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需谨慎,亲朋间也应有凭据
近几年,民间借贷纠纷频发,不少人因借钱给亲友而反目成仇。近日,一位女子向律师咨询:她借给弟弟10万元,却没有打借条,现在弟弟不仅不还钱,还失联了。这位女士后悔不已,为何当初不该心软?
亲朋借贷风险高
亲属、朋友之间的借贷看似是信任、情谊的体现,但实际上往往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法律约束力弱:亲友关系往往让借款双方放松警惕,没有借条或借条内容简单,一旦产生纠纷,诉诸法律难以得到有效支持。
关系影响:借钱给亲友,若对方无法偿还,可能会造成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财务漏洞:亲友间借贷容易模糊财务边界,影响家庭经济稳定。
借贷有原则,亲朋也不例外
无论借贷对象是谁,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借贷要打借条:即使是亲朋之间,借条也是必要的,它能够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利息等重要信息,在发生纠纷时也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金额适度:借贷金额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亲友的偿还能力而定,不可超过家庭可承受范围。
约定明确:借款双方应明确借款用途、还款期限、利率等,避免日后产生分歧。
风险评估:在借出款项前,应对亲友的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并做好资金损失的准备。
借贷需沟通,避免日后反目
除了以上原则,借贷双方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还款进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同时,借款人在无力偿还时也不应逃避责任,积极与债权人协商,寻求合理的还款方式,避免因借钱而破坏亲情、友谊。
写在最后
借钱给亲朋好友需谨慎,法律约束不可少,亲情关系不应成为借贷风险的理由。借贷双方应在信任的基础上,遵循借贷原则,做好充分沟通,避免日后反目成仇,维护好亲情、友谊的宝贵财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