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靠花呗和信用卡生活,你怎么看?
现在年轻人的工资远远不够支撑生活的日常开销。应该在自己的还款范围内,使用花呗和信用卡。
一、使用花呗信用卡的好处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花销越来越多,礼份也越来越大。年轻人,往往承受不住生活的压力。去选择使用花呗和信用卡。合理的使用可以分担了,我们的日常消费水平。在急需用钱的时候,不用向朋友和家人开口。迅速便捷的周转资金,使我们度过生活困难。有时候经常压工资、或者朋友生日、纪念日。这些都会使我们遇到资金问题,有了花呗和信用卡,我们不再受这些影响。
二、理智消费
虽然花呗和信用卡用起来比较方便,一定要记得理性消费。他们只是用来周转的,并不是随意花销的。甚至有的人会认为信用卡和花呗的钱不用还。这些都是荒谬的。花呗和信用卡都是有诚信积分的。如果长时间拖欠还款日期,是要在诚信里扣分的。行为严重的会被拉入黑名单。以后再购房上,不能使用本人贷款。处理起来也非常麻烦。所以我们要做到诚信还款。有一些女性朋友网购起来就控制不住花呗的使用金额数量巨大。最终导致不能还款上新闻。还有因为赌博欠下高额信用卡。多个信用卡来回使用,套用现金。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我们是用信用卡,一定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要等事情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后悔。
现在办理信用卡和花呗的流程都非常的简单。这也让我们有了随意消费的想法,不管怎么样这些钱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偿还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理性消费、不乱消费。把花呗和信用卡当作临时的借款工具,不要对他们产生依赖。
现在用支付宝花呗算是穷人吗?现在都哪些人经常用花呗,我用花呗被当成穷人了。
蚂蚁花呗自2015年4月正式上线,主要用于在天猫、淘宝上购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80、90后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蚂蚁花呗开始打破了购物平台的限制,将服务扩展至更多的线上线下消费领域,各人不同,想法理念不同,不能因此直接判断一个人为穷人。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9-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为什么很多90后都在靠信用卡、花呗等平台来生活?
目前,很多90后都喜欢用信用卡或是花呗,这些平台借款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望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超前消费的模式,并且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让自己预期的小目标或是愿望能够实现,但殊不知,这种模式可能会让自己掉入一个又一个超前消费“陷阱”中去,属实得不偿失。
一、90后为何喜欢用信用卡或是花呗平台?超前消费惹的“祸”
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也就比较高,能够更加专注于享受物质生活,再加上攀比,心理作祟,很多年轻人喜欢住高档住宅,买名牌包包,而这些产生的费用年轻人自身的工资又承担不起,而这时候,无良的商家们通过过度营销的方式,诱导年轻人使用信用卡或花呗平台这样的“便利”手段先行消费,钱也花了,东西也拿到了,可到了还款日的时候,却成了年轻人们非常痛苦的日子。
二、超前消费让人们淡化对金钱的概念,债务危机“袭来”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年轻人已经习惯了使用信用卡或是花呗平台来提前购买自己心爱之物,以获得心理上的超强满足。可正是这种超前消费的模式,让人们逐渐淡化了对金钱的概念,很多薪水微薄的年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时之快而向各个网络平台借钱消费,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年轻人的负债率不断上升。低收入人群的借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个痛点,“债台高筑”的年轻人每个月也被这些平台的催款短信叨扰不止。
三、 信用消费出现转移,消费金融领域逐渐发展
整体上来说,信用卡发展的年限比较早,并且有着非常成熟的市场架构,目前也是比较方便的一种支付方式,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用消费开始转移,尤其是,金融信用消费已经占据了很多90后的消费方式。90后对于互联网的消费信用更加依赖,因为他们申请起来较为便捷,没有很多限制性的条件,并且使用的业务规则相对简单,这也让很多年轻人养成了使用金融消费平台借款的习惯。
总结
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信用卡还是花呗平台,都是消费信用的附着性产品,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只是他们所存在的载体不一样。对于90后来说,超前消费的观念已然形成,他们也更习惯于使用这种超前消费的模式来满足自己的预支心愿,但需要警惕的是,信用风险问题,切勿因小失大。
新型穷人什么意思?
新型穷人是指有房有车,看似是潇洒的人生赢家,实际上却被生活工作束缚住,没有自由,手上没有存款的人。
新型穷人每个月的工资还没发下来,就已经有了该有的去处,还还车贷、还还房贷,再还一下信用卡,再还一下花呗,每个月工资下来,就是左手转右手。因此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不高,看似该有的都有了,但不敢放肆消费,工作上也不敢有任何的失误,只能过着小心翼翼,精打细算的日子。
中年群体的“新穷人”生活
中年人群体,相比年轻群体来说,中年群体的“新穷人”生活就比较现实了。作为一家之主,作为家庭里的收入来源之一,现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很大,开销也很多。
主要就是现在的房贷和车贷压力,加上生活费、水费、电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的支出,每天睁开眼睛就要想着工作,只要一天不挣钱的话,恐怕众多的贷款和消费都跟不上。
就算没有工作,债务也还是要按时还掉。而这群人也是“新穷人”的典型代表,虽说表面有房有车,但却仍有一堆债务要承担,没什么存款,还要不断赚钱来维持生计。
超一半的年轻人“零储蓄、高负债”,“新穷人”也该醒醒了
闫肖锋
最近,禁止校园贷:任何网贷机构都不允许向大学生发放贷款。但 社会 上针对年轻人的消费贷还是层出不穷。其中,90后成短期消费贷款主力,被“困”的年轻人怎样了?
