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苏卷作文,以及江苏卷作文风花雪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快速导读目录:
- 1、为什么2020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被称“名不虚传”?
- 2、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很难吗?
- 3、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什么?
- 4、2022江苏高考作文题出炉,此次的题目难点在哪儿?
- 5、江苏卷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满满,如何看待江苏卷的作文?
为什么2020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被称“名不虚传”?
江苏卷的语文作文总是在各地考卷中脱颖而出,总是要和全国卷不同,偏偏不写和时事有关的,就爱给考生走心走情怀。所以每次考生看到题目都会感觉一头雾水,今年也不例外,依旧是看不懂的题干,但今年甚至连思路都没有!
江苏卷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个题干刚读完后就让人有一种不知从何下笔的感觉。
这篇作文要求考生要立足于青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要有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青年这个智能的时代中应该关注些什么,应该学习些什么,应该选择些什么,应该把自己塑造成怎样的人,怎样寻找理想状态下的自己,在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这道作文题注重考查考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结合时代的特点发表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既要立足于社会,又要着眼于未来。既要有对现在生活的思考,又要有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可以说是写作的面很广,但是不好抓住主线。
我觉得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还是挺难的,因为这个命题考生很难立意,而且在论证方面也很难推行,这个作文材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哲学的命题,需要综合辩证的角度来写,如果学生擅长写议论文或者是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话,可能更容易写出好的文章。
在这里,希望考生都可以金榜题名。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很难吗?
江苏卷作文我觉得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还是挺难的江苏卷作文,因为这个命题考生很难立意,而且在论证方面也很难推行,这个作文材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哲学的命题,需要综合辩证的角度来写,如果学生擅长写议论文或者是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话,可能更容易写出好的文章。
如今高考的序幕已经落下江苏卷作文了,随着高考的顺利结束,许多考生也在网络热切地讨论起江苏卷作文了今年的作文题目,其实整体来看,今年的语文试卷难度还是保持平稳,整套试卷都没有被爆出什么偏题或怪题。
江苏卷的立意偏哲学,全国二卷整体结构难安排
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题目向来都是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的,几乎每一年的作文题目都会引起考生和网民的吐槽,特别是江苏卷,每一年都是高考中的王者,人们很难去揣测江苏卷的作文,题目方向,比如今年所出的江苏卷作文,很多的网名就大呼,难以把握命题者的思想,这样的作文让学生甚至是网民都无法下笔。
在今年一共6套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来看,江苏卷和全国二卷的作文题目是偏比较难的,首先是因为江苏卷的命题立意偏向哲学角度,如果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难以下笔,而高考全国二卷更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考生需要围绕地名来做一个全面的描述,对于部分有基础的考生来说,这样的作文应该不算难,但是从网络反馈来看,许多的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安排文章的整体结构,特别是某些对于自然特征和地名所涉及的经典人物缺乏了解的考生,也对这样的作文感觉到非常头疼。
其他地区中规中矩,考生不难下笔
今年的作文来看江苏和全国二卷都算是作文里的王者,让很多的考生都欲哭无泪。除此之外,其他的作文都算是中规中矩,在利益方面没有刻意的为难学生,只要学生在考场上能够认真审题,基本上就能够想出一个比较好的立意,也比较好推写。
比如全国一卷的作文写的就是齐恒公豹叔和管仲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任意的挑选一个人物来评价,然后再展开论证,基本上都是有内容可以写的,不过这篇材料作文其实要来说陷阱也是不少,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到一个人物的话,整篇作文其实会显得比较片面,想要拿高分,最后还是得将这三个人物进行一个对比论证,进行细致的描述之后,再以穿插式的论证才能够写出高分作文,但这就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了。
多地作文材料紧跟时事,考生基本不会跑题
个人认为最新颖的就是天津的作文了,其实天津作文在考生看来理解是不难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出题者在最后也提醒了考生“2020年的春天”,这一提醒就让学生有了极大的发挥空间,相信很多的考生在考前也做过多次类似的练习了。总的来说这些高考作文对于有练习的学生来说都不算是难。很多的学生在考前应该有着相关的素材储备,特别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考生停课在家,如果有关注相对应的新闻和积累素材的话,这些题目对于考生来说还是可以正常发挥的。
因为大多数的作文材料都是紧跟社会热点,只要考生能够理解内容的意思,也就基本上不会跑题,根据自己所立下的中心论点来展开描述,基本上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也不难,但如果要拿到高分,则需要有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新鲜的事例来作为佐证,这样的作文一般都是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才能够写得出来。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什么?
