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75条骗取贷款罪
骗取贷款罪有两个关键:(1)欺骗行为的认定;(2)“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司法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注意收集证据,证明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骗取银行贷款的犯罪故意。
法律分析:刑法第175条涉及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下截取相关规定仅供参考。
骗取贷款罪在构成要件上有以下特征: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已经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个人。其他人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在客观上有将套取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转贷给他人,转贷牟利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什么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1、法律主观:贷款诈骗罪 犯罪主体: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不构成贷款诈骗罪。
2、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刑法规定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3、法律分析: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应为自然人。贷款诈骗罪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但是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骗取贷款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法律主观:骗取贷款罪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方面 骗取贷款罪侵犯的客体系双重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国家金融信贷资金管理制度。
2、法律分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4、注重审查资金的来源。一般情况下,骗取贷款罪的成立,需要造成金融机构重大损失以上的后果,且骗取贷款罪的犯罪对象往往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
5、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对于骗取贷款罪主体和冒用他人信息贷款构成什么罪名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