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每人日均使用移动支付3次,二维码支付占比多少?
2020年每人日均使用移动支付3次,二维码支付占比超8成。
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98%的受访者选择把移动支付作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同比增长了5%。其中,二维码支付用户占比高达85%,同比增长6%。
调查显示,2020年,平均每人每天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是3次,每天使用5次的人群占比也达到了总调查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95后男性最喜欢使用移动支付,平均每天使用4次移动支付。
目前,移动支付在线上的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信用卡还款、网购、虚拟物品、外卖等方面。而在线下,移动支付使用场景主要集中在菜市场、超市和一些实体零售的商店。
扩展资料
移动支付资金来源
从移动支付资金来源看,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会选择绑定信用卡,18%的受访者选择绑定储蓄卡,第三方信贷产品和支付账户零钱各占14%。在绑定信用卡的人群中,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支付频率越高的群体,选择绑定信用卡的比重越大。
随着互联网机构向消费信贷市场渗透,尤其下沉至市场广阔的低线城市,第三方信贷产品的用户在低线城市的绑定情况越来越多。报告指出,因信用卡申请门槛较高等原因,年龄偏低的学生群体倾向选择使用第三方信贷产品,占了不小的份额(约17%)。另外,在使用第三方信贷产品的用户中,相对收入较低的人群(5000元以下)占比较高(约17%)。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2020年平均每人每天使用移动支付3次 二维码支付占比超8成
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如何
移动支付,即是一种服务方式。它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用到的手机支付。因为,通常,使用的移动终端是手机。这种支付方式的分类有二:(1)近场;(2)远程。近场支付指的是在现场利用手机结算。如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相比近场,远场的出现的更晚。它一定要借助指令或工具才能实现。比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通过邮寄、汇款。不论是这两种支付形式的哪一种,现在都越来越背人们熟知,并且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这些年,移动支付得到了全面的成长。为经济的成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影响。集中表现在多样化、发展迅速、渗透多领域、国际化等方面。
(1)支付方式多样化。移动支付其介质不断变化如下。阶段一,芯片内嵌到手机。阶段二,要利用SIM卡。即SIM卡与个人银行卡账号连结。阶段三,舍弃物理卡片直接在云端生成。同时支付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如利用二维码、指纹等。相应,方式的变化带来其他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方便、安全、省心是其显著的优点。其次,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体现人性化。第三,各种经济大数据的处理,一目了然。
(2)发展迅速化。2015年底,在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它的数值为3.64亿人。相比于2014年共增长了23.8%。到2018年,有关单位及专家更是对用户数得出了可观预测。其数值约5亿。从图1可见,自2013年至今,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稳步递增,为未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市场交易及网络两方面,都呈现增生长迅速的趋势。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数超13010(单位:亿元)。发展势如破竹。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80.3%。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也迅速增长,突破59666亿元。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56.9%。显而易见,移动支付这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快速。
(3)渗透众多行业领域。移动支付存在于平日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种的基本方面。在餐饮方面中,出现了大众点评、美团等APP。根据支付宝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的时候,在北京支付宝早已被300多家餐厅商户所使用。在交通出行方面,多个商业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乘公交可以扫码直付的实践。
(4)国际化。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国外发展也异常火爆。比如韩国的T-money交通卡可以使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现在韩国已有超过1500家商户可以用支付宝进行退税。在澳大利亚悉尼,支付宝还将设立子公司,即,Alipay Australia。如此,中澳跨境电商成长得到了更好的撑持。中国移动公司也开始发力。它在全球范围内巡视目标,从而开拓自己的移动支付领域。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当然全民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攀升不仅体现在支付宝上,随着手机厂商、传统金融机构的纷纷入局,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16年移动支付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300万——Apple Pay上线前两日帮绑卡量
2016年2月,Apple Pay终于登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指出 Apple Pay 正式入华的当天,由于中国用户太疯狂,屡屡出现绑卡“塞车”情况,而且当天就有超过 3800 万张银联卡绑定Apple Pay。不过从招商银行公布的数字来看,国内 Apple Pay 的用户量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用户在绑卡期间多次挤爆苹果服务器倒是存在的事实。招商银行表示,在 Apple Pay 上线的前两天里,绑定 Apple Pay 的银行卡达到了 300 万张,而其中绑定招商银行的达到了 100 万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0.6%——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看齐第三方
3月18日,发改委、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9月6日起实施刷卡手续费新规。除实行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费率外,对于竞争较为充分的收单环节服务费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调整后,大部分收单机构的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大幅下调,其中借记卡的服务费普遍为0.5%,贷记卡普遍为0.6%,费率向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服务费看齐。