现在,年轻人不爱存钱了,爱花钱了。新一代中国人正改变着这个国家古老的理财传统——从爱存钱到爱花钱只用了一代人时间。
一份《2018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35 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一代,约 56% 暂未开始为养老储蓄,部分年轻人处于“零储蓄、高负债”状态。而他们父辈存钱养老可是传统呢。
敢花未来钱,这样的改变来自年轻人。简单讲,爱存钱的爹妈养了爱透支的儿女。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传了几十年,现在年轻的国人也学会不存款用贷款了。
最近,还有数据分析机构尼尔森发布《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称,90后仅有13%无负债,即是说87%的人有负债。什么类型负债?当信用卡等各种卡奴呗!
当然,商家会看到商机,90后的年轻一代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信用消费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途径。
由于手机APP的使用更方便,支付方式更便捷,加之信用卡唾手可得,总之,令“花钱无感”成为常态——手指点一点,花的不是钱,是爽!
调查还发现,当还款困难时,多数年轻人会首先选择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87%的年轻人近一年内从未出现过逾期情况。但也有3.6%的年轻人会经常逾期,以贷养贷。有人还恋上了网贷,落入高利贷陷阱。
依我说,是买买买买到透支,有些90后敢花未来钱沦为“新穷人”,也该醒醒了。
什么叫做“新穷人”?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收入和蓝领工人差不多但是花得更多然后哭穷……工资有限,但消费欲望强烈,尤其寄希望于借奢侈品或A货来提升自己的品味和追求身份。
“新穷人”是各大一、二线城市中的年轻白领,从小金库来看,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穷人,一些人甚至要依靠5张以上的信用卡来维持自己体面生活。
从银行流水上面来看,他们却又收入不菲,完全不同于那些收入拮据的穷人。他们挣钱不少,却支出更多,追名牌,追高雅,追小资,追光鲜亮丽……有些人沦为“卡奴”或被迫借上高利贷甚至“裸贷”。
什么LV包、古驰香水、卡地亚的饰品、欧米茄的手表……买买买的强大的魔力与其说在于能给自我带来满足,不如说它为自我营造了一种自由的幻觉。这样的超前消费令一些“新穷人”陷入新贫穷而不能自拔。
网上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80后挣一万只敢花三千,90后挣一万能花一万五,这句话很直观说明了90后超前的消费观。
难怪很多人对90后有这样的印象:垮掉的一代、佛系青年、随心所欲,现在90后还敢负债!这当然只涉及一部分年轻人,多数人还是砥砺前行的。
对于敢负债,年轻人振振有词:“我现在越发觉得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与其受那些理 财经 理忽悠,把钱投资给各个投资机构,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爆雷,卷款跑路,还不如自己花了。”听着似乎有道理。
年轻人敢花未来钱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金融管理比较宽松,信用消费很容易,截止到2017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放5.88亿张,其中90后的持卡占比就已经超过30%。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阿里推出的“花呗”等借贷方式众多,鼓励年轻人贷款甚至盲目消费。蚂蚁金服“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指出,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即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显示,将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花呗”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各种90后因为借贷而陷入深渊的新闻,裸条贷、套路贷、校园贷……数字的钱好像不是钱,电子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花钱心疼”的现实感。
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一个人独享父母的疼爱。同时,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的消费观念变得更加开放,日常生活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感受。而朋友圈的“炫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我知道我穷,但是我看到某种东西就忍不住想买”,于是90后年轻人纷纷走上了“剁手”之路。
没有存款,敢于负债,主要还得有个有钱爱存钱的爸妈。因为90后的爹妈是 社会 财富积累的一个大群体。当然,也不乏“寒门出贵子”的状况,穷也借钱,因为同伴们都在攀比。
凭心而论,其实,90后过得并没有那么潇洒。90后的年轻人步入 社会 之后,生活开始变得不容易,房子、户籍、工作、婚姻、 育儿 等问题纷至沓来。在高压的生活环境下, 不排除一些年轻人用“消费升级”来消解焦虑,利用“花呗”、信用卡、网贷等透支未来的现金流,来满足“消费至上主义”带来的虚荣心,来逃避现实的压力。
当前,一些青年在消费表明欠缺“经济情商”。所谓“经济情商”是指人们在现代商品 社会 的消费实践中对自我认知、风险管理、价值取向、效用最大化等方面的处理能力,特指一定消费行为所彰显的品质和能力。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人情消费”以及“虚拟消费”这四类中,年轻人多少曾有过哪一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经济情商”怎么补?向高手学习,或通过一次经济危机再学习,不过要靠后一种学习就晚了。
最开始提到的《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在开始储蓄的人中,每月储蓄仅1389元。
最近,有报道称“月退休金三千,低收入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我看到评论是:
有一个说,“那你估计和我差不多吧,我们80末90初是最悲催的几年,真是好事没赶上,坏事一个没逃掉。我上学时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从小学交学费都初中!每年五六百块呢,那时候五六百块,也不是小钱啊!”
还有一个为农民叫屈,“月退休金三仟元,粗菜淡饭有保障啦,农村老人才108元,应该考虑他们怎么生存,同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还有个金句,70后“先苦后甜”,80后“先苦后苦”,90后“先甜后苦”。
为什么是70后“先苦后甜”?懂得未雨绸缪,70后会过日子呗。为什么80后“先苦后苦”?因为他们父辈50后苦,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当然也苦。为什么90后“先甜后苦”?因为敢花未来钱、透支未来呗。
关于当代新穷人花呗和信用卡和当代新穷人花呗和信用卡哪个好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