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等。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等。
①SLO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初创设的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SLO以7天期内短期回购为主,遇节假日可适当延长操作期限,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展操作。
②SLF是中国人民银行在2013年初创设的中央银行借贷便利类工具,最长期限为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调控需要、发放方式等综合确定。
③PSL于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PSL期限相对较长,操作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
④MLF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_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MLF起到了补充流动性缺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中性适度的流动性水平。
⑤TLF于2017年1月2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向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临时性流动性支持,以满足春节前后现金投放的集中需求。
货币政策工具
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网站新增“常备借贷便利(SLF)”栏目,并正式发布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标志着这一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中期借贷便利与常备借贷便利的区别是什么?
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其实可以从文字上区别,中期相对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般几个月;常备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都是一种货币政策,为了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对市场产生影响。
中期借贷便利,是指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
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
mlf是啥意思
MLF是指中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为符合要求的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信用债券作为质押品,发放资金的一种方式,MLF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了资金。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
拓展资料:
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平稳适度,支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央银行需要根据流动性需求的期限、主体和用途不断丰富和完善工具组合,以进一步提高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一个新的创举,印证了市场关于中期信贷融资工具的猜测。与常备借贷便利相比,区别并没有明确,只不过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更能稳定大家的预期。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既能满足当前央行稳定利率的要求又不直接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这是个两全的办法。
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各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波动较大影响,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的波动性有所加大,尤其是当多个因素相互叠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有可能出现市场短期资金供求缺口难以通过货币市场融资及时解决的情形,不仅加大了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难度,而且不利于中央银行调节流动性总量。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流动性供给及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应对短期流动性波动的能力,为维持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保障。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
SLF、MLF和PSL有什么区别?
; SLF和MLF、PSL有什么区别?SLF、MLF、PSL各有什么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下SLF、MLF和PSL有什么区别以及它们的特点。
SLF
SLF,常备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是央行正常的活动性供应渠道,重要功效是满足金融机构刻日较长的年夜额活动性需求。
对象: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
期限:1-3个月。
特点:
1、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
2、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
3、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PSL
抵押补充贷款(PSL,即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缩写),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对象:政策性银行
期限:3-5年
特点:PSL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有两层含义,首先量的层面,是基础货币投放的新渠道;其次价的层面,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资的预期年化利率,引导中期预期年化利率。
MLF
央行MLF,即中期借贷便利,为中国人民银行与2014年9月创建,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中期借贷便利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MLF要求各行投放三农和小微贷款
对象: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
期限:3个月(临近到期可能会重新约定预期年化利率并展期)
特点:类似常备借贷便利,区别在于抵押补充贷款时间比较长而且到期后可能会重新约定预期年化利率重新借款。有认为,由SLF向MLF转变,标志着央行货币政策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综上,PSL的期限最长,且其对象仅限政策性银行范围较窄。SLF、MLF除了时间上,其他差别不大。三者都是央行的货币工具,意在缓和人民币压力。
slf和mlf的区别是什么?
一、性质不同
1、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简称SLF),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
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Operational Standing Facility)、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Complementary Lending Facility)、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Standing Liquidity Facility)等。
2、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是指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于2014年9月由中国人民银行创设。
二、作用不同
1、常备借贷便利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
2、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其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扩展资料
常备借贷便利主要特点
一、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常备借贷便利;
二、是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
三、是常备借贷便利的交易对手覆盖面广,通常覆盖存款金融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常备借贷便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期借贷便利
mlf是什么意思
MLF是指中期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是为符合要求的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信用债券作为质押品,发放资金的一种方式。MLF一定程度上给市场带来了资金,投资者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各种投资,对各个投资市场是利好的,增加了投资市场的活跃度,MLF是央行释放流动性的一种信号。
用白话来说,即江湖人称的“麻辣粉”,央妈一篮子货币工具中的一款粉丝。除此之外还有SLF(酸辣粉)、PSL(怕酸辣)、TLF(特辣粉)等。
银行手里有100元国债,可以拿这个国债到央行借100元出来,约定一年后偿还100元加利息赎回国债,这个借的100块就是MLF。除了国债,其他类型的债券也可以进入MLF操作,唯一的区别是质押率,国债的质押率是百分之百,也就是100块国债可以抵押100元资金,100元其他类型的债券可抵押资金需要再乘上一个小于1的质押率。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MLF,操作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六个月。操作对象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起到引导中期利率的作用。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期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部门提供低成本资金,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白话解读就是说通过MLF这个工具释放资金流动性,让企业能够更容易从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七年以下的中期贷款,也就是说下调MLF对于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
扩展资料
SLF(StandingLendingFacility常备借贷便利)
2013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在部分省市试点,是所有创新流动性工具最早的类别。2015年2月11日,央行在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和其他工具对比最大特点是人民银行地方中心支行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不是央行总行直接操作。所以实际操作便利,SLF的很多流程非常类似于再贷款,在央行各地方中心支行的流程中基本也是把SLF和再贷款经常放在一起统称为“再贷款”,抵质押品管理也是和再贷款一致(再贷款仍然有部分沿用担保和信用再贷款)。
对于常备借贷便利与中期借贷便利和常备借贷便利业务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