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贷款五级分类 贷款五级分类制的标准有哪些
; 银行贷款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五级分类制度就是他们的评判标准之一。那么什么是贷款五级分类呢?你知道自己的贷款属于哪一类吗?
新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以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损失四类。由于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和漏洞,所以从2004年起,贷款五级分类制就逐渐取代了以前的四级分类制度,成为各大银行判断贷款安全等级的重要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制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这五种分类制度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1.正常类:
(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一般可以被划分为正常类的贷款,借款人生产经营都是正常且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的,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2.关注类:
(1)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2)借款人或有负债
(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等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
另外,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有这类倾向或者表现的贷款也会被划分为关注类。
3.次级类:
(1)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
(2)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
(3)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贷款的;
(4)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发放的贷款;
4.可疑类:
(1)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
(2)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
(3)经过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意愿;
5.损失类:
(1)借款人因依法解散、关闭、撤销、宣告破产终止法人资格
(2)借款人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且复工无望,或者产品无市场,严重资不抵债濒临倒闭
(3)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
(4)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
(5)借款人触犯刑律,依法判处刑罚,其财产不足归还所借债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
以上就是商业贷款中的五级分类标准,申请了商业贷款或者正准备申请商业贷款的朋友们可以参考这些条件看看自己的贷款属于哪一种。前两条标准都是比较正常的贷款类型,如果属于后面三条类型之一的话,你的贷款就属于不良贷款了。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是什么?
五类贷款的定义分别为: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扩展资料:
贷款早期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
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
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款五级分类
什么是贷款风险五级分类?
贷款风险分类是指信用社信贷管理人员,依据综合获得的全部信息,以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作为分类标志,对贷款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并以此对贷款做出质量评价的分类方法。
贷款风险分类方法是以审核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主的一套更加审慎、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它不仅包含贷款质量分类的结果也包括分类的过程。
由于分类结果按风险程度依次分为五个档次,因此简称五级分类,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5个档次,后3个档次为不良贷款,详情可以咨询365资金网。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①贷款类的五级分类: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呆账
关注: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还款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开始有逾期,且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理借款人的部分资产,甚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贷款损失率达到了30 -50%。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造成较大损失,贷款损失的概率高达50-75%。
损失:借款人已无法偿还本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程序,贷款注定要失去,或者收回极少部分的资金,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保留在资产的账目上,其贷款的损失率占到75-100%。
呆账:经催讨不能收回,长期处于呆滞状态的贷款,有可能成为坏账的款项,如征信报告中出现此状态,申请信用卡难度极大。
②信用卡的五级分类:正常、冻结、止付、呆账、销户、未激活
正常、销户、未激活,都属于正常状态没影响。
冻结:信用卡长期渝期,情况严重后,经过催收后仍然不还信用卡欠款,银行可能就会冻结信用卡使用权。或者在短期内连续多次发生逾期还款,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也可能会冻结信用卡。
止付:是银行为加强管理,保证安全,防止伪卡及遗失卡被胃用以及被丢失票据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旅,同时,也是应持卡人要求止付主卡或附属卡,减少持卡人损失和风险的重要环节。
呆账:催讨不能收回,长期处于呆滞状态的贷款,有可能成为坏账的款项,如征信报告中出现此状态,申请信用卡难度极大。
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核心定义和贷款分类的核心标准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