱。
到了第二个月还利息的时候,贷款公司的经理告诉陆先生不能使用银行卡转账,只能当面现金交易。双方见面后,陆先生被要求再写一张50万的欠条。
受害人陆先生表示,这个经理说公司里面每个月都要签一张借条,特别是刚刚开始的三个月,你肯定每个月都要签,后面可以不要签,然后他说如果不签的话,这个钱就得还。
陆先生只好再次写下一张借款50万的欠条。之后的一个月,他又一次写下了一张50万的欠条,这样一来,在小额贷款公司手中,陆先生的欠条累计欠款已经有150万元了,之后,陆先生提出先还10万,对方表示,只还10万不行,需要一次性还20万元。
受害人陆先生表示,那个经理让我过户房子,再到银行贷款,然后多贷一些,就可以把这个钱还了。由于当时急于还掉这些钱,也不想让家里人知道,然后就同意了这样操作方法。
陆先生名下的一套房子,市场价值约250多万元,小额贷款公司先出了40万元偿还了陆先生的商业房贷,然后把这套房子过户到小额贷款公司找来的一个买家顾某名下。
这一切都完成后,陆先生以为按照之前双方的“约定”,就可以把房子过户回自己的名下,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焦急的陆先生找到当初的贷款公司经理,但此时对方的口气变了。
受害人陆先生说,他其实后面已经不想跟我做那个贷款了。因为后来我找他谈过几次,然后他意思是说你要等那个房东(买房子的人),你要跟他去谈了。
陆先生多次联系参与房产过户的下家顾某,但对方有意躲着不见。此时陆先生才反应过来事情不妙,陆先生实际借款只有不到20万,加上还房贷的40万,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只花了不到60万,就把陆先生名下价值250万的房产过户到手。
上海普陀警方串联起多起报案的线索,抓获了涉嫌诈骗的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已查证这伙人实施同类诈骗案件24起,涉案金额约5400余万元,1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以涉嫌诈骗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套路贷”套路深侵占房产为目的
“套路贷”从表面看是民间借贷,但实际上从事“套路贷”的犯罪嫌疑人从如何选择合适的被害人、怎么签订合同,如何保障在未来的法律诉讼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怎样逐步占有被害人不动产等等,都有一套相对严密的步骤。
在这些案例中,受害人找到所谓小额贷款公司时,都被所谓无抵押贷款、快速放款等便利条件吸引,而犯罪嫌疑人在接触受害人时,往往不是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个人信用,他们第一步询问的就是在上海是否有房产。
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周恒峰表示,核心的问题就是一个你必须要有房子,他们才可能把这个款放给你。他们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来侵占你这个房子。
当确定借款人名下拥有房产后,犯罪嫌疑人才同意进行放贷,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犯罪嫌疑人便开始在合同上作文章,借款合同上的金额远大于借款人实际借款额,如果借款人提出质疑,往往会告知这是公司规定和行业规矩。犯罪嫌疑人会将虚高后的借款金额转入借款人银行账户,形成“银行流水与借款合同一致”的证据,但要求借款人立即提现,把多余的部分当场返还。通过这一步,形成证据链,为虚高借款披上看似合法的外衣。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侦查员赵宏亮介绍,这些贷款公司走这个流水甚至让受害人捧着钱进行拍照,在那个流水单上让受害人写下已收到这么多的金额,也就是他们拿着这些证据去法院去起诉,受害人也是没有任何胜诉的机会的。
当借款人借款的金额累计到一定程度时,犯罪嫌疑人便费尽心思诱骗借款人签署房产抵押合同,以此来“缓解”还款压力,在签订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时,犯罪嫌疑人还会让借款人签订大量的空白合同。这些合同牵涉到房产交易过户所需的方方面面。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侦查员赵宏亮表示,所谓的合同上,只有受害人自己的签名,其他都是空白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签完之后,嫌疑人在后续,根据自己的情况,他会自己把这个合同上面的其他内容,根据自己的要求全部补充完毕。
这份是借款人已经签名的空白委托书,所委托的事项无论是房产买卖、过户都由犯罪嫌疑人自行填写。
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周恒峰说,因为在借款的时候,就进行了一个全权委托,他可能就把你这个房子进行一个交易过户。然后把这些房子过户到其他犯罪嫌疑人手上。
不仅如此,犯罪嫌疑人还会带着受害人到公证处对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进行公证,赋予房产抵押合同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借款人无法还款,出借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犯罪嫌疑人便开始利用各种机会累加借款人的借款,当借款人到期无法还款时,犯罪嫌疑人往往都会提出,找所谓第三方平账公司或者所谓有实力的人,把之前的债权打包转移给第三方,这个过程被称为平账。
上海打掉上百个“套路贷”团伙
