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利息法律规定
借款利息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报酬,借款利息的多少直接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成本。我国法律对借款利息有明确的规定,借款利息不能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上限。
自然人贷款利息上限
对于自然人借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人或其他组织贷款利息上限
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借款,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向借款人发放贷款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
超出法定利率的利息处理
如果借款利息超出国家规定利率上限,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应将超出部分利息予以剔除。
其他规定
1. 借贷双方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利率范围内协商确定借款利息。
2. 借款人应当按时支付利息,逾期支付利息的,应当按照逾期天数加收利息。
3. 借贷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借款合同,并载明利息的约定。
综上所述,借款利息不能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上限,自然人贷款利息上限为年利率24%,法人或其他组织贷款利息上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超出法定利率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