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减值准备怎么计提?计提减值准备范围是什么?
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既包括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损失的贷款,也包括发生减值的证据尚未识别,但未来有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另外,对于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者某一类贷款可能发生损失的贷款计提特种准备。
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就是企业在期末应按照委托贷款本金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本金的差额,计提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在资产负债表上,应将委托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并入短期投资或长期债权投资项目。
例如,你买进一项固定资产,花费100万,等到年末你发现这项资产在市面上的公允价值只值80万,此时为了反映出此时资产的状态,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了。
贷款减值准备意义:满足政策要求:这部分资产仍归银行所有,而不是商业银行将实际失去这部分资产的财产权。调节利润:少数银行为完成总行业绩要求,通过增加贷款损失准备,从而使营业支出增加,进而调节利润。
贷款损失准备如何核算
应当按照其相关的差额进行计提;应当进行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通过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企业(典当)的质押贷款、抵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可以通本科目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应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应以扣除该项资产所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后的金额反映;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上反映。本科目应按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提准备,这个比例应该大于100%,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商业银行提取贷款损失准备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1)普通准备金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一般准备金: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为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发生的损失,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全部贷款余额中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多少?
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结构性贷款损失准备 结构性贷款损失准备是指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根据贷款风险等级设定的一定比例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损 失类贷款准备金的提取比例是 100% ,即损失类贷款的准备金是可以全部提出的。
对于银行贷款损失计提和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分录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