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以及电子支付管理论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快速导读目录:
求一篇电子商务活动中的电子支付问题论文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了解并熟悉了B2B及B2C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的流程,收获很多.下面先阐述一下我对B2B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的认识: B2B电子商务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通过Internet或专用网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这里企业通常包括制造、流通(商业)和服务企业,因此B2B电子商务的形式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和非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指在过去一直有交易关系的或者在进行一定交易后要继续进行交易的企业,为了相同的经济利益,而利用信息网络来进行设计、开发市场及库存管理。传统企业在供销链上,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手段来进行的商务活动即属此类。非特定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指在开放的网络中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伙伴,并与伙伴进行全部的交易行为。其最大的特点是:交易双方不以永久、持续交易为前提。 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B2B电子商务具有下列5项竞争优势:(1)使买卖双方信息交流低廉、快捷。信息交流是买卖双方实现交易的基础。传统商务活动的信息交流是通过电话、电报或传真等工具,这与Internet信息是以web超文本(包含图像;声音、文本信息)传输不可同日而语。(2)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首先对于卖方而言,电子商务可以降低企业的促销成本。即通过Internet发布企业相关信息(如企业产品价目表,新产品介绍,经营信息等)和宣传企业形象,与按传统的电视、报纸广告相比,可以更省钱,更有效。因为在网上提供企业的照片、产品档案等多媒体信息有时胜过传统媒体的“千言万语”。据IDC调查,在Internet上做广告促销,可以提高销售数量10倍,而费用只是传统广告的1/10。其次对于买方而言,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传统的原材料采购是一个程序繁锁的过程。而利用Internet,企业可以加强与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协作,将原材料采购和产品制造过程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据通用电气公司的报告称:它们利用电子商务采购系统,可以节约采购费用3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20%,材料成本降低10%。另外,借助Internet,企业还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寻求最优价格的供应商,而不是只局限于原有的几个商家。(3)减少企业的库存。企业为应付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通常需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但企业高库存政策将增加资金占用成本,且不一定能保证产品或材料是适销货品;而企业低库存政策,可能使生产计划受阻,交货延期。因此寻求最优库存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目标之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则可以改变企业决策中信息不确切和不及时问题。通过Internet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企业决策生产,同时也把需求信息及时传递给供应商而适时得到补充供给,从而实现“零库存管理”。(4)缩短企业生产周期。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许多企业相互协作的结果,因此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销最可能涉及许多关联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改变过去由于信息封闭而无谓等待的现象。(5)24小时/天无间断运作,增加了商机。传统的交易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则是一周7天、一天24小时无间断运作,网上的业务可以开展到传统营销人员和广告促销所达不到的市场范围。 拿我们的系统来说,主要包括EDI中心,银行,生产者,物流中心和商场. EDI是一种电子化数据交换的工具,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迅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数据往来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格式、以电子化的方式,通过网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直接地进行信息业务交换与处理。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或以最少的人工介入,以达到无纸完成数据交换。提高企业的效益。
