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借贷的法律后果
虚假理由借款的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具体判刑年限取决于借贷金额、欺诈手段和骗取数额的巨大性等因素。
虚假理由借贷构成诈骗的条件
构成诈骗罪的虚假借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 行为人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
(3) 被害人因错误认识而将财物交给行为人;
(4) 行为人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
虚假理由借贷的判刑年限
虚假借贷构成诈骗罪后的判刑年限取决于下列因素:
(1) 借贷金额
借贷金额越大,判刑年限越重。
(2) 欺诈手段
欺诈手段越恶劣,判刑年限越重。例如,伪造借条、骗取抵押物等手段。
(3) 骗取数额的巨大性
骗取数额巨大,是指借贷金额达到国家规定的数额标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骗取数额在3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的,属于数额巨大;超过100万元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骗取数额 | 判刑幅度 |
---|---|
30万元至100万元 |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100万元以上 |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特别巨大 |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判刑年限仅供参考,实际刑期可能会根据具体案情和量刑情节等因素有所调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