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该买50万还是100万?
重疾险本质上是一种收入补偿,用来补充被保险人得重大疾病不能正常工作的收入损失。理赔款可以用做罹患重大疾病后的治疗费用,减轻了后续的经济压力,有助于更快康复。
买多少万重疾险,主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定,不要对整体经济状况带来压力。特别有钱的人,看不上这100万理赔款。缺钱治病的人,支付保费都感觉费劲。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买较高保额。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根据数据统计,治疗恶性肿瘤的费用,平均20—30万。如果使用目前比较热门的基因疗法,免疫疗法等治疗,费用又要多出几十万。还有号称国际尖端技术的质子治疗,30万起步。得病后,就会深切体会到,保险保额越高越好。
2.成人的身体状况,会随着年龄增加,出现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毛病。早点买保险,买够适合自己需求的保险,避免以后出现出现加费承保 、条件承保的情况。
3.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保费越高。如果后续感觉保额不够,需要增加保额的话 , 保费就高了。不如一次买足。
通胀之下,100万重疾险保额未来顶用吗?
目前,最受大众消费者欢迎的保险,当属重疾险了.但,我们购买的重疾险一般都是短则几十年,长则终身,经常遇到的客户都会纠结的提出一个问题:像现在通货膨胀这么厉害,未来的钱也是越来越不值钱,我现在购买的50万-100保额,等几十年以后,这点钱真能有用吗?
如果,要想弄明白你现在所购买的重疾保额在未来能否有用,
就得来聊聊这个关于通货膨胀的话题。
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把钱存任何地方,都面临货币贬值问题。
马克思曾经说过:“通货膨胀是对内的掠夺,战争是对外的掠夺。”他是从资本论,从经济学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话题。
实际上更通俗一点理解,就像一池子水,它会在日光的照射下就自然蒸发,这个实际上就像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风险”,是政府来调节经济的一个必要的手段,它是不可能被消灭的。
所以,通货膨胀,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而如何去理解系统的风险...
简单地说:“我们不管做任何的投资和理财,都无法绕过通货膨胀的话题。”
我们在财务上有一个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
名义利率,那就是现在大家所做的各种投资,所获得的回报率。
比如,我们去做银行理财,可以获得年预期的回报率有5%。即使到期之后,你真的拿到了5%,它也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假设,当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那实际的利率就应该是(5%-3%=2%),那2%,才是我们实际的利率。
无论你做什么投资,如果计算实际收益率,都应该把通货膨胀率减掉,这样得到的才是真实的回报率。
那如何去理解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种货币贬值。
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有一个经济学原理,就是物质的总和,一定要和我们发行的货币总量达到平衡,这个是我们过往的经济规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
但,进入了现代社会,从国家的治理方面、经济平衡方面、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等等因素,导致现在发行货币的总量和实物的总和,发生了很大的背离。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假设目前整个社会上的商品总价值为1000万元,而国家也只发行1000万元的货币,此时就是最完美的衔接,既不会有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如果现在的一瓶矿泉水是1元钱,你手上有100元,你就可以买100瓶的矿泉水。
但是,如果国家此时发行了2000万元的货币呢?由于整个社会中商品的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此时一瓶水就变为了2元钱了。这时候你手上的100元,就只可以买50瓶的矿泉水了,这就是货币贬值。无形之中你的财富被蒸发了一半......
