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寿保险现状及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近两年,占市场份额60%以上的上市保险公司证券业务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那些率先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的企业,在经历了增速放缓的“阵痛”后,以更好的数量和质量、更好的后劲,大踏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保险是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供需双方往往信息不对称。因此,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去年以来,监管部门接连出台文件,细化重大疾病保险定义,规范意外险手续费、理赔标准,明确健康险“消费型”险种定位和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明确分红险红利分配等,建立起更加完善、有序、透明的人身险市场运行监管框架,从精算定价、产品条款到营销规范,修补以往的监管短板和盲区,进一步筑牢了行业发展根基。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国际保险业发展历程表明,迈上这个台阶后,居民对保险业的潜在需求将会全面迸发。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商业保险在建设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作用,要求丰富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用足用好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扩大产品范围,成为国家医保改革的重要抓手。人身险行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疫情爆发后,让我们对于社会保障行业也有了一定的新思考,也让人们对商业保险在公共卫生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有了新的期待。只有不断改革和突破,寿险业才能真正发挥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
展望未来,保险行业发展前景诱人,其主要动力包括:庞大的人口规模、较快的老龄化趋势与较高的储蓄率;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风险保障意识得到根本性加强;终身福利系统的瓦解;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目前做保险行业怎样
保险行业主要品牌:众安在线(06060.HK)、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财险(2328.HK)、中国太保(601601)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中国保费收入结构、中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和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和2014年“新国十条”的出台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2021年在新冠疫情和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原保费收入逐年递增的态势被打破,全年总保费收入为44900亿元,同比下降357亿元。
自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占据全球第二保费市场的位置,且正逐渐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尽管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
注:部分国家及地区尚未发布2021年保费收入数据。
收入结构失衡
从保费收入结构上来看,2021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3229亿元,占比高达74%,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1671亿元,占比为26%,与世界其他成熟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保费收入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财产保险发展不够健全。
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仍有上升空间
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密度快速增长,与全球平均保险密度的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密度为520美元/人,而全球平均保险密度为661美元/人。
近五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总体呈小幅平稳下降趋势,而中国保险深度也呈波动下滑态势,与全球平均相比差距未见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15%,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5.96%,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则保持在10%以上,中国保险深度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的保险行业怎么样
历经了逐渐起步和初步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已具备相当规模,革命化的技术发展和大众化的网络普及为我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公司已有200余家,市场规模已超过2900亿元。未来,在金融科技等加持下,我国互联网保险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互联网保险行业相关公司: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财险(2328.HK)、中国太保(601601)、泰康人寿等
本文核心数据:互联网保险公司数量、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结构等
中国经营互联网保险公司共有235家
互联网保险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相关业务。2012-2020年,我国保险公司以及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20年保公司一共有235家,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有134家,其中参与互联网人身险公司为61家,参与互联网财产险的公司为73家。
2020年中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超2900亿元
2012-2015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增速均在160%以上。蓬勃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是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理财型保险的收益率优势抢占保险市场,随着监管引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整体规模出现边际收缩回落。
2016年,我国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增速开始下降,2016年增速为2.9%,2017年互联网保险的保费收入规模为1875.27亿元,同比下降18.4%。2018年互联网保险业务在规范发展下,保费收入开始出现回升。2020年我国互联网的保费收入规模总共为2908.8亿元,同比上升7.9%。
2020年,受疫情以及车险综改、意外险改革、信用保证保险新规等监管因素综合影响,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保费收入797.95亿元,同比下降4.85%,低于财产保险市场同期增长率近9个百分点;互联网财产保险累计承保保单数量279.51亿件,同比下降0.92%。
2020年,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累计实现规模保费2110.8亿元,同比增长13.6%。从规模保费增速情况看,40家人身险公司规模保费实现不同程度正增长,其中民生保险和信泰人寿增幅最大。
互联网人身险占据主流市场
从市场结构来看,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占据主要市场。人身险保费收入在2012-2016年间占比逐年上升,最高达78%,随后比例呈现波动变化,2020年占比为73%。互联网财产险自2016年开始一直处于低位,2020年占比仅为27%。
互联网保险渗透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12-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经历了爆发式增长,保费收入增长近20倍。但在互联网保险渗透程度方面,最顶峰的时候也仅为2015年的9.2%。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增长陷入停滞并开始减少,渗透率连年下滑,到2018年,渗透率仅为5%,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险业政策影响,给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带来了短期阵痛。
从长远发展来看,政策调整后的互联网保险行业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2019-2020年,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有所回升,2020年为6.4%。从渗透率可发现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渗透率还不足10%,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发掘空间。
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预计持续增长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发布,未来保险科技的应用将给保险业的风险管理、精准定价带来持续优化,在科技赋能的基础上,互联网保险公司、传统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等各类主体也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大保险科技的运用力度。各类互联网保险公司保险科技的运用不断深化,在客户画像、精准营销、客户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于产品设计、精准定价以及风险管理等全流程,运用保险科技赋能保险全价值链。
保险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依托国内国际一体化发展,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保险行业的应有之义。“新发展格局”为我国金融保险行业提供了更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也有助于金融保险企业多元化“保险+”布局,助力金融保险科技再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对保险保障、理财意识的提升、中国的互联网高普及,以及在政策引导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下,前瞻预测,到2026年,互联网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4700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发展前景
保险行业主要品牌:众安在线(06060.HK)、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财险(2328.HK)、中国太保(601601)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中国保费收入结构、中国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保费收入稳居世界第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保险行业总保费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和2014年保险业“国十条”和2014年“新国十条”的出台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快速增长。2021年在新冠疫情和车险综改的背景下,原保费收入逐年递增的态势被打破,全年总保费收入为44900亿元,同比下降357亿元。
自2017年我国保费收入超过日本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占据全球第二保费市场的位置,且正逐渐拉开与日本的距离,尽管与排名第一的美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保险市场的中坚力量。
注:部分国家及地区尚未发布2021年保费收入数据。
收入结构失衡
从保费收入结构上来看,2021年我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3229亿元,占比高达74%,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1671亿元,占比为26%,与世界其他成熟保险市场相比,我国保险保费收入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财产保险发展不够健全。
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仍有上升空间
2010年以来,中国保险密度快速增长,与全球平均保险密度的差距不断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密度为520美元/人,而全球平均保险密度为661美元/人。
近五年,全球平均保险深度总体呈小幅平稳下降趋势,而中国保险深度也呈波动下滑态势,与全球平均相比差距未见缩小。2021年中国保险深度为4.15%,全球平均保险深度为5.96%,而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则保持在10%以上,中国保险深度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021年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一、2021保险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和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保险行业不断得到发展 ,现在保险行业已经发展比较完善。而每年保险公司都会推出新型保险产品 ,而这些保险产品所保险范围也在不断增大 ,让越来越多人买保险可以受到很多保障。
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和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保险业将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 ,完善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丰富保险产品创新、营销渠道 ,拓宽服务领域 ,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东中西 部保险市场的协同发展。
二、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近几年 ,虽然保险科技为全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 ,但保险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还是落后于银行、证券等其他传统金融领域 ,而在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保险业基础建设 ,推动智能、大数据在保险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人认识到保险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有利行业 ,所以在未来可能不仅只有现如今几家大的保险公司 ,而会出现很多其他新兴公司来加入保险这个行业。
目前 ,中国保险业呈现出原保险、再保险、保险中介、保险资产管理相互协调 ,中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专业性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健康险公司、养老险 公司逐步成长并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2021年寿险市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2021年寿险市场研判、2021年寿险市场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