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外来人口如何办理医保
天津外地人口办理医保程序如下。
办理对象:外来务工人员。
所需资料:持本人暂住证持和身份证原件以及就业证明。
(如果没有办理暂住证,可携带本人头像的电子版照片和本人身份证)。
办理地点:到单位或本人居住地就近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申请办理。
医疗保险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时足额缴纳。不按时足额缴纳的,不计个人账户,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
以北京市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例:用人单位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1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2%+120块钱的大病统筹缴纳。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
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发生保险责任事故需要进行治疗是按比例付保险金。

上海外来人员的综合保险的医疗保险指什么?我在上海公司工作,因病住院,医疗保险怎样报销
1、上海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是为非上海户口或没取得上海居住证的人员,办理的一种保险,享有:工伤、住院医疗、老年补贴及日常购药补贴等待遇。
2、住院医疗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综合保险基金付80%,其余自负,具体可咨询上海社保中心,电话12333。
3、一般所说医疗保险,是指社保中的一险,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首先了解清楚,自己是缴的哪种保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厦门市外来从业人员住院医疗保险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试行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办理《暂住证》、《厦门市外来人员就业证》,并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的外来从业人员均为住院医疗保险对象。第三条 外来从业人员住院医疗保险,是指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该外来从业人员在住院就医时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部分住院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障制度。第四条 住院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上年度全市社会平均工资总额的4%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个人不缴纳。
住院医疗保险费从职工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中列支,由用人单位于每月15日前缴纳。第五条 住院医疗保险基金包括用人单位缴纳的住院医疗保险费及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第六条 外来从业人员连续参保时间不满六个月,在该期间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10000元以内的;满六个月不满两年,在该期间每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20000元以内的;满两年不满五年,在该期间每年度内发生住院医疗费用在30000元以内的,由住院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5%,其余部分和超过限额部分由个人负担。连续参保五年以上,每年度内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在40000元以内的,由住院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5%,个人负担15%,超过40000元以上的,按《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试行规定》第二十九条执行。第七条 用人单位在为外来从业人员办理住院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向参保职工发放住院医疗保险IC卡。第八条 外来从业人员可自主选择医疗保险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应出具IC卡。第九条 外来从业人员在外地患急危重病的,可在当地医疗机构(城市在区以上,农村在乡镇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就医,住院后7天内通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外地住院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就医终了时,持本人IC卡、用人单位证明、疾病证明和有效单据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结算。第十条 医疗保险医疗机构按《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暂行办法》,每月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结算住院医疗费用。第十一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向职工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提供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市职工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定期检查、了解住院医疗保险基金的营运和管理情况。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按本办法如期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有权停止该单位外来从业人员享受的住院医疗保险待遇,并按《厦门市职工医疗保险试行规定》给予处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将其应缴纳的住院医疗保险费转嫁给外来从业人员个人负担或不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的,外来从业人员有权向市职工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投诉,市职工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有权责令用人单位按本办法缴纳。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招用的本市农村户口的从业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7年7月1日起施行。
d52970--0101026llj
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怎样报销
《关于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实施细则
为做好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工作,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和《关于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若干问题的通知》(沪府发〔2011〕27号,以下简称《通知》)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与本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按照《通知》第二条的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以下简称外来从业人员)。
二、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管理
(一)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资金的计入。外来从业人员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本人的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其中,2011年度至2014年度,个人按月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低于30元的,计入标准按照每月30元执行;个人缴费与计入标准的差额部分,从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中划入。
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每月按规定的计入标准,向外来从业人员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计入资金。计入的资金,可根据上一月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基数的变更情况进行清算,少计入的予以补足,多计入的予以扣除。
在用人单位和外来从业人员补缴欠缴的医疗保险费后,由市医保中心按照规定的计入标准,向外来从业人员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补计资金。
(二)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使用。外来从业人员可根据《通知》的规定,使用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资金支付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急诊医疗费用,以及至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的费用。
(三)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注销。外来从业人员死亡或者在职时出国(出境)定居的,其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予以注销。
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注销后,由区、县医疗保险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县医保中心)对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剩余资金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资金以现金形式发还个人。
(四)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转移。外来从业人员劳动关系由本市转移至外省市的,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转移,按照《关于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沪人社医发[2010]69号)的规定办理。
(五)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的建立和启用、资金的停止计入和恢复计入以及计息等。按照《关于印发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医疗帐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沪医保[2000]47号)的规定执行。
三、医疗保险待遇
(一)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医保的次月起,外来从业人员可享受住院和急诊观察室医疗待遇,以及使用个人医疗帐户(门诊专用)资金。
(二)住院、急诊观察室医疗待遇
外来从业人员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设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按照本市城镇职工医保的有关规定执行。
外来从业人员一年内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起付标准至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85%;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其余部分,由外来从业人员个人自负。
(三)外来从业人员暂不享受门诊大病、家庭病床医疗待遇,以及各类医保减负待遇。
(四)应当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外来从业人员,未缴费或者未足额缴费的,次月起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和外来从业人员在足额补缴医疗保险费后,次月起恢复医疗保险待遇,停止待遇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四、支付管理
外来从业人员的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和用药范围、支付标准等,按照本市城镇职工医保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外来从业人员就医凭证
(一)外来从业人员使用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险专用)(以下简称医保卡)作为就医凭证,暂不使用《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自管)》。
(二)医保卡的日常发放,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医保中心负责。区县医保中心通过用人单位向外来从业人员发放医保卡。
(三)医保卡损坏、遗失后报损、报失手续的办理,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六、医疗费用的零星报销
外来从业人员在外省市工作期间,在当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因急诊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外来从业人员个人垫付,事后可凭有关资料向邻近的区县医保中心,申请报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
七、其他
(一)外来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年度和医疗费用的结算管理等,按照本市城镇职工医保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原《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卡》内的日常医药费补贴资金,继续按照《关于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日常医药费补贴的实施意见》(沪劳保就[2005]12号)的规定使用。
(三)本细则从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为实施之日起5年
补充:住院费起报点是1500元,超过的可以报85%,超过28万.可以报80%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关于外来人员医疗保险和外省人员医疗保险报销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