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借20万不还 讨债无果,上演生活现实版老赖追捕记
在现实生活中,借钱不还的老赖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将以一个同事借20万不还的真实案例为例,讲述一个生活现实版的“老赖追捕记”。
借钱容易追债难
小李和小王是同事关系,平时相处融洽。2021年,小王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小李借款20万元,并写下借条承诺一年后还款。出于信任,小李爽快地借给了小王。
然而,到了还款日期,小王却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小李多次催要,对方均以失业、生意亏损等理由搪塞。无奈之下,小李只好向法院提起诉讼。
艰难的追债之路
法院判决小王偿还借款及利息,但小王拒不执行判决。小李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执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
小王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工资收入已被法院冻结,但每月只有3000多元,根本无法抵偿欠款。执行法官多次联系小王,但对方要么拒接电话,要么声称生病住院。
老赖的惯用伎俩
在追债过程中,小李逐渐发现小王是一个惯用老赖伎俩的人。他经常更换手机号和住址,逃避执行。并且,他还会虚构各种理由,如欠债过多、精神疾病等,博取法官同情。
面对小王的种种伎俩,小李和执行法官都感到十分头疼。一边是心怀愧疚,一边是债务缠身,这场“老赖追捕记”显得异常艰难。
法院的努力
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冻结小王银行账户、限制其高消费行为、通缉其名下车辆等。同时,执行法官也多次与小王进行沟通,劝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
经过不懈的努力,小王最终同意归还部分欠款。但由于其经济困难,小李也做出了适当的让步。直到2023年,小王才分期将欠款全部还清。这场长达两年的“老赖追捕记”终于落下帷幕。
同事借钱不还事件,不仅给小李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两人的同事关系。通过这次经历,小李也深刻体会到,在借钱前一定要谨慎考虑,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如果遇到老赖,千万不要放弃维权,及时寻求法院的帮助,采取多种手段追回债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