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有什么区别
一、特征区别 1. 按揭贷款 是 购房 人在支付首期规定的房价款后,由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将所购 房屋抵押 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借款人履行 债务 ,还清本息后,再重新收回物业所有权。一般称物业所有权转让方为按揭人,受让方为按揭受益人。可见,在按揭贷款过程中,按揭受益人经转让成为物业所有者,按揭的基本特征是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2. 抵押贷款 ,是指 抵押 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 抵押权 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即抵押是不转移所有权为前提,抵押权人在抵押的房地产上设置抵押权作为限制性物权。这一行为中 债务人 为抵押人, 债权人 为抵押权人。一旦债务人履行债务,还清本息,业主获得完整产权。 以上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借贷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也决定了二者法律关系以及运作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二者在法律上的区别 由于按揭贷款要产生所有权的转移而抵押贷款则并不变更所有关系,因此,二者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及享有权益不同。按揭中,按揭受益人经过所有权转让成为所有权人,享有担保物的所有权,按揭人则只有对担保物的他项物权;抵押过程中并未发生所有权转移,抵押人仍保留了担保物的所有权,抵押权人是非所有权人只享有抵押权,即对抵押物的支配权。 按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属于财产权,抵押权等他物权则归于“与财产权有关的财产权”。因此在法律关系上,按揭受益人享有主要财产权,而按揭人享有的主要是“与财产有关的财产权”。抵押中却恰恰相反,抵押权人只享有“与财产权有关的财产权”,财产权归抵押人。是以按揭受益人和按揭人的法律地位、权利方向和抵押权人、抵押人之间的法律地位、权利方向基本相反。 三、二者在运作及目的上的区别 借贷中的 抵押担保 ,基本目的在于保证债务的履行,一旦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可以通过担保物的变卖收入来保证债权人的实现,在这一点上,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基本相同。 在借款目的上,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也不完全相同。房地产按揭贷款通常指住房按揭,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范围则广泛得多。按揭人的目标指向和按揭物往往是同一的,借款的目的是购置房屋,取得房屋产权。而抵押人则是已具有抵押的房地产产权的情况下进行抵押,其目的不是为了抵押物,而是为了其他的目的借款。这一差别反映在运作程度上,表现出两种贷款方式操作上的差别。 房地产抵押,应当凭 土地使用权 证书、 房屋所有权 证书办理,其基本程序是在抵押人先取得产权证的前提下,办理他项权证,以产权证作抵押而持有他项权证。按揭则是在按揭人尚未取得产权证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是先办理他项权证作为抵押担保,产权在付清购房款后,由房地产开发单位转给按揭受益人,所有权证由按揭人持有。 法律依据:《 担保法 》第三十三条 抵押、抵押人、抵押权人和抵押物 本法所称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 法规 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

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是什么
按揭贷款和抵押贷款的区别:
按揭贷款就是分期归还的贷款,可以是有抵押作为担保的,也可能是信用贷款或者是质押类贷款,特征是一次发放,逐期归还。
抵押贷款就是以房屋、土地、股权、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具体的还款方式按照和银行的约定。
拓展资料:
按揭贷款是指以按揭方式进行的一种贷款业务。如:住房按揭贷款就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所谓按揭是指按揭人将房产产权转让按揭,受益人作为还贷保证人在按揭人还清贷款后,受益人立即将所涉及的房屋产权转让按揭人,过程中按揭人享有使用权。
“按揭”这一词原是地方方言,多见于中国的港、澳、台地区。80年代末以来,由南向北逐步见于我国大陆。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中国法律并无按揭这一规定。香港回归祖国前,香港对按揭的规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按揭是指任何形式的质押(质押是动产的抵押)和抵押;狭义的按揭是指将房地产转移到贷款人名下,等还清贷款后,再将房地产转回到借款人(抵押人)名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所规定的抵押与香港的按揭有一定的区别,即这两个法律对抵押的界定都以不转移占有为条件。“按揭”具有房地产抵押及分期还款两层含义。指银行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自住住房,并以其所购产权房为抵押物,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按月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方式。
分为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简称商业贷款)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简称公积金贷款)。具体地说,按揭贷款是指购房者以所购得的楼宇作为抵押品而从银行获得贷款,购房者按照按揭契约中规定的归还方式和期限分期付款给银行;银行按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如果贷款人违约,银行有权收走房屋。
按揭可以分为现楼按揭贷款和楼花按揭贷款。现楼按揭是指借款人借款购买现楼,而以购得现楼作抵押。楼花按揭是金融机构对购买楼花(尚未完工前整栋、分层或分单元先预售的楼房)的置业者提供的以借款人依据购房合同具有权利为抵押的按揭贷款。
按揭贷款与抵押贷款区别是什么?
