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一年后偿还,甲以自有房屋一幢为乙设立抵押。一年...
年化率36%,也可以表达年利率36厘,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例如此时本金为一万元,年利率36%,则一年利息=10000×36%×1=3600元,分配到12月中,平均每月就是300元。
乙要求甲08年10月1日前还款的行为,这里开始约定了还款期限,那么诉讼时效就应该从期满之日起计算2年的诉讼时效。
16年3月3日,甲向乙借款10万元,约定还款日期为2017年3月3日。借款当日,甲将自己饲养的市值5万元的名贵宠物鹦鹉质押交付给乙,作为债务到期不履行的担保;另外,第三人丙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
甲单方免除对方债务是一种无效的行为,其免除对方债务的行为只能消除自己相当份额内的债权,对其他合伙人的债权并不影响,所以其他合伙人依然享有对债务人的债权。因对银行的抵押无效,所以银行仅享有普通债权。
抵押权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除签订抵押合同外,抵押权的成立以抵押登记为条件。
C,物权法第180、18188条规定。C,侵权责任法第51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D,物权法第9条,但要注意物权法第30条的规定。
担保期限与诉讼时效如何理解适用
1、保证既适用保证期间的规定,又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关系表现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均可能导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二者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2、法律分析:保证期间主要适用于形成权,其效力在于消灭实体权利本身,保证期间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况;而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其效力在于消灭请求权的胜诉权。诉讼时效可依法中止、中断或延长。
3、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4、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保证期间终止,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二)、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达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消灭的法律事实。
5、法律分析: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保证期间,是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在一般保证情况下)或者保证人(在连带保证情况下)主张权利的期间。
2012政法干警民法学案例四
附义务的遗嘱继承或遗赠,如义务能够履行,而继承人、受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经受益人或其他继承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附义务那部分遗产的权利,由提出请求的继承人或受益人负责按遗嘱人的意愿履行义务,接受遗产。
因此,本案中某商场的请求不能完全得到支持,它只能获得承运部门赔付的逾期违约金 , 案例44寄存人的告知义务与相应的赔偿责任 球馆应该赔偿周女士的衣物损失,因为周女士与球馆之间存在一份有偿保管合同。
政法干警民法学精讲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概念和特征(★★简答)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下列哪一情形不产生不当得利之债?
1、虽然债务人取得时效抗辩权,但债权本体还存在,债权人的受领是有法律依据的,不产生不当得利;C项,甲吃掉乙的鸡,受有利益致乙损害,且无法律依据,构成不当得利;D项,甲使用了乙的装修材料也构成不当得利。
2、【答案】:A,B,C 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当得利之债的认定。根据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本题备选答案中,A项养子女给付生父母赡养费属于履行道义上的义务,欠缺“不当得利中没有法律根据”这一条件。
3、A选项的利息过高,过高的部分构成不当得利。在B选项中,已届诉讼时效的债务为自然债务,债务人向债权人清偿并不构成不当得利。在C、D选项中,甲获得利益而使得乙遭受损失,都构成不当得利。所以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 B,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当得利之债的认定。
5、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款期为一年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款期为一年怎么算、甲向乙借款10万元借款期为一年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