随着经济的增长,通货膨胀它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消除的社会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看一下我们和世界上其他的发达国家,其通货膨胀都是一直存在的。
当我们去研究收益率,就必须要清楚收益和风险它们是成正比的,这是一个规律。你追求比较高的收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高风险,我们采取保守的理财方式,收益水平可能跑不赢通胀;
但,若采取激进的理财方式,很多时候本金都不保。
我一直说想打破通货膨胀,家庭需要依靠科学的资产配置,善用身边各种金融工具,所以,我们就别再去苛求以保障功能为主的保险去拼它的收益了。
保险实际上是一种确定未来现金流的强制储蓄。也许,未来随着技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重疾将被攻克,没有治不好的病,就看你有没有钱花,
那时候,治疗一场重疾也许需要200万甚至更高,那至少我们在今天不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需要为自己配置好50万-100万的保额兜底,而不是在风险来临时没有一点点防备。
其次,想告诉大家的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在设计研究保险产品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问题。
有一个专业术语叫【预定利率】,它可以理解为【贴现率】。说白了,就是为了未来可以拿到的那个保额,我现在应该付多少钱。
在同等保费的情况下,预定利率越高的产品,保额也就越高。在同等保额的情况下,预定利率越高的产品,保费也就越低。
这句话说起来很拗口,你只需要明确一点:预定利率越高对我们投保人越有利。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保险跑赢通胀的希望越来越小了?
其实也不尽然。
一方面,我们在设计保障方案的时候,可以将长期险和短期险进行合理搭配,扩大杠杆效应。
比如,在购买长期型的重疾险时,搭配短期型的百万医疗险,使保障范围更广,资金效率更高。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任何时间段,我们购买的保险方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常跟客户说,保险真的不是一次性就能提供全面的保障。
我们作为专业的保险顾问所能做的,就是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具体情况。学会换位思考,我也常问自己,如果我是客户,更想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就像,现在年轻人购房的规律,一般会从单身公寓再到婚房,再到改善型自住房。这都是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和人生不同阶段责任的不断加重,所以,我们家庭配置的保障,也应逐步升级调整。
具体,我曾写过( 如何把握动态加保的黄金关键期 )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小青年,和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经济支柱,二人所匹配的方案、保额显然肯定不同的。当我们很多人想一口气买到保险封顶的最高保额,这不现实也不经济。
这两年朋友圈的「轻松筹」和募捐信息横飞,挟裹而来的是一股股令人鼻酸的催泪能量。
换位思考,如果你的亲人不幸得了绝症,你是要倾家荡产地积极治疗,还是及时止损、听天由命?
这是一个医学、伦理上的两难问题。
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仍然束手无策,面对「绝症」,所谓「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实际也根本没有多少理想的效果,很多时候只是个心理安慰。
但是,这微薄的「绝望中的希望」,值得我们用多少钱去购买?
就像在配置重疾险的时候,很多人对于应配置多少额度很模糊,有人认为有保险就可以了,有人则认为越多越好。
其实,重疾险额度的配置,
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项数据来计算:
(1)重大疾病治疗费用
一场重疾的治疗费用,根据大数据显示约在15万至50万之间,其中需要自费的部分约占13万—45万。
重疾的治疗费用主要来源于社保报销、单位报销和自费部分。“广覆盖、低保障”的社保有用药限制、额度限制、地域限制等,进口药不报等因素,
可以看见,在2007年,银保监会的前身(保监会)在当年发布了行业25种重大疾病的标准定义,自此,行业重疾类产品前25种重疾全部统一,
而根据大数据统计,肺癌、肝癌和胃癌三大疾病,治疗费用排名居首,治疗费用2015年的统计费用成本如下:
我们正常人,都不会在一个明知亏损概率极大、获益概率极低的项目上投钱,但唯独甘愿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慷慨解囊。
亲人重病时,任何理智的止损抉择,都会遭到舆论的质问和良心的谴责;而不计代价的竭力施救,却极大概率地招致患者和家属双输的结果——人财两空。
