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整理分享关于中国支付工具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支付工具的发展现状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快速导读目录:
为什么中国的移动支付能在全世界引起潮流?
随着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普及,中国移动支付以及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在全国各地推广。
甚至在三线城市,甚至很多路上的街边摊也有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吧!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中国在移动支付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并且引领全球移动支付的发展潮流。
根据联合国分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7数字化、贸易与发展报告》显示,随着电子支付手段重要性不断增加,全球现金和支付卡的使用比重将在2019年前下降到46%。其次,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在未来2年内,移动支付不仅是在中国,在全世界的使用比重将超过现金和刷卡支付。不过,实际上,中国部分不仅一线城市还有很多城市在去年就已经实现移动支付的全覆盖呀!在这一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在报告中,一个很重要的结论:移动支付将颠覆刷卡支付的主导地位。
该份联合国报告称,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的金额在2014年仍然占到电商领域全部支付金额的一半以上,然而, 2019年前,支付卡的使用比重将降到46%,原因是电子钱包等其他付款方式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MukhisaKituyi)出席了发布会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数字化被推上了一个快速道,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经济正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扩张。
中国方面,根据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日前发布报告,今年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230408.2亿元,环比增长22.5%。
易观国际报告称,金融类交易增长较快等因素进一步带动了互联网在线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的增长。龙头互联网支付厂商对于网络支付使用场景继续向纵深开拓,网贷、理财、游戏、教育等平台用户活跃度明显提高,新用户增量明显。
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发展绝对算得上走在世界最前列,随着中国BATJ互联网巨头的大力度普及,移动支付甚至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都很高。
根据近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线下支付领域,随着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无论是在商场、超市、便利店还是餐馆等线下实体消费领域,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经成为习惯,且这一习惯已经逐渐从一二线城市向低线城市蔓延,去现金、无钱包的消费时代已悄然来临。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结算的比例已达50.3%,即使在四、五线城市,这一比例也分别达到43.5%和38%,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也达到31.7%。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应该算是中国移动支付大爆发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透露,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笔数首次超过互联网支付,标志着我国零售支付市场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末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38.5万亿元,是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的两倍;同比增长215.4%,增速是2015年的2倍多。
NIFD报告认为,通过对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进行结构细分,可以发现个人应用在2016年异军突起,成为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时的主要选择。有调查显示,我国一线城市的线下主要消费领域,如餐饮、娱乐、购物等行业中,移动支付比例已经超过现金和银行卡,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引领了世界移动支付的潮流了!
宝付:支付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支付工具的发展演变的三大阶段如下。
一.实物货币阶段
从实物交换到货币交换的转变是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一次重要变革,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统一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如黄金、白银上。贵金属黄金或白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并具有支付工具的职能,这是实物货币(commodity money)阶段。马克思 指出:“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以金银作为货币,几乎是所有国家共同的历史。
二.信用货币阶段
支付工具是历史的产物,其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始终与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纸币(papernote)的出现是支付技术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革。纸币是在信用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由国家印制、强行发行并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从由贵锰金属做后盾的纸币发展到与贵金属无关的纸币,意味着货币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信用货币阶段。
三.电子货币阶段
支付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电子支付系统正逐渐取代传统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也在发生变革。一种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并能通过计算机网 络而使用的资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子货币”。电子钱包、网络货币的出现不仅从支 付方式上进行了变革,而且从货币本质上对现代金融理论以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 出了挑战。
