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500还26万?真实案例大曝光
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过去,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网贷平台的乱象也不少。网贷平台套路多,高利息、暴力催收时有发生,借款人需注意规避风险,以免陷入网贷陷阱。近日,一则借1500还26万的真实案例引起广泛关注,揭露了网贷乱象的冰山一角。
案件始末
2022年5月,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公开了一起网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原告小张诉称,其于2019年10月向被告网贷平台借款15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12个月,月利率为3.5%,借款到期后,小张未能按时还款,网贷平台多次催收未果。
2020年7月,网贷平台将小张诉至法院,要求小张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26万余元。法院审理后认为,网贷平台的借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远超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限,属于无效条款。最终,法院判决网贷平台返还小张已支付的利息15万元,驳回了网贷平台要求小张返还借款本金及剩余利息的诉讼请求。
高利贷套路
小张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网贷平台高利贷套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借款人急用钱的心理,设置各种陷阱,诱导借款人借贷,并收取高额利息。
网贷平台的高利贷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虚假宣传:网贷平台往往宣称低利率、无抵押、放款快,吸引借款人借贷,但实际借款利率远高于宣传利率。
砍头息:网贷平台在放款时扣除一定比例的利息作为手续费,导致借款人实际到账金额减少。
复利计算:网贷平台对未还利息进行复利计算,利滚利,导致借款金额迅速膨胀。
暴力催收:网贷平台采取暴力催收手段,对借款人及其亲友进行骚扰、威胁,甚至上门暴力讨债。
风险提示
借款人应注意规避网贷风险,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以下几点建议供借款人参考:
选择正规平台:向有正规资质的网贷平台借款,避免落入非法网贷平台的陷阱。
了解利率:借款前仔细了解借款利率,不要被低利率宣传误导,警惕虚假宣传。
签订正规合同:借贷时签订正规借款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重要信息。
合理借贷:根据自己的实际还款能力合理借贷,避免过度借贷。
按时还款:按时偿还借款,避免逾期还款产生高额罚息和催收费用。
如果不幸陷入网贷陷阱,借款人应保留相关借款合同、还款记录等证据,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