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疑:信用卡少于五万不立案是真的假的?
; 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很多用户因为消费没有规划,导致最后还不上逾期了。有人咨询,说信用卡少于五万不立案是真的假的?那么下面就来简单地给大家说一下这个问题,希望看完之后能够觉得会有帮助。
信用卡少于五万不立案是真的假的?
根据新规来看,如果用户单个银行信用卡欠款没有超过5万元,那么是不会被立案的,从性质上来讲属于民事纠纷案件。另外,即便是银行将欠款用户起诉到了法院,也不一定就会立案,还需要看最终的审判结果如何。
但是即便是没有立案,所产生的的负面影响是会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说用户就算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相应的失信后果还是会有的。
比如说上征信,用户信用卡逾期了肯定是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上面留下信用污点;其次就是被催收,不管是银行还是第三方催收平台,都是可能会给用户以及亲属、朋友打电话的,甚至还可能上门走访了解情况。
不过用户如果不是恶意逾期,有还款意愿的话,是可以和银行进行平等协商的,有机会进行延期还款操作。
以上就是关于“信用卡少于五万不立案是真的假的”的回答。总的来说,如果用户是单个银行欠款不超过5万,确实很大可能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这不代表可以不还,逾期产生的失信后果还是会有的。

欠信用卡不超过5万怎么处理?结果让人很意外!
; 信用卡经过几年的变化,早就成为人手一张的消费工具,很多持卡人在办理信用卡时,都会选择多办几张作为储备资源。有朋友咨询,欠信用卡不超过5万怎么处理?信用卡不超过5万就不用处罚吗?结果让人非常意外!
欠信用卡不超过5万怎么处理?
通常来说,单个银行、单张信用卡的透支金额达到5万的情况并不多见,一般持卡人的信用卡逾期都是多张信用卡逾期,累计金额达到5万元左右。
大家都知道,单张信用卡透支额达到5万元以上,发卡银行有效催款多次后,持卡人仍然未还款,那么发卡银行就可以对持卡人提起刑事诉讼。如果提起刑事诉讼,那么持卡人就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会处罚。
那如果持卡人所欠下的信用卡账单不超过5万元,是不是就不用处罚了?实际上,无论持卡人的信用卡账单欠了多少钱,持卡人的个人征信都会出现不良记录,发卡银行也会持续催收。如果持卡人在欠款3个月后仍未还款,发卡银行仍然有可能将持卡人告上法院。
如果持卡人的欠款金额不达到5万元,发卡银行很有可能对持卡人提起民事诉讼,在法院强制执行后,持卡人依然未还款的话,那么法院就有可能将持卡人列为失信被执行。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后果就相当严重了。
以上就是对于“欠信用卡不超过5万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请问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一张5万以上,还是多个银行多张信用卡的累计5万以上会判刑?
