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向天再借五百年取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首诗。这句诗表达了朱元璋渴望时间多一点,以便他能够完成更多的治国大业的愿望。在现代,这句话通常用来形容人的雄心勃勃和对时间的紧迫感。
诗句出处
明太祖朱元璋在晚年所作的《西江月》全诗如下:
西江月
朱元璋
唤起西江月,把盏与君酌,青天未遮山,月色浸江薄。
酒力轻相宜,午醉醒犹足,浮生容易过,弹指已千古。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况有英才济济多,莫使金簪沉埋土。
据说,朱元璋在看到大明朝一片兴盛景象后,豪情万丈,便写下了这首诗。其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表達了他希望上天多给他一些时间来培育更多的贤良之才,以实现他治国安邦的宏图伟业。
历史背景
朱元璋出身贫寒,靠着自身的努力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开国皇帝。他建立的大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近百年的蒙古统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现代意义
成语向天再借五百年在现代社会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雄心勃勃,以及对时间的紧急感。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抓住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时间是无情的,要把握当下,不能虚度光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