求一毕业论文15000字左右 题目是《电子支付发展与策略》
电子支付产业链 市场火爆,前景难测 电子支付企业的活跃,代表着数字化支付的巨大需求正在显现。“有手机便能支付”“有Email便能收付款”“你敢用,我就敢赔”……支付难题在今年突然变成了强大的市场机会。 年初阿里巴巴CEO马云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放言:“2005年将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年。”半年后的7月11日,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公司PayPal便高调进入中国,在上海建立其全球第14个本地化网站“贝宝”,直接对阵马云旗下淘宝网的“支付宝”。1亿网民、3.5亿手机用户、8亿张银行卡,2005年,由电子支付企业领衔的热潮席卷国内电子商务界。 “有Email便能收付款”的口号由PayPal带到国内。PayPal成立于1998年底,它将用户的信用卡账号与其Email地址绑定,使网上用户只需通过Email地址便可以安全、便捷地收付款。PayPal很快就“混出了头”,一年多后便登陆纳斯达克,2002年更是被eBay以15亿美元的股票收购。目前PayPal已经拥有全球56个国家的7890万用户,2005年第二季度处理的支付总额达到65亿美元。 与此同时,国内也迅速涌现了一大批各类支付公司,比如类Paypal模式的上海快钱公司、专注移动支付的上海捷银(smartpay)公司、卧薪尝胆三年又重新出山的北京Yeepay公司等。一时间,以“pay”为名字后缀的支付公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群雄争霸 电子支付不是个新概念。从1998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之后,人们便开始接触到网上缴费、移动银行业务和网上交易。这个阶段,银行无疑是网上支付的主导力量,但如何扩展不同行业的中小型商户参与网上交易,并非银行的强项,况且银行自身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主业外的业务。 于是非银行类的企业开始介入支付领域。北京首信、上海环讯、网银在线等诸多具有较强银行接口技术的服务商,在银行基础支付层提供的统一平台和接口的基础上,提供网上支付通道,就像一个插线板一样,前后分别连接商家和银行,通过与银行的二次结算获得分成。这类支付网关型模式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但这种模式的价值未来会越来越小,它只是个通道而不是平台的角色,不可能根据商家的需求量身定制服务。”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忧虑,“一旦商家和银行直连,这种模式会因为附加值低而最容易被抛弃。” 不少人认为通道型支付公司的问题在于“用户”的概念不强,而自身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的大型电子商务公司,比如eBay易趣、淘宝网、慧聪网等,纷纷自建支付平台,将支付模式推向第二个阶段。早在PayPal进入中国之前,2004年10月,eBay易趣便联合国内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其诚信支付工具“安付通”。而淘宝网则早在2003年便推出“支付宝”,并成立专门的支付公司来运作。无论是支付宝还是贝宝,都提出了“你敢用,我就敢赔”的口号,对买卖双方实行全额赔付。这种模式的实质便是以支付公司作为信用中介,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代替买卖双方暂时保管货款。这种担保使得买卖双方的交易风险得到控制,突出解决交易中的安全问题,容易形成消费者忠诚。但无论是贝宝还是支付宝,作为支付平台来讲,服务于母公司主营业务是其第一要义,其发展也取决于母公司平台的大小。“对我们来讲,不管客户使用贝宝还是其他支付工具,只要他愿意在eBay易趣上来交易就好。”廖光宇坦言贝宝的使命。尽管贝宝和支付宝都表示,其支付平台向所有的客户开放,但由于交易信息的敏感性,某家电子商务公司控股的支付平台,不太可能被其他同行采用。 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大批涌现便不足为奇。有第三方垫付模式,即支付公司为买家垫付资金,或如99bill、Yeepay等公司设立虚拟账户的模式。通过买卖双方在交易平台内部开立的账号,以虚拟资金为介质(当然这些虚拟资金也是要用人民币来充值的)完成网上交易款项支付,使支付交易只在支付平台系统内循环。 从支付手段上看,国内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公司,已经形成了网上支付、电话支付和移动支付多手段的结合。用户可以选择通过拨打固定电话、通过借记卡或者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支付。 复杂的竞合 虽然国内支付公司在模式和手段上纷繁多样,但事实上,电子支付公司只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而已,电子支付产业参与主体众多,涉及到银行、客户、商家、系统开发商、电子支付平台服务商、数字认证服务提供机构等。 “中国移动有移动梦网,我们要以YeePay平台作为支撑,以适合用户的服务作为切入点,把银行拉进来,把商家拉进来,组建‘银行梦网’。”YeePay公司CEO唐彬笑称。