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怎么样 2022年养老金调整幅度会是多少
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怎么样 养老金调整幅度是多少
截至2021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上涨幅度均为5%,2021年上涨幅度调整为4.5%。在调整方式上,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案,其中定额调整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2022年,我国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于养老金上涨幅度,有关人员预计在3%-4%。
“按照惯例,退休人员养老金每年都会有刚性增长,但不宜过快,调整幅度主要取决于物价和经济增速,预计2022年增幅在3%左右。”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目前我国职工养老金人均水平达到每月3000元左右,基数已经较高,占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重约6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与城镇退休人员相比,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整体水平偏低,各地之间差距也较明显。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也成为方案重要发力点。
不少地方正紧锣密鼓公布2022年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具体方案。江苏省人社厅近日消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187元,较上年增长8%。
此外,西藏表示,从2022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月人均205元提高到月人均215元,上涨10元。宁夏提出,2022年至2025年期间,继续每年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调增5元,预计到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将达230元左右。
贵州省提出,2022年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98元提高到113元,上涨15元。
张盈华表示,“城乡居民养老金的提升,有助于缩小老年居民与退休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激励有能力的参保居民增加缴费,为未来多做养老储备。”董登新认为,尽快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缴费率,也成为下一步的重要方向。
2021年10余地上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体调多少?涨多少?
此“养老金”非彼“养老金” 。
很多人一看到养老金,容易误认为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实际上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外,我们国家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每年上调的正常增长机制,按照规定要按照 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 ,每年对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适时调整。3月5日,国家已经明确要继续上调养老金,指的就是这种养老保险的养老金。
一般流程是 :3月中下旬,国家发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5月底之前,各地依据养老金调整通知,制订养老金调整的实施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6月中下旬陆续公布有关实施方案。7月底以前养老金调整到位,从1月份开始差额补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一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非常灵活,最低只有一年100元。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生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待遇,是由国家全额补贴而成。
像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自己承担全部 社会 保险费的情况下,最少一年缴费都要七八千元。其中,只有40%进入个人账户。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无法跟职工养老保险一样年年上涨。不过好在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放开的, 只要有需要、有负担能力,个人都可以参加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调整 ,主要是国家加大补贴,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我们所说的十几个地区上调养老金,指的就是有 十几个地方上调基础养老金 。
2020年7月1日,国家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88元每月上调至93元每月。地方政府也可以进行额外的补贴。
山东省就从上年度7月1日起将提出养老金标准有118元每月上调至142元每月,青岛市有168元每月上调至192元每月。
江苏省从1月1日起,将基础养老金标准有160元上调至173元。
甘肃省也将全面上调基础养老金,增幅额度为5元。增加的额度是省级财政全额拨款的额度,由往年的15元上调至20元,甘肃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08元上调至113元。
所以,这10多个地区的养老金调整都是零零散散的,标准也不一样。
像北京市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是820元每月,基本上每年都会调整,上一次调整是20元。上海市也是每年调整,2020年增加了90元,达到了1100元每月。这是全国基础养老金水平最高的两个地区了。
总体来说, 对年轻人的建议 是:如果想要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还是建议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如果觉得个人参保缴费负担很重的话,可以去企业打工,自己只承担个人部分。
对于 已经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 来说,国家也在不断的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希望国家未来能够进一步优化养老制度,努力尝试统一居民养老和职工养老保险。
我估计题主是把这个政策和退休职工每个月领取的几千元养老金混同在一起理解了。2021年十个地区上调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不是城镇职工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针对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 以前每年只要缴纳几百元就能参加了,最低的地区一年缴纳100元,没错是一年,不是一个月。
由于缴纳的少,故退休后领取的总量也很少。城乡居民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人缴费部分,就是每年缴纳的几百元钱会形成一个个人账户,等退休后你缴纳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月返还。二是国家补贴部分,这部分完全由社保支出负担。
十个地区上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国家补贴部分,而且上调的是每个地区的最低标准部分。比如江苏从160元上调到了173元;甘肃从108元上调到了113元。
这部分调整的很少是因为原本的基数就低。国家补贴部分最高的地区是上海,每月补贴1100元,地区经济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难怪大家都觉得上海好,这种优势是全方位全领域的。
题主想知道的应该是城镇养老保险的上涨情况。 这个还不能急,今年的养老金上调是已经确定的了。每个省份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节奏启动这项工作。不过,最早也要到4月份了,有的身份会在每年的8月才启动。当然,调整后形成的增加额不会不给的,之前的差额会在补发当月一次性全部发放到位。
至于上调多少是因地区、因人而异的,每一个人上调的幅度都不同。这得结合当地政策、个人缴纳社保年限、个人年龄大小、个人去年养老金的领取总额等几个因素通过一组公式计算得出。一般来说,如果你去年的养老金不算很高,则能够上涨6%左右,相反则不太会超过5%。
调多少,涨多少,老百姓说了不算数,拍小视频的自谋体说了也不算数,由国家养老保险部门说了算。
16省份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这16省的物价高于其他名份,所以这16省养老金才上涨,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
