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利率法定上限:保护借款人权益
针对借贷利率,各国政府均会制定法定上限,以保障借款人的权益。借款人在借贷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落入高利贷陷阱。
我国借贷利率法定上限
我国的借贷利率法定上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贷款期限 | 2023年1月LPR | 上限利率 |
---|---|---|
一年以内 | 3.65% | 14.60% |
一至五年 | 4.30% | 17.20% |
五年以上 | 4.60% | 18.40% |
例:若借款1万元,期限一年以内,则月利息最高不得超过14.60%/12≈1.22%。
超上限利率借贷的法律后果
如果借贷利率超过法定上限,则该部分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超额利息,并可要求法院追回已支付的超额利息。
保护自己,合理借贷
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借款人在借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和利率。
签订正规借贷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保留借贷凭证,如借条、转账记录等。
不轻信高利贷宣传,仔细核算利息成本。
如遇借贷纠纷,及时向法院或监管部门寻求法律保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