但在“银行梦网”的链条上,银行是否也占据着类似移动运营商的位置呢? “银行在电子支付链条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上海浦发银行副行长张耀麟的口气毋庸置疑。就目前或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来看,在网上支付过程中,非银行的企业支付公司从事的支付业务,最终都将通过银行的支付网关完成,并且由银行来进行结算。事实上,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先反映在和银行关系的竞争上。能否与各大商业银行形成紧密合作,能否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将价格谈到最低,成为支付公司竞争的首要手段。 但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合作。当银行不通过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而直接与商家连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来自银行的强大竞争。“目前银行尚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还来自于存贷差,等有一天网上支付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时,银行便会过来抢夺商户。”某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如此评论。 对手机支付公司来讲,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的系统对接,也会导致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价值缩水。“就手机支付来讲,韩国的电信运营商便是和银行直接合作的。如果市场大到一定程度,试想一旦中国移动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后端业务系统直接对接,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就不存在了。”上海快钱公司CEO关国光这样说道。 但事实是,除了大商户以外,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做到直接和银行连接,而某一家银行又不可能满足客户对于多种银行卡的消费需求。因此,目前联合多家银行,扩展众多商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依然有生存的空间。虽然贝宝和支付宝分别依靠强大的母公司背景,在国内市场磨刀霍霍,但独立第三方公司似乎并不为之所动,“我们的触角可以达到他们达不到的地方。” 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行、商家等电子支付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竞争,但各自之间又表现为合同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合同群,只是在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拥有不同分量的谈判砝码而已。 夹缝中生存 虽然理论上,如果银行和商户直连,会使很多提供支付通道的公司前途黯淡。但“我们的空间就在于做银行做不了或无暇做的事情。”首信公司总裁汪旭表示,细分市场的机会依然很大。 “对于银行开设的便民业务,如缴水费、电费等,有人算过一笔账,接收一个人的服务银行便亏损2元钱。”汪旭认为,公用事业缴费虽然零散、繁杂,但却给支付公司带来很多机会。在上海,人们只要通过捷银公司的支付平台,发送手机短信便可以缴纳水煤电费了。 首信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来自于政府部门对个人的业务,如教育收费。自从国家教育部取消柜台交易之后,研究生考试报名费排长队的现象便一去不返,目前北京市研究生报名便可通过首信易支付进行网上报名。去年首信公司20%的收入来源于教育收费。社区电子商务也是首信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社区电子商务可使人们只需打个电话支付便可享受上门的家政服务、家电维修、小件搬运等160多项社区服务。 数字类产品也是支付公司角逐的一个重要领域。比如游戏点卡、电信充值卡、上网卡等产品,由于产品本身没有实体,交易实时,最适合网上支付。2004年,在上海环讯、首信、银联电子支付公司的收入中,游戏点卡收入占40%,而后两者也都达到了30%。而今年才开始正式运营支付平台的云网、上海快钱、北京YeePay都纷纷将数字类产品作为积极拓展的重要领域。除了游戏点卡以外,新兴的网络游戏虚拟物品交易,也开始进入各家支付公司的视野,eBay和淘宝都专门设立虚拟交易的专区进行交易。而当前美国最大的虚拟物品交易公司IGE中国公司也正在和支付宝商谈合作,一旦合作成功,IGE的交易量将占到支付宝交易量的1/10。 对于移动支付来讲,独立的无线互联网门户成为他们的新目标。“目前无线互联网门户或者手机商城,交易完成后缺乏支付渠道,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上海捷银公司CEO沈国伟表示,目前正在和一些WAP门户谈合作。“很多SP公司找我们谈手机支付的合作,因为他们觉得以前太依赖于移动运营商,坏账多,成本太高。但通过银行网络,成本很低,而且服务更到位。所以在三年之后,银行梦网对移动梦网在某种程度上分庭抗礼,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应该发生的。”YeePay公司CEO唐彬说。 大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现和壮大,还会对以航空机票为主的旅游行业、数字出版行业、远程教育行业的支付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以后人们乘出租车、交停车费等小额支付,只要对手机号码进行充值,便可以不用带现金和银行卡了。”上海捷银CEO沈国伟表示,捷银会坚持按照“有手机便能支付”的路子走下去。