第一,养老金上涨。目前,基本养老金包括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金。职工养老金今年实现了17连涨,涨幅4.5%,1.27亿退休人员享受到了养老金的上调,上涨的养老金早已经补发到位。除了职工养老金的上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虽然并不是每年都统一上涨,今年也有很多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一共有16个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哪16个省份?分别是上海、北京、西藏、浙江、江苏、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江西、甘肃、吉林、山东、湖北、安徽、海南,一共有7209万名老人享受到了基础养老金的上涨。涨了多少钱呢?最多的涨了100元,这就是上海,上海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1100元涨到了1200元,这个水平也是全国第一名。第二名是北京,北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了每月850元。有老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自己所在省份没有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原因也是多方面,有可能是没有到调整时间,因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并非每年都调整,很多地方是两三年调整一次。不管上涨金额是多是少,在蔬菜价格比猪肉价格贵的当下,到手钱变多了,也能够多少抵消一下物价上涨的影响。
第二,养老金增值。众所周知,养老保险基金里的钱,并不是躺在账户里睡大觉,也是在进行投资运营,来谋求自我的保值增值。而人社部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规模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1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有1.1万亿元的养老金正在努力赚钱。具体进行投资运营的机构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经验十分丰富,战绩也是非常亮眼,2020年的投资收益率超过了10%。随着养老金不断的自我保值增值,钱越来越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也更有底气。所以这个好消息受益的是所有参保人员。
第三,个人养老金制度蓄势待发。第三个好消息就是有关个人养老金的。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制定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也就是说,作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已经是蓄势待发,箭在弦上。前不久,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就在金融街论坛公开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拟采取个人账户制,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等都作为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个人账户值意味着不会设立统筹账户,只有个人账户。个人养老金将会是对目前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完善,也是一个补短板。因为现在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升级,养老和健康需求与日俱增,个人养老金的推出将会丰富大家的养老选择,对于有能力参加个人养老金的人来说,以后养老待遇会更加优厚,保障会更加充足,由于个人养老金会有税收政策的支持,所以,受益人群也将会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人员,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个人养老金制度早日露出庐山真面目。
多地农民基础养老金上涨,涨了多少?有你家乡吗?
多地农民基础养老金上涨,涨了多少?有你家乡吗?
农民基础养老金,实际上是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包含全国基础养老金和地方基础养老金,因此,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另一种是地方基础养老金的上调。
先来看一下全国基础养老金。依据2022年政府报告,在今年的也会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规范。换句话说,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水平将会迎来增涨,现今规范每月93元。实际再涨要多少钱,现在还没有官方宣布,让我们拭目以待。
再来看看一下地方基础养老金。2022年,已经有不少地方提升了本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规范。在其中,上海和北京市在上调退休职工养老退休金的前提下,也公布提升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二者是同歩上调的。
在其中,上海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200元提升到了每月1300元,上调了100元,上涨幅度达到8.3%。上海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准都是全国第一,此次上调以后仍然让所有省区自愧不如。
北京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涨到每月887元,这个水平都是全国第二高的水准。南京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近又上调了,从每月500元涨到每月530元,上调了30元,升幅做到6%。
自然,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地方肯定不止这种,2022年毫无疑问还有很多地方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因为今年我国明确表示会上调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地方里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不得低于全国最低水平,因此,全国最低水平增涨,地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还会节节攀升。
跟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不一样,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指的是基础养老金的上调。退休职工养老退休金包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都可以参加增涨,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个人帐户养老保险金不可以上调,上调的是基础养老金,由于基础养老金是财政局来收取的,因此,基础养老金的上调必须本地财力支撑,有所不同地方的财力情况不一样,当然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和能力也不一样,上海的财政总收入是很高,财力水准相当不错,因此,基础养老金也是非常高的。因此,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上调,充分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财力水准。
如果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上涨5.3%,60周岁以上参保老人涨多少?
城乡居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需要年满60周岁才能领取。
一、城乡居民养老金平均水平不高。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城乡居民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不高,2019年为162元,2020年为174元,2021年有上涨,但月人均水平也不会超过200元。而且养老金中的大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很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有基础养老金,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
我们所在的广西,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2020年时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可能不到130元,其中基础养老金为121元。2021年基础养老金提高了10元,现在的基础养老金达到了131元。
二、基础养老金上涨幅度不大。
从城乡居民的全国月人均养老金水平来看,2021年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估计是180元左右,如果上涨5.3%,上涨金额为9.54元,四舍五入,人均每月上涨金额就是10元。事实上,2021年广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也是上涨了10元,从121元上涨到131元,上涨幅度超过了5.3%。
但是,有些省份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例如上海去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增加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200元,这样的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的企业职工养老金的标准。
三、60岁以上的参保老人能涨多少。
这就需要看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在什么地方参保了。如果参保地的基础养老金不足百元的话,可能上涨幅度在5至10元之间;一般的地方,基础养老金为150元左右,其上涨金额大约是10元左右;基础养老金水平达到千元以上的地方,上涨金额可能达到100元左右。
今年,国家已决定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具体提高多少,各省很快就会公布了。
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缴费档次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