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用信用卡有什么套路
(招商银行)1、信用卡主要是先消费后还款,用银行的资金提前消费,享受免息期,这是一种理财方式。 2、信用卡不是储蓄卡,存款在信用卡中不会结算利息。 3、信用卡可以作为支付工具,通过商家安装的刷卡POS机或者网上支付平台,可以直接消费。 4、银行还会给您提供各种形式的积分、打折、分期、抽奖、促销等活动。 5、信用卡还是主要的国际支付工具,您可在境外以及国际网站上便利购物,再有您在出差住酒店,也只有信用卡可以为您完成酒店预授权。
网友总结的信用卡理财小窍门
; 信用卡理财如果运用得当,不但会方便生活,更会帮你获取一些小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网友通过亲身实践总结了三个最容易实现的信用卡理财小窍门,也可以说是三个省钱方式——透支消费、积分累积、优惠关注。
信用卡理财小窍门1、透支消费
这个其实我觉得大家也都应该差不多都懂,但就是往往重视程度不够。
拿我同事为例子
8月份:他办了一张修脚卡1000元,一张美容卡1500元,外出吃饭唱歌娱乐消费大概500元。(还有其他乱七八糟和一些支付宝消费)所以8月份我可以用于信用卡消费的总数保守计算大概:3500元。
9月份:美容卡续费2000元,吃饭唱歌娱乐500元,护肤品1700元,请家里人过节吃饭1275元,9月份,可以用于信用卡消费的总数保守计算大概:5200元。
以上消费是我粗略的一些统计,我相信很多人跟我同事一样,平时花的时候不觉得,但是总体计算起来往往自己把自己吓了一大跳。但大家是否想过这些如果是换成信用卡透支,而自己的本金用来在一些余额宝、网贷等等理财方式上获取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感受呢?
我关注过一些关于大家对于信用卡的吐槽,抱怨自从办理信用卡后消费变得无节制了。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非常大的心理暗示导向的问题,就是你对信用卡职能的理解,如果你是一个消费成瘾的人,那么信用卡对于你来说是灾难性的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想要挖掘信用卡潜能的人,那么信用卡对于你来说,那就是个“赚小钱的工具”。
不知道大家是否领会了我说的信用卡精神。如果你在用信用卡,那么改变下你的观念,试着去尝试慢慢用信用卡透支后的本金理财。当你尝到一点甜头后,人性对应利益追求的驱使下,我相信你会有所转变的。如果你还没有使用信用卡,多了解一点点,只要你能够保证按时还款,对于使用信用卡理财的你来说,你只会多赚不会赔钱。
信用卡理财小窍门2、积分累积
积分累计对大家来说再通俗不过了,也许大家对积分的敏感度不会很高,因为积分换购的东西太缺乏诱惑力了有木有? 不过话虽如此,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有点坏坏的小野心,是可以这样做的——如果你跟朋友出门吃饭,或是集体消费时AA制的前提下,你可以申请你来信用卡刷卡。当然这个办法显得有点太过于精明了,但其实现实中很多时候,结账就是面临大家会拿出各自的100元来消费(往往大家都没有零钱),场面也会极为尴尬,所以这个办法还是满好的,如果在不失尊严的前提下我觉得你来张罗下也没啥。
这样的好处一个是变相提现、积累积分、本金不变。
还有就是关于换购的东西,换购的东西感兴趣还好,如果不喜欢就觉得有点累赘。这里再教大家一个精明的小“招数”。如果实在没有你需要的东西,你去58同城,赶集、淘周边或是其他一些二手社区搜集下什么生活类用品大家非常急需的,转手速度最快的。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就是说你拿换购的东西二手转出去,换点小钱也未尝不可。
信用卡理财小窍门3、优惠关注
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肯定会伴有优惠促销活动,所以你办了哪个银行的信用卡就要多少关注下。不过我太了解我们女孩子,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心思去关心这个,所以往往是有的记住了,有的没有,更多的人是没有几个优惠能记住的。
我的建议是,现在网络这么方便,大家也都差不多是智能手机,关注下他们的官方微信并不难,很多银行都会有信用卡优惠活动的介绍,便于你随时了解。只要点一下,看一眼,就随时能了解,就这么简单,
这里我想还必须唠叨下关于“办理哪个银行信用卡”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有点难度,银行太多了,我不太可能一家家亲身试验。但大家可以先多去网上查询各个银行信用卡的官方网站或是官方微博,自己衡量下哪个更适合自己,银行距离自己的远近也一定是一个考虑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信用卡的免息期利用,这个也不难理解。所以还期望大家善用信用卡,巧用信用卡,从今天起让信用卡成为又一个理财小工具。
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时,有哪些必须警惕的套路?
首先, “理财变保险”恐怕是最高发的一种套路。
银行通常会和其他金融机构有合作,代销它们的产品。这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在这些代销产品中,要数保险产品最多。并且对于银行工作人员来说,销售保险产品能拿到的提成也是最多的。
所以为了业绩和工资,很多工作人员会可了劲儿地向你推销保险。
关键是,很多时候他们还不告诉你这是保险,只告诉你这款理财产品保本保息,风险很低,几年后就可以取出。
但当几年后你想取出时,却被告知这是一款保险产品,要退休后或者多少岁以后才可以取出。
甚至有些时候,他们还会说当时卖你产品的不是他们银行的人,是保险公司的人员在那驻点。
那时候,你就很被动了。
还有些工作人员会向你夸大理财收益。
比如某款产品的预期年化回报率范围是3%到9%,他会向你强调这个9%的收益。
但他不会告诉你的是:
这其实是一款结构性产品,也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资金大致保障本金,另一部分拿去外汇、股票、期货之类的东西去,博取高收益。
所以基本上是达不到最高收益的,最后大概也就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
还有一种情况是,工作人员可能会无视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故意对你回避或者弱化产品的风险。
他们为了卖出有业绩考核的某种风险较高的产品,可能会忽视你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一味地说这款产品的好,就是不提他的风险有多大。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你买了和你的需求不符或者风险不匹配的产品。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购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投资方向。
以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类产品等具有良好收益性与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这些风险相对较小,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未来公募理财产品将可间接投资于股票,投资的范围扩大后,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查看清楚投资方向。
最后,如果你被银行理财的销售套路坑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挽回呢?
如果银行确实存在着销售误导,可以到银保监会去举报,要求银行赔偿损失。
若无结果,还可以委托律师介入处理,向法院提起诉讼。
但在实际操作中,是不是存在误导并不好判定。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最开始就避免误导。
信用卡理财新套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用信用卡买理财、信用卡理财新套路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