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3万到手2万?小心高息“陷阱”
近来,不少借款人反映,在借款3万元后,实际到账金额却只有2万元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借款平台收取了高昂的手续费、利息和其他费用。这看似节省了几千元的借款成本,实际上却落入了高息“陷阱”。
高息“陷阱”的危害
高息借款的危害显而易见:
加重偿还负担:高额的利息和费用会大幅增加借款人的还款金额,给其财务带来沉重压力。
损害信用记录:逾期还款或无力偿还借款可能会导致信用记录受损,影响未来贷款和申请信用卡等金融服务。
助长非法借贷:高息借贷往往是某些非法放贷平台的惯用手段,可能涉及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
防范高息“陷阱”
为避免落入高息“陷阱”,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正规借款平台:选择有国家颁发金融许可证的正规借款平台,其利率和费用通常符合监管要求。
仔细阅读借款合同:在签订借款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利率、手续费、还款方式等重要信息。
计算实际到账金额:借款平台会扣除手续费、利息等费用,应计算实际到账金额,避免误以为节省了借款成本。
合理评估还款能力:在借款前,借款人应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确保能够按时足额还款。
警惕虚假宣传:一些借款平台宣称提供“无息免手续费”等优惠,但实际借款过程中,往往会收取各种费用。
法律保障
《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均对高息借贷做了明确规定,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借款人如遭遇高息借贷,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利。
借款需谨慎,小心高息“陷阱”。通过选择正规平台、仔细阅读合同、计算实际到账金额、评估还款能力和警惕虚假宣传,借款人可以有效避免落入高息陷阱,保障自身财务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