跪求论文一篇 小弟有大量的分数感谢大家 各位论文高手来帮下我啊
相关范文: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摘 要〕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电子支付工具不断出现,以此来方便地完成网上交易,但大部分支付工具至今仍未获得商家的大力支持。本文列举并分析了一些主要电子商务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管理措施
1、引 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了完成电子商务交易,不同的支付工具,如信用卡、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收费等不断出现。在这些工具中,人们最常用的还是信用卡,至今95%以上的网上消费者用信用卡消费。然而,正是信用卡成了影响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信用卡欺诈问题一直困扰着商家和消费者,并且愈演愈烈。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一份调查显示,80%以上的网上消费者担心他们的信用卡信息被他人盗用,95%以上的潜在网上消费者表示这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商家都尝到过信用卡欺诈之苦,许多商家只能独自承担大部分损失,有些商家甚至因为信用卡欺诈而破产。此外,安全性、可靠性等也成为其他支付工具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本文将列举一些电子商务支付工具,讨论它们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2、几种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
电子支付是发生在交易双方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它运用先进的技术使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中间机构尽量减少,用硬件把交易中必须涉及的各方以电子化方式联系起来,这样交易信息可以迅速传递而不用烦琐的纸上工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软、硬件不再是困扰交易双方的问题,而且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新的支付基础平台,许多非传统的金融工具也做了积极的尝试。如今,除了不同种类的信用卡,还有许多电子支付工具活跃在电子商务领域。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电子支付工具。
2. 1电子现金(E-cash)
电子现金(E-cash)是由美国Digicash公司发明的一种软件支付工具,用来在网上完成任何从个人电脑到工作站的安全电子支付。这是第一个P2P网上支付系统,它绕开了支付的中间机构而把所有拥有E-cash系统的顾客直接连在一起。通过E-cash软件,顾客可以把从银行取来的电子现金存在自己的电脑中,之后就可在任何一家接受E-cash的商店消费,而不用首先在那儿开户或告知商家自己的信用卡号码。E-cash采用公钥数字签名技术来保证安全性,它存在顾客自己的电脑中,而且由密码保护。
至今,电子现金的概念已经被许多银行接受,芬兰、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一些银行已经在向客户提供电子现金账户。尽管在网络中支付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但E-cash的隐私性不逊色于传统现金。E-cash采用的数字签名技术防止了网络中恶意的第三方进入;另外,安全性由密码进一步保护,因为密码只有客户自己知道而银行是不知道的。E-cash的另一个显著特性是支付者匿名性,当然这一特性也体现在许多其他电子支付工具中。在这一系统中,如果顾客需要,他的身份连接收E-cash的商家也不会知道。
2. 2智能卡(Smart Cards)
智能卡是一种塑料卡,但它与其他卡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内部有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一块这样的芯片存储的信息可以达到磁条卡所存信息的100倍。这种卡片被称为“智能”并非因为它能存储很多信息,而是因为它能处理这些信息。有些智能卡带有微型处理器,可以称得上“智能”,但相对较贵。智能卡其实是没有键盘、显示器和电源的计算机,其他如激光卡、磁条卡等是没有芯片的,只能算半智能卡。
智能卡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次性的和可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智能卡的价值在于用户可以用它来消费,这类卡,如电话卡,现在已很流行,但这种卡没有安全保护,所以丢了这样的卡就等于丢了现金;相反,可重复使用的智能卡有记忆功能,安全性也很高,这种卡在一块芯片上能够处理多种运用,还可结合密码验证和加密解密技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如今,智能卡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不管是通常的支付电话费还是更复杂的应用。在欧洲,数以万计的社保卡是智能卡,怀孕的妇女可以通过智能卡观察她们的怀孕期;在法国,智能卡用于交通领域,司机只要将智能卡在一个“小洞”前作验证即可。还有一些智能卡,能够像E-cash那样可存钱,最多可存6种不同货币,这种特性使得一些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更舒适地作境外游。
