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电话借钱诈骗:常见套路与防范指南
近期频发冒充熟人、朋友打电话借钱诈骗案件,骗子利用社交软件或通讯录窃取受害者个人信息,冒充受害者身边的人打电话借钱,如果受害者不加分辨,很容易上当受骗。
以下是常见的电话借钱诈骗套路:
冒充熟人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者的社交媒体、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受害者的亲友打电话借钱,谎称有急事或投资急需资金周转。
制造紧迫感
骗子在通话中会营造一种紧迫感,称自己遇到突发事故、欠债或投资机会难得,急需用钱,以激发受害者的同情心和焦急情绪。
要求转账或汇款
骗子会要求受害者通过银行转账、汇款等方式将钱打到指定的账户,并承诺事后一定归还。如果受害者不假思索地转钱,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使用虚假姓名或账号
骗子使用的银行账号或收款码往往是虚假的,或者属于他人的。当受害者转账后,犯罪分子会迅速销赃,受害者几乎不可能追回资金。
为了避免落入电话借钱诈骗陷阱,请注意以下防范指南:
核实身份
接到熟人打电话借钱,一定要通过其他渠道(如微信、QQ、视频通话等)核实对方的真实身份,谨防冒充。
保持冷静
收到借钱请求时,不要慌张,先冷静下来分析对方的说辞是否有疑点,尤其是对方声称遇到突发事故或投资机会。
拒绝转账汇款
无论对方如何催促或承诺,都不要直接转账或汇款。如果对方真的是自己的熟人,可以建议其通过可靠的渠道借款,如向亲人朋友借钱或向银行申请贷款。
保护个人信息
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上或社交平台透露个人证件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定期检查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和通讯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修改密码和隐私设置。
提高反诈意识
多了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及时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反诈预警信息,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防诈软件。
如遇疑似诈骗电话,请及时向警方报案或拨打国家反诈中心举报热线96110。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谨防诈骗分子的侵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