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金和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1、参保人群不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畴,参保人员包括个体工商户无职工、非参加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兼职职工、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灵活员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向当地户口居民。
超过16周岁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未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居民,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待遇不同:灵活员工的退休之后养老金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养老金水平主要受缴费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包括认定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金额、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影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总缴费加补贴计算,低缴费、低待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终身支付。
作为一个自由工作者每个月要交多少养老保险金
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个人是按工资的20%或者当地平均工资或者工资基数的20%缴费,其中有8%计入个人账户,12%作为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金+利息)/系数
按照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养老金计算是分成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参保人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金和利息,再除以系数就是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领取标准。参保人是男性,系数就是139;参保人是女性,系数就是170,因为女性退休年龄比较早,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较长。
基础养老金多缴多得:确定参保人领取待遇的基数。当参保人缴费满15年,就按基数的15%领取。多缴费一年,就多领一个百分点。根据这一规定,参保人的基础养老金只和本人缴费的多少,跟本人缴费年限的长短相关。
城镇无业居民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按照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城镇无业居民可以以自由职业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二项中的其中一项。
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保,按月缴费,缴费标准以当地的最低档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的80%为基数,缴费比例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水平的80%为基数的20%,其中8%部分进入个人账户,12%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基金。最高档次可以选择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比例也是20%。累计缴费15年,到达退休年龄时(现行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养老金待遇同正常在职职工水平差不多。
以城镇居民身份参保,按年缴费,缴费档次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但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低,每月只能领取100-200元左右。
对于城镇自由职业养老保险和城镇自由职业养老保险怎么交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