2. 3电子钱包(E-wallet)
电子钱包的功能类似于真正的钱包,只是里面存放的是信用卡、所有者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有时还有电子现金。电子钱包中的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最新开发的这种支付工具是微软钱包。这种电子钱包中通常存放两类信息:支付信息和地址。消费者选择这种工具时可使用密码,并且它提供一个列表供消费者快速选择信用卡和合适的地址。但是这种工具给网站增加了许多工作量,所以尽管人们很赞赏这种工具但接受度却不高。
2. 4电子收费(E-charge)
这也许是最晚进入电子商务支付领域的一种工具,它于1998年由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开发。这种工具包括一个特别设计的服务器来处理E-charge账户,并且要使用一种专门的叫做PCMCIA的卡来处理加密解密。不同于信用卡,这种新的电子收费服务器获取用户的支付需求,然后将之告诉网站的主交易处理器,它与E-charge的处理和结算数据库相连,当E-charge从主处理器那里接收到授权后,它就将交易数据传输给网站。这个工具包含专门的加密解密系统,可以解决信用卡欺诈问题。
3、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存在的问题
以上这些支付工具都被电子商务公司尝试过,但不同于信用卡,这些工具都没有被商家和消费者广泛接受,下面将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3. 1标准
银行家和技术专家没有对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的网络标准完全达成一致,但他们都认识到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网络标准是和金融交易存在着联系的。之后,双方都在制定标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在最流行的是以下两种标准:Visa和MasterCard制定的基于信用卡的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标准以及微软用来规范连接使用金融软件的消费者和他们各自的银行的OFX(Open Financial Exchange)协议。
然而,最近由IBM和16家银行组成的集成金融网络组织提出了一种针对家庭银行的新标准——Gold标准。银行家和软件专家正在共同致力于联合OFX和Gold这两种网络标准成为数据通信标准,以此来标准化银行和其他商业机构之间的信息往来。
3. 2费用
除了信用卡,大部分其他支付工具都要求商家与第三方机构(银行或提供电子支付工具的公司)签订协议,在很多情况下,专门软件甚至是硬件的专门功能也要求签订协议,并且管理很严。这对一个典型的电子商务公司来说是一项很大的开支,而且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间的竞争阻止他们向消费者索取高价。然而,习惯了享受免费试用品、免费软件及免费服务的商家和消费者也许不理解这种收费的重要性而不太愿意支付。
3. 3便利性
顾客选择从家里或办公室出发去付费的主要考虑是银行的分支机构是否方便,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商家提供的电子支付方式必须非常便捷,而且对任何地方价格和便利之间必须公平。
3. 4技术
如今,“技术淘汰”是最常用的词之一,银行在规划电子银行时对技术的选择是个很重要的决策。直接与顾客电脑相连的个人金融管理软件变得越来越流行,但可能不久将会被网络金融管理系统所取代。将来也许发展成为用智能卡的可视电话、网络接入、无线装置等。技术发展的方式是很难预测的。所以,银行必须时刻关注此领域的发展,选择易用且现代的计算机设施,这样才不会在电子银行方面失去竞争优势。
3. 5安全
数据和客户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是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最关心的问题,然而数据在网上传播以及客户对此的敏感性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钱以电子化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黑客有机可乘,钱易被他们截取而放入自己的账户中或从事其他犯罪活动。如果系统比较复杂,这种欺诈很难追踪和调查。提供合适而先进的安全性是商家必须考虑的一个成本因素。尖端的加密解密技术已经应用多年以保护电子资金的安全转移。
3. 6用户信任
电子商务未能如所预期的那样成熟,一个主要原因是用户对此缺乏信任,要习惯于用现金支付的用户转而习惯于电子货币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电子货币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他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而且一些商家利用电子货币欺诈、电脑病毒侵入等事件更动摇了他们的信心。
4、一些管理措施