会判刑。
2018年12月1日“两高”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有了新解释,将原有的1万元最低量刑标准改为5万元,这意味着当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足5万元时不构成信用卡诈骗,换句通俗的话说,只要信用卡透支不足5万元将免于刑事处罚。
但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点是信用卡恶意透支不足5万元是指单张信用卡还是多张信用卡总和,小编也查询了“两高”新规解释,但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前几天看到一个案例,大致如下:
王某2014年办理某银行信用卡,之前一直都是正常还款,可是自2017年以来,多次未还款,甚至还更换了住址和电话号码,于是银行起诉至当地法院,经过一审后,认定王某涉嫌信用卡诈骗,判刑1年6个月,王某不服上诉,二院开庭审理后。
认为王某并没有构成信用卡诈骗,二院给出的解释是王某恶意透支额不足5万元,驳回一审判决,无罪释放,而二院审判时间正好是"新规"后。比如欠款正好5万元,只要还1块钱就够了,这就没达到量刑标准,殊不知,“两高”之所以没解释单卡还是多卡恶意透支不满5万元标准。
很大可能是给自己留有空间,通俗的讲就是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对那些有着明显恶意套用信用卡的不法分子,这个解释估计就不管用了。而大部分用户并不存在恶意拖欠,只是欠款过多后无力偿还,对新规出来后,也给了这部分人一个还款的机会,不会轻易判刑。
信用卡透支5万元会怎样
根据监管的要求,银行要不定期地给持卡人进行规范用卡的教育,确保合规用卡,合理消费,不进行虚构或恶意透支的交易,不会对实际用卡造成影响。
拓展资料:
信用卡透支是信用卡发卡机构给予持卡人在持卡购物消费时规定限额内的短期透支。对于贷记信用卡,允许 “先消费,后还款”,允许透支是重要的特征。对于借记信用卡,应 “先存款,后消费”,但在经审核确定属于善意透支并且还款有保证的前提下,也允许持卡人在急需用款时在较短时限内透支适量金额。透支利息一般比同期银行贷款高得多,发卡机构还有一整套措施防范和追索透支风险损失。
信用卡的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
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签单日或银行记帐日起15日内按日息万分之五计算(含当日),超过15日按日息万分之十计算,超过30日或透支金额超过规定限额的,按日息万分之十五计算。透支计息不分段,按最后期限或最高透支额的最高利率档次计息。
以刷卡消费50000元为例,如果从记账日到还款日为期45天,且持卡人在还款日时还了40000元,尚余10000元未按时还。如果持有的是建行或者招行的卡,则需以5万元为基数每日按万分之五计息, 45天里需支付透支利息1125元;如果持的是工行的信用卡,则只需对未还的1万元计透支利息,45天里需支付的透支利息为225元,两者相差5倍。如果未按时还款不是因为没有还款能力,而是因为记错而导致很小数目的误差,则差别更大。
如果消费者在全额透支又无法按时还款后,就会产生透支利息等费用,导致欠款金额超过限额,由于超限是由于信用卡本身的费用产生的,对于这种情况,有的银行不收取额外的费用,例如建行和招行信用卡中心都表示,没有超限费的规定。
但是工行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则表示,如果出现欠款金额超过信用卡额度,则要对超出额度部分收取5%的超限费,不过工行表示,在一个超限周期里,只收取一次,而中信银行则表示,超限费每月复利计算。
持卡人使用单位卡进行透支的,由其单位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持卡人使用个人卡附属卡发生透支的,由其主卡持卡人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主卡持卡人丧失偿还能力的,由其附属卡持卡人承担透支金额的偿还和支付透支利息的责任。
信用卡5万以下不起诉是真的吗?分两种情况讨论
; 众所周知,透支信用卡后是必须按时还款的,要是欠钱不还可能会被银行起诉,说不定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两高发布的《决定》,将信用卡诈骗量刑标准提高到5万元,很多人就认为5万以下就不会被起诉。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这个肯定不是真的。
信用卡欠款不还,银行在多次催收无果后,会走法律途径来催款,比如会按两种情况进行起诉:
第一种情况:
欠款本金在5万元及以上,逾期时间超过3个月,经过银行2次有效催收不还的,属于恶意透支信用卡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银行就会去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侦查立案后将案件交由检察院审查,检察院审查后确定案件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会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而这种诉讼属于刑事诉讼,法院是会对信用卡诈骗的持卡人判刑的。
不过,如果持卡人恶意透支数额较大(欠款本金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但是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按从宽处理原则,也是可以不起诉的。
第二种情况:
信用卡欠款本金在5万元以下,就算是恶意透支,不过因为透支数额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没有构成信用卡诈骗,是不会被移交到检察院的。虽说可以避免公诉,但是银行还可以直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和刑事诉讼相比,民事诉讼是不用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法院会判决持卡人还款,如果不执行的话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一名老赖,说不定还会因为拒执罪判刑。
小结:总之,信用卡透支5万以下,虽然没有达到信用卡诈骗的量刑标准,但是也是有可能会被起诉的,所以大家还是别抱有侥幸心理,及时还款才是正道。
关于透支信用卡新规5万以内和透支信用卡新规5万以内违法吗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