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是否违法?
民间借贷中,借款人未向出借人支付利息,是否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合法情形
若借款合同中未约定利息,且出借人未明确提出利息要求,则视为借款人无须支付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未支付利息不构成违法行为。
违法情形
若借款合同中未约定利息,但出借人明确提出利息要求,且借款人经催收仍拒绝支付利息,则借款人涉嫌民间借贷违法。
《民法典》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法律、行政法规对利息约定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利息标准
若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而一方提出利息要求,则利息标准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法律后果
民间借贷未约定利息,出借人明确提出利息要求但借款人拒不支付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诉讼时效
出借人主张借款人支付利息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责任
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借款人存在民间借贷违法行为的,借款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
支付拖欠的利息;
补交利息税款;
支付逾期利息;
承担其他由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
建议
为了避免民间借贷纠纷,建议借贷双方在签订借款合同时明确约定利息条款,并按照约定履行借贷义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