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贷款利率或继续下行
今年以来,多地发布公积金新政策。除此之外,存量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于今年起重新定价。《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多地银行已经陆续下调存量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多地发文
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
近期,多地积极出台政策提振楼市,而提高贷款额度成了“标配”。
浙江绍兴市日前发布通知提到,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调至100万元,多孩家庭贷款额度可上浮至不超过最高额度的120%。大连市日前发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大连市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单人或双人最高贷款额度在当期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提高20万元,取消贷款额度“不超过借款人贷款申请时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的15倍”限制。1月10日,济南市出台了多子女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明确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100万元。
除提高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外,部分城市明确公积金第二次贷款不再设置时间间隔要求。例如,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该细则将于今年2月1日起施行。最新细则对贷款业务等政策做出调整,贷款条件取消“已结清前次住房公积金贷款,为改善条件再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申请时间与前次贷款结清时间需间隔12个月以上”的要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措施,是当前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楼市需求端改善、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的重要举措之一。因城施策基调下,2023年不同线级城市在放松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均有一定空间。”
“2023年年中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即扣除季节性因素影响,月度楼市销量环比持续改善。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头部房企风险转向实质性收敛,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根本上改善2023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王青表示。
新发放公积金贷款利率
或进一步下行
此外,存量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于今年1月1日起重新定价。去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根据相关规定,2022年10月1日后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按新利率执行;2022年10月1日前已发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于2023年1月1日起按新贷款利率执行。
近日,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对于2022年10月1日前已发放未到期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自2023年1月1日起按调整后的新利率执行。
截至记者发稿,在普洱、太原、伊春、南宁、秦皇岛等多地已有银行将存量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至3.1%。
此外,部分一线城市的存量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已经下调。北京市某国有大行的工作人员称,“目前银行已经下调存量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原来的3.25%下调至3.1%。”
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将在今年2月份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还款中体现。某国有大行支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由于2023年1月份还的是2022年12月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将会在2023年2月份的还款中体现,届时购房者的还款额将按照下调后的3.1%来计算。”
王青表示,2023年新发放公积金贷款利率或进一步下行。
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意思
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意思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1、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打通货币传导的多种堵点,继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综合施策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补短板、锻长板,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推动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进一步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LPR改革一周年: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20日公布数据显示,新一期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一期持平。央行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已有一年时间。专家表示,LPR改革成效持续显现,已成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疏通。未来需继续深入推进LPR改革,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改革卓有成效
2019年8月,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当月20日,LPR改革后的首次报价出炉。当期报价为,1年期LPR报4.25%,5年期以上LPR报4.85%。截至目前,LPR改革走过完整的一年,两个期限品种较一年前分别下行40个基点和20个基点。
这一年间,LPR改革卓有成效。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原有的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有效疏通,“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已得到充分体现。同时,LPR改革也有效地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
央行日前强调,要推动LPR改革,于8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点差有望收窄
需注意的是,LPR报价不变,并不意味着实际贷款利率也保持不变。谈及近几期LPR持续保持稳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随着国内经济较快修复,总量型货币政策不再进一步加码,此前连续的政策性降息已告一段落,当前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平衡。
王青认为,未来1年期LPR与1年期MLF利率之间的点差有望收窄。未来在监管和资产收益的双重压力下,银行有继续下调包括各类存款利率在内的负债端利率的动力,并且伴随市场短期和中期利率陆续回升至相应政策利率附近,市场利率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基本封闭。未来点差收窄,一方面体现为LPR报价市场化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将引导企业贷款利率顺利下行。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操作等,调节市场所需的流动性。在降准、降息概率降低的同时,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对仍处于困难之中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滴灌。
关于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和央行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