上述这些问题导致了电子支付工具的运用少之又少,以下一些措施或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4. 1其他电子支付工具方面
(1) 传统现金是票据的一个便捷媒介,你可以将之放在口袋里,在交易时拿出来使用。这种作用在电子化领域可以由智能卡来提供,智能卡拥有传统现金的灵活性,而且还有改进,小偷偷你的“电子”钱包时将一无所获。
(2) 你希望电子化现金能够像传统现金那样离线支付,并且消费的商家不再需要和由银行授权的计算机联系,这种功能可以由这样的系统来实现:支付时输入密码,而且只在那时卡才被激活,读卡器也只在那时接受此卡。
(3) 人们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的电子化现金直接转移给拥有智能卡的其他人,互相联系的智能卡是理想产品,而且这会比传统现金更好,到时公共读卡器就像现在的公用电话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
(4) 电子化现金应不受时空限制,通过计算机或其他信道可以实现转移。我们期待一张智能卡适用于全球信息网络,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电话亭里方便地完成电子化的收账或付账活动了。
(5) 为了防止骗子、确保安全性,电子化现金必须设计得不能伪造、不能重复使用,我们不允许人们用同一笔钱支付两笔账,或者某人加装某个系统而平白无故地造出一些钱来。在线支付与离线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不同的,在线支付系统中只需银行来核对这些钱是否已用来支付过即可,而离线支付系统则要复杂些。
(6) 可通过制定一些法律法规来帮助建立顾客信任,像保证普通银行账户一样,银行等机构也应该确保电子化货币的安全,而且法律法规应该明确,在电子商务中银行或政府的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7) 个人自由和隐私中最基本的是电子化现金交易的不可追踪性,但同时支付行为必须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出证明,在交易的两个终端都加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万一需要证明交易时,在授权的情况下能够从交易的两个终端处解密而获得。
4. 2信用卡方面
信用卡仍然是电子商务中最受商家和消费者欢迎的支付工具,然而利用信用卡欺诈等犯罪事件正在日益增多。下面的一些建议也许可以帮助消费者对信用卡重塑信心。
(1) 信用卡信息如果是离线存储的话,那么再有经验的黑客都偷不到什么东西。避免信用卡欺诈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接收到支付信息后马上将之转移到一个离线的网站。
(2) 每笔电子支付都包括两个不同系列的信息:一个系列包括交易数据和消费者的合法ID;另一个系列包括支付信息、消费者ID和订单号,这个订单号可能是一个隐性的主键,是由商家的系统自动生成的,这样可以让商家在订单正式完成前预先检验信用卡拥有者的合法性。
(3) 把消费者与计算机ID联系起来是个不错的方法,许多个人电脑的序列号可通过脚本语言自动获取,这样,商家系统在订单发出、支付信息收到后,可以将支付信息与个人电脑序列号相结合。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订单是由信用卡的合法持有者发出的。最近发明的国际ID系统可以帮助实行这个建议。
(4) 另一种阻止非法信用卡用户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建立消费者档案。这项任务最好由第三方公司来处理,因为他们不涉及订单或支付等环节。这个档案允许消费者在不同的电子商务交易中创建不同的密码,这个密码将与消费者的E-mail或电话相连。当商家收到订单和支付信息后就与处理消费者档案的公司取得联系,要求他们提供此人的E-mail或电话,让他对交易进行确认。
(5) 最后一种方法与加密解密技术有关。现在,大部分交易都要求使用SSL标准来确保安全,而电子加密技术还只用于有限的领域,如果数据可以无限编码,那么在网上丢失敏感信息的风险就可大大降低。
5、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支付工具也不断涌现,但除了信用卡,其他一些支付工具还未被商家和消费者完全接受,而使用信用卡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消费者重塑使用信用卡的信心。当然,电子支付工具的成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银行可以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为支付工具制定一定的标准,与交易中的各方展开合作等,更好地促进电子支付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K Bannan.A Hundred Ways to Pay[J]. Internet World,2001,2(15):60-61.
[2] D Carney. Fraud on the Net[J].Business Week,2000,4(3):58-76.
[3] M Helft. The Real Victims of Fraud[J].The Industry Standard,2000,3(6):152–165.
[4] B Koerner.The Web’s Bad Week[J]. US News World Report,2000,2(21):19–20.
[5] 王贤青. 进入电子支付时代[J]. 竞争力,2005,(2):8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电子支付工具论文3000和电子支付管理论文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