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款50万收取9万后查收
近来频发冒充公检法机关实施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涉案资金下款需要收取保证金为由实施诈骗。此类诈骗往往会伪装成国家司法机关,内容真实性极高,迷惑性较强,受骗人员损失惨重。
诈骗手段
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软件联系受害者,谎称其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行为,并要求配合调查。之后,诈骗分子会发送伪造的逮捕令、通缉令等法律文书,并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和资金证明。
当受害者相信自己涉嫌犯罪后,诈骗分子会谎称可以帮助受害者洗清嫌疑,但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受害者一旦汇款,诈骗分子便会立即消失,受害者不仅无法追回资金,还会面临真正的法律追究。
识破骗局
识破下款50万收取9万后查收的骗局,需注意以下几点: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涉案人员。
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涉案人员提供资金证明或汇款。
公检法机关不会要求涉案人员缴纳保证金。
公检法机关不会使用私人手机号或微信联系涉案人员。
防范措施
为有效防范此类诈骗,请牢记以下防范措施:
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或短信时,保持警惕,不要轻信。
对诈骗分子的身份进行核实,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咨询。
不要提供个人信息和资金证明,更不要汇款。
如遇到此类诈骗,及时报警或拨打反诈骗热线。
手法 | 特征 |
---|---|
冒充公检法人员 | 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软件联系受害者,谎称其涉嫌犯罪。 |
发送伪造文书 | 发送伪造的逮捕令、通缉令等法律文书,迷惑受害者。 |
要求缴纳保证金 | 谎称可以帮助受害者洗清嫌疑,但需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
受害者汇款后消失 | 受害者一旦汇款,诈骗分子便立即消失,受害者无法追回资金。 |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谨记防范措施,避免上当受骗。如不幸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