「因病致贫」的含义有两层:昂贵医疗成本;经济支柱的倒塌。
一个中产家庭、工薪家庭很难承受这样的双重打击。
(2)重大疾病康复费用
我们都知道,罹患了重大疾病都有一定的康复期,例如 我们罹患癌症,治疗后5年内没有复发,那么就可以认定我们的存活概率会越来越大。
而在这五年内,生病康复期的花费,一般在20万至40万之间,且全部需自费。
在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中,其三分之一属直接费用,三分之二属间接费用。
患病期间的营养费、护理费、生活费等,社保、团险都不给予报销,需要患者自费,这部分的费用经统计约在20万—40万。
例如,脑中风后遗症这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重疾,在得到精心的医治和照顾下一般能生存十年,这期间所需要花费的费用包括约36万元护理费用(每月3000元)和约36万元生活费(每月3000元)。
(3)重疾导致的收入损失
罹患重疾后,除了上述的康复费用及治疗费用,还有重要的一环,就是得考虑3年-5年是没有收入的,如果假设,你的年收入是10万,那损失的总额至少超过50万。
2019年泰康人寿理赔年报的数据显示:重疾理赔占比最高的年龄在36岁-65岁,
而我们36岁—6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责任最重的时间段。这期间,一旦“收入中断”,特别是家中主要经济支柱的收入中断,对家庭会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计算收入损失是在重疾险额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重疾保额的计算法则,公式如下:
综上而言,重疾险的保额=治疗费用(15万-45万)+康复费用(20万-40万)+收入损失(50万以上),
所以,100万保额其实只是一个最基本的额度;如果患者还要赴日、赴美等国就医,则费用至少要翻一倍。
人生之旅,就如四季,春夏秋冬总是在交替。虽有寒冬,然需储备好物资,静等春夏始到来,让我们的生命美如蝶舞。
我们应该着重布局当下,而后再去规划未来。重疾险该买多少保额,先从目前你的人生足额够用开始吧。
重疾险为什么要买100万
重疾险没有规定一定要投保100万,投保保额可以根据投保人的需求自行选择。但是也不能太低,太低就无法保障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了。重疾险最低保额至少30万以上,最适中的投保保额是50万,预算充足的还可以将保额提高一些,具体的保额数值可以看这篇文章了解:保险买多少保额合适?说说里面的门道
买重疾险,除了要看保额以外,我们还要注意看重疾险的保障内容。比如疾病分组,如果高发疾病都被集中在一两组上,那么一旦你患上了这组的疾病,赔付后再次患上这组的疾病,是无法再次获赔的。因此我们也要留意疾病分组的情况,详细的分组内容可以看这篇文章了解:重疾险选分组好还是不分组好?关键看这点!
除了疾病分组外,我们还要看很多方面的保障内容,比如是否有保障高发疾病对应的轻中症、是否有重疾额外赔、重疾多次赔等,这些都关系到我们理赔的结果。一款好的重疾险,往往具有高发疾病对应的轻中症保障,以及重疾多次赔、额外赔等。那么我们怎么挑选好的重疾险呢?学姐整理了优秀重疾险的特性,想要购买好的重疾险,一定要看这篇文章:好的重疾险原来长这样!你被骗了这么多年...
望采纳
全网同号: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给孩子买一百万重疾险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现在给孩子买百万重疾险是一种投资的话也能少花很多的钱的,因为越小越便宜的,现在买了,也是对以后有保障的,买这样的险种还是很有必要的。
重疾险有必要买吗
重疾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必要买的,因为可以帮我们防范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风险。怎么买重疾险呢?我将方法整理在这篇文章中了,感兴趣的戳:重疾险怎么买?专心君教你几招!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重疾险保什么?
(1)重疾
所有重疾险都必须包含行业规定的28种重大疾病,这28种重大疾病已经占到了高发重疾的95%左右。
(2)轻/中症
轻症是重大疾病还没有发展到重疾那么深的程度的时候,轻症并不“轻”,花费的治疗费用也相对来说要少一些,一般在10万元以下。而中症就是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的程度。
大家在挑选重疾险的时候,也要关注轻症保障好不好,有没有覆盖更多的高发轻症。
(3)心脑血管二次赔付、恶性肿瘤多次赔付
在保障期内,如果两次或多次患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疾病,都可以赔。这两个附加条件还是比较实用的,如果预算充足,建议附加上。
关注专心保,1对1免费咨询,秉承专业、客观、中立的态度,为你挑选更高性价比的产品,让买保险变成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买100万重疾险有必要吗和100万的重疾险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