一年来,上海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严厉打击以借贷为名非法牟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先后打掉100多个“套路贷”团伙,逮捕34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套路贷案件中发现在公证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目前,上海各级公证处已经暂停民间借贷类公证事项。
现金贷的前半生:暴利潮起、上市潮涌、监管潮落
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网络小额现金 贷款 业务的风险提示》,这或许是现金贷监管政策正式出台的前奏。
2011年萌芽至今,现金贷将迎来自己的6岁生日。在这6年里,现金贷从籍籍无名到野蛮生长,再到掀起一波上市潮,整个现金贷行业如同云霄飞车般跌宕起伏,曾经的冲顶云端与如今的大厦将倾,这一切看似突然,但背后其实早有预兆。
将历史的车轮往回倒,我们一起来探究现金贷的前世今生。
01 诞生:小贷公司杠杆率的困扰
2011年6月20日,烈日炎炎。张化桥又一次把瑞士银行炒掉,这位前深圳控股首席运营官、瑞银中国区投行部副总经理转身跳进了小贷行业,成为了广州花都万穗小额贷款公司(下称“万穗小贷”)的董事长。
按照监管规定,小贷公司只能从银行借款,且借款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的50%,杠杠率低的问题促使张化桥想做银行的助贷平台,直到现在,杠杠率低也是市场上现金贷公司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时,国内就已经有一些银行在深圳、上海等城市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这也是现金贷业务的雏形。
而目前行业热议的现金贷,根据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的定义,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是消费金融领域产品,主要指无场景、期限短、金额小、没有明确用途的信用贷款产品,具有在线申请、实时审批、快速到账、额度偏小、借款期短等特点。现金贷借款用途不明确,不需要抵押物,不需要证明还款来源。
现金贷的诞生与小额贷款公司高度相关,而其兴起则是市场大环境导致的必然。
02 扩张:校园贷、“暴利”、上市潮
“现金贷”进入公众视野后,大量商业机构和社会资本争相布局,现金贷业务快速增长,但同时,危机四伏。
现金贷确实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截止2016年9月,央行个人 征信 系统共收录自然人8.99亿,其中4.12亿人有信贷记录,意味着有4.87亿人没有信用记录,无法享受正常的金融服务。而现金贷门槛低、金额小,且不限制借贷用途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得到了快速发展, 网贷 之家曾在今年4月份分析指出,“目前整个现金贷行业的规模约在6000亿元到10000亿元”。
行业规模的扩张,随之而来的还有风险。
现金巴士的CEO唐阳谈道,“小额借款公司需要采用相对高的定价来覆盖风险,一些不负责任的高定价又会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漩涡。”
很多现金贷平台为了规避高利率事实,通常会采取很多隐蔽的方式将收费加到借款人身上,比如手机验证费、 银行卡 验证费、账户管理费、电话客户服务费、客户端使用费等,各种收费项目层出不穷。
独角金融调查发现,社交App无秘的运营主体公司深圳二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现金贷业务——“借钱快”就采取了这种收费模式。
借款人在借钱快App上以30天为还款期限借款1000元时,扣除琳琅满目的借款费用150元后,实际到账只有850元。照此计算,月利率为15%,年利率则达到180%。一家现金贷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向独角金融透露,“现在这一行业的综合借款利率都很高,年化利率500%其实都很平常了,甚至还有更高的”这明显远超36%红线。
而谈到现金贷,绕不开“校园贷”,“校园贷”是现金贷在校园市场的一个分支。因大学生无还款能力,导致悲剧频发的事件层出不穷。
2016年,河南某高校的大学生小郑因在校园贷借款共数十万元,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其死前发给同学们的一段遗言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兄弟们我就要跳了,听说跳楼摔下去会很疼,过些日子大家联合起来,告我诈骗,这样你们欠的钱就不用还了。”
小郑自杀的事件,让脆弱的市场神经震颤良久。校园贷(现金贷)无需任何抵押,实际借款人与申请人不匹配等种种风控弊端暴露在阳光下。
2017年,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校园贷遭受“一刀切”,但却不影响其他市场中现金贷的迅猛发展。据国家互金专委会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19日,市场上在运营的现金贷平台为2693家。其中,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平台中,有592家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约占全部P2P平台总数的15.8%;有812家是其他网贷平台,约占全部其他网贷平台总数的36.9%。
现金贷为何如此受追捧?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的财报给出了答案。
2017上半年,二三四五的营收为10.66亿,同比增长33.85%;净利润4.5亿,同比增长93.75%。其中,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是来源于旗下的现金贷产品“2345贷款王”。
