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100万,实际到手仅60万?警惕中介套路
贷款中介在贷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部分不法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设下重重套路,导致借款人利益受损。本文将揭秘贷款100万实际到手仅60万背后的中介套路,帮助借款人规避风险,保障自身权益。
套路一:虚增贷款金额
中介为提高佣金收入,虚增贷款金额,导致借款人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贷款合同载明的金额。例如,借款人申请贷款100万,但实际到手仅60万,中间的差额被中介以各种名目收取,如服务费、评估费等。
套路二:签订阴阳合同
中介与借款人签订两份合同,一份是提供给银行的正式贷款合同,另一份是双方私下签订的“阴阳合同”。阴阳合同中往往约定中介额外收取的费用,银行对此并不知情。当借款人发现实际到手金额不足时,中介会以阴阳合同为由逃避责任。
套路三:代办贷款,收取高额费用
中介声称可以代办贷款,轻松获批高额贷款。但实际上,中介只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收取高额代办费。借款人最终仍需自行承担贷款还款责任,且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往往不如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有利。
套路四:推销理财产品,抵冲贷款
中介在放贷前或放贷后,向借款人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并承诺用理财收益抵冲贷款。然而,这些理财产品往往是高风险产品,收益不稳定,甚至存在资金损失的可能。借款人一旦购买理财产品,可能会陷入债务泥潭。
应对措施
1. 选择正规中介:选择持牌且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避免与无资质中介合作。
2. 充分了解贷款详情: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了解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重要信息,确保合同与实际到手金额一致。
3. 警惕虚假承诺:对中介承诺的低利率、高额贷款等内容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
4. 抵制高额费用:不要缴纳任何超出合同规定范围的费用,如服务费、评估费等。
5. 保持警惕,及时质疑:在贷款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到手金额与合同约定不符,及时向中介和银行提出质疑,保护自身权益。
通过揭秘常见套路,借款人可以提高警惕,避免落入中介陷阱。在贷款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理性,全面了解贷款详情,选择正规中介,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