所以各位朋友在享受“买买买”的时候,也应该知道POS机好处是信用卡创新支付方式,是因为支付工具发展演变到了最高科技的阶段~
手机支付的发展现状如何
移动支付,即是一种服务方式。它还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字,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用到的手机支付。因为,通常,使用的移动终端是手机。这种支付方式的分类有二:(1)近场;(2)远程。近场支付指的是在现场利用手机结算。如用手机刷卡的方式坐车。相比近场,远场的出现的更晚。它一定要借助指令或工具才能实现。比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支付、通过邮寄、汇款。不论是这两种支付形式的哪一种,现在都越来越背人们熟知,并且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这些年,移动支付得到了全面的成长。为经济的成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影响。集中表现在多样化、发展迅速、渗透多领域、国际化等方面。
(1)支付方式多样化。移动支付其介质不断变化如下。阶段一,芯片内嵌到手机。阶段二,要利用SIM卡。即SIM卡与个人银行卡账号连结。阶段三,舍弃物理卡片直接在云端生成。同时支付方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如利用二维码、指纹等。相应,方式的变化带来其他了极大的改变。首先,方便、安全、省心是其显著的优点。其次,支付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体现人性化。第三,各种经济大数据的处理,一目了然。
(2)发展迅速化。2015年底,在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已经很可观了。它的数值为3.64亿人。相比于2014年共增长了23.8%。到2018年,有关单位及专家更是对用户数得出了可观预测。其数值约5亿。从图1可见,自2013年至今,移动支付用户数量稳步递增,为未来的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市场交易及网络两方面,都呈现增生长迅速的趋势。2013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数超13010(单位:亿元)。发展势如破竹。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80.3%。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也迅速增长,突破59666亿元。相比于2012年共增长了56.9%。显而易见,移动支付这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快速。
(3)渗透众多行业领域。移动支付存在于平日生活中衣食住行等各种的基本方面。在餐饮方面中,出现了大众点评、美团等APP。根据支付宝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的时候,在北京支付宝早已被300多家餐厅商户所使用。在交通出行方面,多个商业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乘公交可以扫码直付的实践。
(4)国际化。中国的移动支付在国外发展也异常火爆。比如韩国的T-money交通卡可以使用支付宝来进行支付。现在韩国已有超过1500家商户可以用支付宝进行退税。在澳大利亚悉尼,支付宝还将设立子公司,即,Alipay Australia。如此,中澳跨境电商成长得到了更好的撑持。中国移动公司也开始发力。它在全球范围内巡视目标,从而开拓自己的移动支付领域。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当然全民移动支付渗透率的攀升不仅体现在支付宝上,随着手机厂商、传统金融机构的纷纷入局,移动支付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过去的2016年移动支付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300万——Apple Pay上线前两日帮绑卡量
2016年2月,Apple Pay终于登陆中国市场。此前有报道指出 Apple Pay 正式入华的当天,由于中国用户太疯狂,屡屡出现绑卡“塞车”情况,而且当天就有超过 3800 万张银联卡绑定Apple Pay。不过从招商银行公布的数字来看,国内 Apple Pay 的用户量并没有那么夸张,不过用户在绑卡期间多次挤爆苹果服务器倒是存在的事实。招商银行表示,在 Apple Pay 上线的前两天里,绑定 Apple Pay 的银行卡达到了 300 万张,而其中绑定招商银行的达到了 100 万张,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0.6%——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看齐第三方
3月18日,发改委、央行联合印发《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要求9月6日起实施刷卡手续费新规。除实行借贷分离、取消行业差别费率外,对于竞争较为充分的收单环节服务费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调整后,大部分收单机构的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大幅下调,其中借记卡的服务费普遍为0.5%,贷记卡普遍为0.6%,费率向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单服务费看齐。
央行测算,实施后各类商户合计每年可减少刷卡手续费支出约74亿元。其中餐饮等行业商户贷记卡、借记卡交易的发卡行服务费、网络服务费费率合计可分别降低53%—63%,获益最明显。但新规实行后,此前房产、汽车销售、大宗批发等大额消费领域的封顶优惠被取消了。虽然新规的落地将借记卡的发卡行服务费和银联清算服务费做了封顶,但实际上商户要付的收单服务费是没有封顶的。例如用户要刷10万元信用卡买车,按照0.6%的费率,就会产生600元手续费,而96费改前房地产和汽车销售的刷卡手续费封顶是80元,因此新规后很多商户会要求刷卡的客户自己承担手续费。
2000万——云闪付用户数量
10月18日,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在北京披露 “云闪付”用户突破2000万,这也是去年12月12日 “云闪付”上线以来,银联首次对外公布相关数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云闪付得到快速增长离不开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其中两大事件对云闪付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Apple Pay入华,带动Samsung Pay及其他国产PAY的跟进;2、小额免密免签的全面上线,推动云闪付场景化进程。目前已经开通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服务的商户累计超过80万家。除云闪付和银联IC信用卡外,69家银行的银联IC借记卡也享受此项服务。
4000万——中移动NFC-SIM卡累计采购量
2016年NFC全终端和HCE手机支付方案遍地开花,似乎让大家都快忘了国内NFC支付产业链中还有电信运营商的存在,然而三大运营商仍然没有放弃移动支付市场。在2016年6月的GSMA世界移动大会上,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金桥介绍说,中国移动的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张,其中和包NFC业务的用户数在全国已经突破1000万,NFC业务已经覆盖全国66城。到了10月份,数据再次刷新,NFC-SIM卡累计采购数量已超5000万张,和包NFC用户数成功突破1200万,NFC刷公交地铁业务覆盖全国25个省份,共计88个城
关于中国支付工具发展和传统支付工具的发展现状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