虽然现金贷身上带着“高利贷”、“暴力 催收 ”、“嗜血”等标签,但在其盈利能力的诱惑下,企业们还是蜂拥而上。
而如今,现金贷平台都渴望在监管来临前上市,毕竟在现有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上市与非上市的区别有时就是“生”与“死”之差,但是趣店的上市却让舆论对“现金贷”的质疑达到空前高潮。
监管政策的来临对行业来说,或许是场“及时雨”,现金贷行业的天花板已初显。
03 天花板来临:监管信号逐渐加强
现金贷的野蛮扩张以及暴露的种种风险,早就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助贷机构实际上承担的是信用中介职能,如果风险集中爆发,则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扩散。
今年4月,银监会正式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但整个现金贷行业已如“惊弓之鸟”,关于监管如何重锤整治的消息在业内一直流传不断。
11月2日,重庆市金融办公室要求辖区内网络小贷公司在11月10日前上报自查情况;11月8日,宁波市鄞州区发文关停了辖区内两家违规经营的现金贷机构。广州市金融工作局、上海黄浦区金融办等也先后对辖区内现金贷平台业务展开排查摸底。
“现金贷有存在的社会价值,但是由于缺乏监管造成的乱象丛生、甚至是演化为社会暴力的现象,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强化监管也是势在必行。”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说道。
监管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11月21日,芝麻信用终止与部分现金贷平台合作的消息传出。同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暂停审批网络小贷牌照的文件,直指“现金贷”业务的风险隐患,这被认为是现金贷监管全面落地前的风暴。
11月2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文提示网络小额现金贷款风险,要求:相关机构应当严守法律底线,不具备放贷资质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应主动加强自律,合理定价,确保息费定价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加强授信资质审核和风险管理,履行金融消费者教育义务,如实开展信息披露,对息费定价进行重点提示,不得以不实宣传误导金融消费者接受与其风险认知和还款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服务和产品。相关机构应遵守国家法规,依法规范贷后催收行为,不得以暴力催收或骚扰无关人员。
04 该往何处去:转型、借鉴国外经验
回过头来,现金贷行业这一路走来与P2P网贷颇有几分相似。
2006年P2P网贷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经历了野蛮生长,最终2016年遭遇监管重拳整治,整个行业呈现优胜劣汰的局面,这与现金贷的发展轨迹有很多共通之处。
而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前,许多P2P网贷平台已经开始主动求变,拥抱监管。
而现金贷同为舶来品。
现金贷的模式就是起源于美国的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一般指30天以内、1000美元以下的超短期个人信用贷款,具有无抵押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等特点,约定在发薪日用薪水归还。
自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以来,到2004年,Payday Loan在全美已累计活跃借款用户1200万,超过总人口的3%,拥有22000个线下网点,放贷金额约460亿美元。但Payday Loan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随着监管政策收紧,其近年来有整体市场收缩的现象。
现金巴士CEO唐阳研究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监管规则,并与独角金融做了分享,他说道,“美国联邦法律没有规定利率上限,大多数州的借款额度上限为500美金左右;英国的日利率不得高于0.8%,全部利息、费用总计不得超过本金的100%;澳大利亚月息4%封顶,最高收20%的借款建立费;加拿大额度小于1500加元,周期小于62天,利率不设限。”
不同国家的现金贷,其发展的模式不尽相同,而国内的现金贷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是有它自己的合理性的。
“在央行的征信体系下,很多人很难获得信贷服务,而且,银行的考核机制很难接受超过5%的现金贷坏账率。在有人急需用钱,或无处可求,或不愿与人启齿的时候,现金贷就是雪中送炭。”星合资本董事长、点融网创始人郭宇航表达了另外一种声音。
他认为, “高利率不是现金贷的本质特征,随着监管的介入,利率将回归合理水平。另外,只有现金贷真正赚钱,才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进入普惠金融领域,才能用金融的力量来塑造好的社会。”
而谈到现金贷如何治理的问题,郭宇航表示,“现金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非持牌,因此难免鱼龙混杂,终结现金贷乱相的唯一手段,就是让现金贷彻底暴露在阳光下,进行持牌经营。而保护现金贷消费者最有效手段,就是让征信牌照迅速市场化。”
而当下,或许就是终结现金贷乱象的前夜。
对于上海暂停金融平台贷款业务和上海停止贷款业务发放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