存在以下三个区别:
1、贷款用途不同
抵押贷款则是指借款人用全款购买的房屋抵押给银行,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用于消费领域或做生意;按揭贷款是按揭人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来购买商品房。
2、贷款期限不同
抵押贷款的最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按揭贷款最长贷款期限为30年。具体期限由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个人的年龄、工作年限、还款能力等因素与借款人协商确定。
3、所有权不同
抵押人仍保留担保物的所有权,抵押权人是非所有权人,只享有抵押权,即对抵押物的支配权;按揭受益人经所有权转让成为所有权人,享有担保物的所有权。
以上从三个角度分析了抵押和按揭贷款的区别,希望该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拓展资料:
贷款(电子借条信用贷款 )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
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
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
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
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区别
1、贷款用途不同:按揭贷款用于购房;房产抵押贷款用于经营、资金周转。
2、成本不同:按揭贷款又叫个人住房贷款或者商业贷款。抵押贷款指借款人以抵押物作为保证向银行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以前买房按揭贷款利率有折扣,由于如今的政策收紧,额度少,利率不降反升利率上浮。但按揭的上浮低于抵押的上浮。
3、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抵押关系中,债务人为抵押人,则有两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按揭关系中,最少有三个法律关系主体,即按揭人(银行)、按揭人(买方)、第三人(原房屋人)
4、贷款利率不同:按揭贷款利率可打折,也可上浮,或按基准利率执行;房产抵押贷款在基准利率上上浮。
5、贷款期限不同:按揭贷款期限达30年;房产抵押贷款期限达10年。
6、所需贷款资料不同:申请按揭贷款,借款人须提供首付款证明、购房合同等;申请房产抵押贷款,借款人需提供房产证、国有土地证、贷款用途证明等。
7、贷款政策宽松程度不同:房产抵押贷款比按揭贷款政策更宽松一些。
抵押贷款和按揭有什么区别
一、贷款用途不同
根据广义上的用途来细分,房屋抵押贷款又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两种方式。具体而言,消费贷款可以用作购车、旅游、装修、医疗、留学等消费领域,而经营性贷款顾名思义是用于商业用途。
房屋抵押贷款和房屋按揭贷款最大的用途区别,在于按揭贷款是购房者向银行借钱购买房屋,而房屋抵押贷款则是借款人用已购房做抵押向银行借钱用于消费领域或做生意。如:购车、旅游、装修、医疗、留学或者商业用途。
二、贷款成本不同
总的来说,按揭贷款比抵押贷款利率更低一些。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若是首套房申请按揭贷款,购房者有机会享受到一定的利率折扣,而抵押贷款则不然,各银行大多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一定的比例。其二退一步讲,如果购房者不能享受到利率折扣,且执行利率有一定的上调,通常来说,其上调幅度也会低于抵押贷款。
三、贷款期限不同
《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按揭贷款最长贷款期限为30年。每笔贷款年限由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个人的年龄、工作年限、还款能力等因素与借款人协商确定。而房屋抵押贷款的最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四、前提条件不同
借款人要向银行申请房屋抵押贷款,是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抵押贷款用途可用以购房、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而按揭贷款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只能用以购房。
五、法律意义不同
住房按揭贷款的房屋所有权(房屋产权证),随着购房交易的完成,从卖方转移到买方手中。而房产抵押贷款的房屋所有权未发生改变。只要当借款人不能还款时,金融机构才会将房屋拍卖。
六、当事人不同
按揭贷款是发生在购房者、开发商、银行三方之间,围绕房屋产权、借款、还款进行的钱物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各方担任的职责也是不同的,开发商在这其中担任的是中间人或者担保人的角色,购房者是按揭人,银行是按揭受益人。
抵押一般只牵扯两个当事人,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不需要担保人。现实中的房产抵押也一般是发生在贷款人拥有房屋的所有产权情况下,将房屋抵押给银行,进行的是一项单纯的以物换钱行为,要比按揭简单许多。
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 看了以后不再分不清
; 大家在买房的时候,都知道有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两种贷款方式,当然这两者不论是贷款利率还是运作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希望能帮到需要的朋友们。
要想知道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首先得从定义方面来区分。
购房人在付了首付之后,再由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然后贷款机构将为贷款人所购的房屋作为抵押,以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这种贷款成为按揭贷款;抵押人以其自有的合法的房地产用不转移所有权的方式向抵押权人即贷款机构作为债务履行担保,这种贷款是抵押贷款,是不转移所有权的。由此可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借贷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其他的具体区别有:
1、贷款利率不同
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还在于两者的贷款利率,抵押贷款一般都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而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可以按照基准利率执行,可以打折也可以上浮。但是要说那个利息更高却没有定论,因为这需要根据贷款的额度、年限等因素综合来决定。
2、贷款人群不同
贷款人群不同也是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之一,抵押贷款适合在已经取得了房屋“两证”后,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需要使用资金,然后向贷款机构贷款的人群;而按揭贷款的对象是有能力支付首付却没有能力一次性全额支付房款,但有稳定收入的人群。
3、运作模式不同
运作模式也是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因素,抵押贷款要求所抵押的房屋能够上市流通,两证齐全缺一不可;而房屋按揭贷款是贷款人还未取得房屋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的情况下办理的,贷款人前期是以房屋买卖合同作为凭证来办理贷款的相关手续的。
4、涉及当事人不同
抵押贷款与按揭贷款的区别也在于贷款涉及当事人不同。银行抵押贷款一般牵涉两个当事人: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一般不需要担保人,是单纯的“指物借钱”,而按揭贷款是在按揭人和按揭受益人均未取得房屋所有权时进行的,需要原所有人或业主做中间人,以便实现钱、物、权分离状态下的运作,所以所以按揭贷款牵涉的当事人更多。
5、贷款用途不同
从贷款用途来说,抵押人对抵押物已经拥有所有权,贷款人将其抵押出去之后所贷的款项可能会用于住房,也可能用于其他项目的贷款;按揭人是为了取得该按揭物的产权从而去办理的贷款,也就是说按揭所贷的款项是专项专用的。
对于按揭贷款与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与抵押贷款区别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