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根据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材料: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扩展资料
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共11道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紧贴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2020高考作文题全汇总
2022江苏高考作文题出炉,此次的题目难点在哪儿?
高考是很多考生命运的转折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通过高考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好的机会,才能在以后谋生的道路上少吃点苦,所以每年的高考来临的时候,不只有高考生才会关注高考,社会各界的人士都在关注着高考。2022年高考首日,高考语文已经考试结束了,与高考语文相关的话题也一度冲上热搜,其中备受大家关注的就是高考作文,因为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只要作文发挥的好,那么语文成绩就不会差。2022年江苏高考作文的题目出炉,网友纷纷感叹幸亏早出生了几年,由此可见,2022年江苏高考作文有多难了,那此次的作文题目难点在哪呢?我认为2022年江苏高考作文的题目难点在以下两点。
第一,给出的材料颇具深意,考生不能够读懂其中的深意。如果你研究过高考作文的材料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不管在哪个省份给出的高考材料都是颇具深意的,如果说你能够读懂材料所具有的深意的话,那么你的作文立意就是很准确的,那么你的高考语文作文的得分就是非常可观的,反之如果读不懂材料的生意,那么你的作文分数就会很惨。2022年江苏高考使用的是全国高考一卷,材料讲述的是围棋的相关知识,并且这段文字颇具启示意义,结合这段文字来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还要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这对于没有接触过围棋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是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的难点之一。
第二,大多数学生只能看到材料表面的含义,只知道基础要打牢以后才能够更好这样浅显的道理,而不能够创新。在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之后,各省的高考语文题目也流了出来,大家纷纷感叹,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是越来越创新了。但是在高考语文作文材料创新的同时,很多同学,却不能读懂材料的深层含义,只能看懂材料表面表达出来的东西,所以他们写出来的文章都是浅显易懂平平,无奇只能拿到一个保底的作文分数。面对难懂的作文材料无法创新,这也是202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的难点之一。
综上所述,2022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出炉,此次的题目难点如上文所示。
江苏卷作文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满满,如何看待江苏卷的作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江苏卷的作文一直以来在各地高考卷中都独树一帜。
被这样评价是因为江苏卷的作文与其他各地的更多在于弘扬正能量等文章不同,更加强调的是文学性的思考。时至今日,很多人开始怀疑高考作文到底还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文学,文学以人的印象,是走心的艺术,高考作文人人都写了三年,练了三年,甚至也许每个人的分数都不会低,但是不知是否会在奋笔疾书之时有一丝彷徨,笔下的,大概只能算是文字的排列组合,不愿将之称之为文章。
现在回想之前的作文,脑海里竟没有任何记忆,文章的内容,一丝都无法记起,想到那几年认真的琢磨文章的结构,对内容,在记忆力竟了无痕迹。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高考当天,多少人对这两句话苦苦思量,大多落脚于信息茧房、传播媒介、人文素养。但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从这两句话中跃然于心尖。
江苏卷是最后一年的江苏卷,明年,全国卷会将其取而代之。想到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仿佛成了江苏卷同文学爱好者们的告别。这两句话的意思被解释为,同样的声音可以产生共鸣,而那些志趣相投的人们也一定会在其他地方相知相遇。如果试题可以是人的话,江苏卷大概在浩繁的典故中寻寻觅觅,最终将枯瘦的指尖指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苍凉而欣慰的固执着要考这个,就考这个。
在7月7日的题海中,孤零零的站在一众高考文学队伍中。但他又并不孤单,他选择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相信这句话!这话的背后尽是爱好文学人们的热情交织在一起,最终汇成了那长久不衰的桀骜风骨。
江苏卷的作文题,总是南师大的教师出,早年,他站在讲台上,狡黠又骄傲的对学生们说,“这个题目,是我出的”,以水济水,谁能食之?他出题的目的简单而美好,他想看看这十几岁孩子的眼睛里,这年纪好大好大的世界是怎么个样子。不管他人的看法,只是简单的说出来你到底怎么想。
不会再有了。
那些文学里的忧与爱,骄傲和卑微,浩如星海的文雪典籍,年老的老师对年轻的小孩的好奇,最终都淹没于那狡黠的一笑:“这个题目,是我出的。”
那位南师大的教授,大概再也没机会去逗弄他喜爱的十八九岁的孩子,告诉他们题目是他出的,即使以后仍是出题人的身份,大概也难见到那个充满狡黠和可爱的眼神和语气了。
并不反对现在的高考作文模式,只是把它放到文学来看,评判标准真的太难定了。
江苏卷作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苏卷作文风花雪月、江苏卷作文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