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不还,可能承担的不仅有民事责任,还有刑事责任。亲戚借钱不还,如果没有还款能力,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是,如果故意不还款,数额较大,且具备刑法上规定的其他构成犯罪的要件时,则可能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其中,情节严重的,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其他裁定的;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执行和解协议拒不履行的;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查封扣押、冻结、变卖或者拍卖财产等措施拒不履行的;对人民法院为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采取的其他执行措施拒不履行的。
数额认定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五千元以上。
故意不还款的认定
亲戚借钱不还,是否构成故意不还款,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认定。如果借款人具有还款能力,明知应当履行生效判决而不履行,或者具有还款能力而不履行,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认定为故意不还款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执行的;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执行的;转移、隐匿、变卖被执行财产的;拒不陈报或者虚假陈报财产的;已履行生效判决、裁定后又反悔的;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形。
刑罚规定
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