央行测算,实施后各类商户合计每年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其中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合计可分别降低53%—63%,获益最明显。但新规实行后,此前房产、汽车销售、大宗批发等大额消费领域的封顶优惠被取消了。虽然新规的落地将借记卡的发卡行服务费和银联清算服务费做了封顶,但实际上商户要付的收单服务费是没有封顶的。例如用户要刷10万元信用卡买车,按照0.6%的费率,就会产生600元手续费,而96费改前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刷卡手续费封顶是80元,因此新规后很多商户会要求刷卡的客户自己承担手续费。
2000万——云闪付用户数量
10月18日,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在北京披露 “云闪付”用户突破2000万,这也是去年12月12日 “云闪付”上线以来,银联首次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云闪付得到快速增长离不开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其中两大事件对云闪付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Apple Pay入华,带动Samsung Pay及其他国产PAY的跟进;2、小额免密免签的全面上线,推动云闪付场景化进程。目前已经开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累计超过80万家。除云闪付和银联IC信用卡外,69家银行的银联IC借记卡也享受此项服务。
4000万——中移动NFC-SIM卡累计采购量
2016年NFC全终端和HCE手机支付方案遍地开花,似乎让大家都快忘了国内NFC支付产业链中还有电信运营商的存在,然而三大运营商仍然没有放弃移动支付市场。在2016年6月的GSMA世界移动大会上,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桥介绍说,中国移动的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张,其中和包NFC业务的用户数在全国已经突破1000万,NFC业务已经覆盖全国66城。到了10月份,数据再次刷新,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超5000万张,和包NFC用户数成功突破1200万,NFC刷公交地铁业务覆盖全国25个省份,共计88个城
手机支付的存在问题
您好,移动支付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有以下几种移动支付诈骗方式需要注意:
1.虚假WIFI。犯罪分子在一些购物中心、休闲场所建立免费的虚假WIFI,我们不要轻易连接这些来路不明的Wi-Fi,很可能会被盗取个人信息。
2.一些骗子会将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引诱用户下载,或是通过二维码,将木马植入用户手机中。
3.客户号码发来短信安装APP换积分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设备假扮客户号码。
4.犯罪分子通过篡改原始客户端程序的执行流程,能够截获用户的账号名、密码等隐私数据。盗版的移动支付客户端从外观上和实际体验上都与正版应用无异。
5.发送含有木马病毒程序链接的欺骗短息,受害人点击后手机就中了病毒。
6.QQ木马。诈骗人员通过QQ搜索财务类型QQ群或个人等,加入后向目标人发送木马链接,只要目标人点击打开,再次点击登录,嫌疑人从后台就可看到QQ账号和密码,从而窃取目标对象的QQ信息,然后冒充老板、朋友等对其同事、亲友等进行诈骗。
最后小有提示你,在移动支付时需要提高警惕,防范风险哦。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具有申请简便、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并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中国引以为傲的移动支付,为何发达国家们多不使用呢?
10年前,出国旅游最不适应的是语言不通。现如今,语言可能仍然不通,但和无法使用扫码支付相比,可能也算不得什么。2019年,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达到86%,普及率位居全球第一,可谓是“赶英超美”、一骑绝尘。接下来,蒋老师将从中国移动支付兴起的背景和移动支付在发达国家推广的阻力两个方面分析个中原由。
一,中国移动支付兴起的背景1,物质条件移动支付的实现需要三个条件:支付平台、终端和网络。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下发第三方支付牌照,加速了合法支付平台的搭建进程。在中国,移动支付的终端多为智能手机和PC,截至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覆盖率已达90%,远超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网络方面,多数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以经济效益为主,在铺设通信铁塔与通信基站时,十分看重投入产出比。而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皆为央企,除追求经济效益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义务,因此,中国的通信铁塔与通信基站数量远超多数发达国家,网络的速度和强度均高于平均水平。
2,习惯养成移动支付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得益于网络购物的兴起,而微信红包功能的上线则为移动支付赋予了“人情味”,进一步推动了“无纸化”交易习惯的养成。1998年,我国完成了第一笔网络交易,至2019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6.39亿,占了全国人口的近二分之一。2014年春节前夕,微信上线微信红包功能,至2019年,仅除夕至初五,收发红包已达8.23人次。综上,支付宝和微信可谓中国国民移动支付习惯的“父母”,同时也是这一习惯最大的得利者。
二,发达国家与移动支付事物的更迭由动力与阻力的相对大小决定。一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信用卡体系,因此没有布局移动支付的动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尤其是其中的资本主义国家,尤为注重个人隐私,这便成了移动支付推行的最大阻力。
1,完善的信用卡体系移动支付主要解决的是现金支付的便利性与安全性问题。而在便利与安全方面,信用卡体系显示出相似甚至更为明显的优越性。许多老牌的发达国家都拥有完善的信用卡体系,国民也大都养成了信用卡消费的习惯。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中国的人均信用卡持有比例仅为0.3,而美国的人均持有比例则超过3张,是中国的十倍有余。
2,注重个人隐私据中国支付结算协会发布的《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查报告》显示,个人信息公开是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在及其注重个人隐私的西欧国家看来,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综上所述:中国的移动支付无疑值得我国国民引以为傲,但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各国国情不同,在中国适用的,不一定就可以推而广之。在移动支付的配套设施和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完善解决之前,这一支付方式在发达国家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对于关于移动支付工具的调查和关于移动支付工具的调查问卷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